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根美式、茅台咖酒:贵阳用“黑暗料理”逆袭咖啡赛道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1 05:14 2

摘要:在昆明凭借咖啡产地、上海依靠消费规模角逐“中国咖啡之都”的赛道上,西南腹地一座不产咖啡豆的城市突然闯入视线——贵阳,这座山城以约2000人共享一家咖啡馆的密度,远超上海成为全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2024年末,拥有660万常住人口的贵阳,遍布着超过3000家

上海有9115家店,但“咖啡第一城”为何是这座不产豆的山城?

3000家店VS 660万人:西南小城如何靠“松弛感”打败上海?

巷弄里的产业革命:贵阳咖啡馆密度超上海真相

年轻人用脚投票:人口增量第一城的咖啡生意经

在昆明凭借咖啡产地、上海依靠消费规模角逐“中国咖啡之都”的赛道上,西南腹地一座不产咖啡豆的城市突然闯入视线——贵阳,这座山城以约2000人共享一家咖啡馆的密度,远超上海成为全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2024年末,拥有660万常住人口的贵阳,遍布着超过3000家咖啡馆,街头巷尾藏着20余家世界级咖啡赛事冠军主理的精品馆。最新鲜的案例来自今年5月:贵阳咖啡师彭近洋在雅加达斩获2025世界咖啡冲煮大赛冠军头衔。

这里没有咖啡种植史,却盛产“冠军咖啡师”:“乔治队长”咖啡蝉联五届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中国区冠军;“对的咖啡”主理人胡颖曾获得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区冠军;本土品牌“迎上咖啡”“吾界咖啡”的主理人均在全国顶级赛事中折桂。这些业内传奇人物吸引着全球咖啡爱好者,甚至出现德国博主专程飞抵贵阳品尝冠军手冲的案例。

喀斯特地貌的坡道老巷为贵阳咖啡馆提供了独特土壤。与上海商务区“15分钟提神速饮”模式截然不同,贵阳的咖啡馆多藏身小巷深处,低廉的房租成本与慢节奏生活方式形成天然共生关系。当地从业者描述:“顾客常常一坐就是半天,咖啡馆成了社区客厅。”这种松弛感让贵阳咖啡文化呈现出差异化特质——来自英国《Monocle》杂志的观察指出,中国西南城市的咖啡馆正在成为抗拒效率至上的生活空间。

年轻化人口构成是另一个关键因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阳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仅1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2024年新增常住人口19.96万,增量居全国省会之首,其中13万高校毕业生选择在此就业创业。社会学者严霞在《青年的咖啡馆消费文化》研究中揭示:青年群体消费的不仅是咖啡因,更是空间营造的归属感体验。

在地风味的创新让贵阳咖啡更具辨识度。“被迫营业”咖啡店推出刺梨特调饮品,这种使用贵州山野水果的创意产品被游客称作“味觉明信片”;“Seesaw”贵阳限定店研发的折耳根美式,成为社交平台热门打卡项目。这些特色产品推动当地农产品溢价超30%,黔南州刺梨种植面积因此扩增两倍。

政府层面的系统布局正在巩固产业基础。2025年6月,贵阳市政府专题会议通过《支持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在三个维度展开行动:

文旅融合方面,在黄果树瀑布、青岩古镇等景区开设咖啡主题驿站,推出“咖啡+非遗手作”体验路线

人才培养方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咖啡协会成立产业学院,首批开设烘焙技术、门店运营专业

标准建设方面,制定全国首个山地咖啡馆评级体系,防止低价竞争损害行业品质

产业链短板仍需突破。贵阳咖啡行业协会会长卢源坦言:“密度不代表竞争力。”目前生豆仍需从云南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转运,运输成本高出沿海城市40%;部分热门商圈出现同质化竞争,精品咖啡店平均存活周期不足两年。对此,云岩区试点“巷弄创业计划”,为社区咖啡馆提供三年租金补贴,同时严禁景区开设同类店铺保护现有生态。

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提出新可能:“国内头部科技公司已开始利用咖啡馆进行非正式会议。”对于青年人口占比超37%的贵阳,能否将咖啡馆转化为创意孵化器,正成为比文旅标签更重要的命题。2025“爽爽贵阳·咖啡飘香”嘉年华期间,观山湖区咖啡馆率先设立“创业卡座”,提供免费商务洽谈空间,两周内促成7个青年创业团队签约。

这座城市的探索证明:缺少传统资源并非发展壁垒。当二三线城市困于复制大都市模式时,贵阳选择将地理限制转化为特色场景,把人口结构劣势变成年轻化优势,在巨头林立的赛道开辟出新路径。2025年上半年,贵阳咖啡馆接待游客量同比激增180%,相关从业者新增1.2万人——这组数据或许比冠军奖杯更能说明:中小城市的产业突围,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来源:萌宠狂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