游鉴明:我的体育史写作

B站影视 2024-12-19 08:41 1

摘要: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运动场内外》一书,是中国女性运动史领域研究专家游鉴明扛鼎之作。书中从性别视角研究近代江南女子身体和体育问题,审视女子体育与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等关系,呈现了近代中国体育女性的鲜活历史和复杂图景。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运动场内外》一书,是中国女性运动史领域研究专家游鉴明扛鼎之作。书中从性别视角研究近代江南女子身体和体育问题,审视女子体育与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等关系,呈现了近代中国体育女性的鲜活历史和复杂图景。

在本书的自序中,游鉴明提及了自己写作这本书的缘由:“之所以会写这本书,是因为两段谈话。”

自 序

这辈子,我没有上过一次体育课,同学到操场上体育课时,我负责看管她们的书包和衣物,是教室的守护人;但我不曾错过运动会和球赛。

小时候,父亲为了让我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参加学校的年度盛事,曾背着我到学校看运动会,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运动;而我最难忘的是,在中学教书时,校长指定我担任运动会的播报员,对完全没有上过体育课的我来说,这是不小的挑战。

因为运动会是全校师生的活动,每个老师都被安排工作,我也不能豁免,于是我硬着头皮接下这份“特殊”的任务。

记得我透过麦克风开始播报的那一刻,台下、场边的观众全都看着我。起先我非常紧张,对着运动会秩序表生硬地播报着,渐渐地我也和观众一起融入热闹的氛围中,我在台上喊“加油!”,观众也跟着“加油!”不断,最后,我还管起场边秩序。

这次播报的经验不但让我弄懂了什么是田赛,什么是径赛,也让我体验到运动会场上的形形色色;更没料到,当时对运动会的观察,竟成为我铺陈这本书的部分主轴。

之所以会写这本书,是因为两段谈话。

有次和母亲闲聊她早年的读书情形,她居然告诉我,在杭州市女中念书时,她打过乒乓球,当时我有点讶异,很难把贤淑柔弱的母亲,和拿着球拍跑跳的少女联想在一道。

又有一回,张玉法先生指导我论文时,突然提到,台湾的女运动选手曾在 1948年到上海参加全国运动会,并问我是否了解这段历史。坦白说,我的硕士论文只处理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女学生的体育活动,对战后的体育或中国大陆女学生的体育,我的了解是一片空白。

而这两段谈话,激发了我很大的好奇。1995年完成博士论文后,我决定把近代中国女子体育史列为我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也因此展开长达14年的书写过程。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写了四篇论文和一本小书,但这些论著并不能串成专书,必须重新组合,才能形成完整的专书。于是我继续不断地搜集资料和修改书稿,导致成书的时间一再延宕。

由于从清末到1945年间出版的体育史资料,绝大多数不在台湾地区,再加上虽然女子体育在近代中国受到各界重视,相关体育评论、体育消息、体育报道或运动图像相当丰富,但这些资料散见在当时的各种出版品中,因此在资料搜集上,我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

从1995 年6月开始,只要有外出机会,我就到当地图书馆尽量搜集,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京都大学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苏州图书馆、苏州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杭州市档案局、浙江省档案局、杭州大学(现已并入浙江大学)体育史资料室,都是我“挖宝”的地方。

随着两岸学术交流日渐频繁,以及中国大陆对民国史史料的开放、出版,典藏在中国大陆的体育史史料,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取得不易。

然而回顾在中国大陆搜集资料的那段日子,我真是满心感激,因为在阅读制度、硬件设备都不健全的时代,面对我这位远道而来、行动欠便的麻烦人物,几乎每一个机构都得为我提供特别照顾。

当时许多单位中午不开放阅读,午休时间又很长,我却享有“特权”。南京图书馆、苏州图书馆、苏州档案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杭州大学体育史资料室破例让我全天阅读。

此外,管理人员的浓厚人情味,更让我铭记在心。记得在上海辞书出版社查资料时,因为不方便外出午餐,我决定当天中午不进食。但到了午餐时间,一位五六十岁的女员工发现我还在埋头苦干,就问我“怎么不吃午饭”,我只好推说“早餐吃很多,不饿的”,她立刻说“这不行! 我去帮你买两个粽子,只要两块钱”,然后转身就去买粽子。

买回粽子后,在她的“监视”下,我把这两颗粽子吃完,虽然粽子是冷的,我的内心却满是温暖。

在外地查阅资料期间,这样的故事不时发生在我身上。不但工作人员协助我,我的同仁和朋友也纷纷援助我。

许佩琴女士派遣司机接送我来回上海图书馆,张力、秦玲子、岸本美绪、张季琳、洪郁如、定宜庄、罗苏文、程郁教授ꎬ以及夏冰、朱大海先生亲自陪同我调档、访问或帮我推轮椅,金普森、侯杰、朱宝琴、程郁教授请研究生帮助我调阅资料或复印资料,我都铭记于心。

其中,冯筱才教授从他读博士起,就不断帮助我,陪着我走过杭州、上海、苏州的藏书机构,并为我复印了不少重要史料,直到现在,他如果无法亲自帮我,也一定会找研究生支援,他的恩情,诚非笔墨能表达。谨此致上万万分感激。

撰书期间,我痛失两位挚爱的亲人——母亲和弟弟,自己也动了大手术,感谢我的同仁许雪姬、赖惠敏、罗久蓉、李宇平、洪秋芬教授和江淑玲女士,在我最脆弱时,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慰藉。此外,对吕美颐、徐元民、许雪姬、张瑞德、谢国兴、罗苏文、毛岸俊、费侠莉(Charlotte Furth)、季家珍(Joan Judge)教授和季维龙先生的惠赐、资料指引,陈三井、吕芳上、张启雄、黄自进、翟志成、余敏玲、华玮、巫仁恕、李东华教授的督促、勉励,陈慈玉、杨翠华、黄克武、潘光哲、雷祥麟、洪德先、张淑卿等诸位教授,以及沈怀玉女士和我分担“走过半个世纪——台北荣民总医院回顾口述访问计划”,让我能有充裕时间完成书稿,特此一并申谢。

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必须特别感谢三位匿名审查人费心阅读、提供宝贵建议,以及恩师张玉法教授对初稿的字斟句酌、陈永发所长修正导论、沙培德(Peter Zarrow)教授英译书名。对大陆研究生姜良芹、周泓、戚良艳、李净昉、宋佳女、徐迟女士,台湾“近史所”助理宋怡慧、廖懿姿、何淑宜、陈千惠、孔令芝、陈莹芝、柯小菁、卢诗婷、吴信慧、陈湘涵女士和林家豪先生的资料搜集、复印,林效全先生的图像翻拍,我深致谢忱。付梓前,张珍琳女士细腻校阅、检视版面,林明宜女士拨冗阅读、校正,林淑静女士耐心排版,王诗颖女士和林效全、林家豪、林杰民先生复查史料、协助校对,我对此至表感激。至于父亲对我疏于晨昏定省的包容,姐姐鉴青和侄女子宜在家务上的分劳解忧,更令我无限感谢。

14年来,面对人生的无常,我深深感觉应该在无常中留点什么。我无法向曾经帮助过我和关爱我的所有人逐一致谢,包括为我提供良好研究环境的“近史所”、补助我研究经费的“国科会”,谨以这本小书作为我诚挚的献礼。

游鉴明谨序

2009年6月25日

来源:近现代史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