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爱家算了算,从努尔哈赤扎下根、扛起大金的旗,到最後1912年关门收摊,296年。换算一下,从大清这块牌子挂上街头,也是276年——正好跟大明一头一尾对上了。还有个更“讲究”的算法,清军进关,定鼎中原后是真正全中国一统,总计是267年。反正不管怎么算,这“30
老爱家算了算,从努尔哈赤扎下根、扛起大金的旗,到最後1912年关门收摊,296年。换算一下,从大清这块牌子挂上街头,也是276年——正好跟大明一头一尾对上了。还有个更“讲究”的算法,清军进关,定鼎中原后是真正全中国一统,总计是267年。反正不管怎么算,这“300年魔咒”还真就没谁敢碰。老爱家也看得通透:气数到了,没啥瞎折腾。差四年也罢,干脆点收场,不在泥里打滚,清朝这一招倒真干脆。说寿终正寝,有点像满族人家办的喜丧,热闹收官,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啥事不往心里搁,老爱家是见惯风浪的派头。
不过,这清王朝的名声,说起来也挺分裂。有人嘴里说“落后挨打”,有人却偏偏要翻出来:她是最后一个,在西方列强下能勉强站住脚的。你没发现吗?到最后一刻,内蒙、外蒙、新疆、东北、西藏这些地儿,还都是清朝打着的旗,真要算一体化的疆域,还都齐着呢。悠悠一千年,这“民族团结一家亲”口号也不是哪个王朝都喊得响。明末那些年头只剩下汉地十八省,元朝还没红巾军四起就自己塌了半边,宋那儿就更不说了,大一统都不是,东逃西散的,还怎么团结?就连大家热捧的唐朝,安史之后天子都不是哪家都能称,国都换来换去,小兄弟们轮着逼着皇帝搬家,这也是惨不忍睹。
要说清朝被列强敲打,那明朝又何尝不是?第一块被洋人抢走的中国土地,是明朝丢的,不是清朝。别听那些明吹整天描玫瑰色,台湾被荷兰人抢了,连条约都不用打,明朝那会儿眼都不眨一下,直接没反应。你觉着清朝签约割地丢脸?荷兰人连“你丧权辱国的资格”都不想给明朝,连理都不理,直接把你当空气。明朝天启年间,皇帝忙着玩木匠,朱由校,也是崇祯的哥哥,外头台湾被荷兰人拿下,他屋里还在琢磨榫卯结构,视而不见,这倒不叫丧权辱国了?
话说回来,清朝单挑荷兰,还是有几分本事的。打不过英法日,谁都承认。可你让它对荷兰,下场绝不会比明朝那帮人窝囊。连签条约的资格都不给你,明朝那叫“透明度”极高,完全不被荷兰人放在眼里。这么算,有时候承认你是个对手,也算给了点面子。
说穿了,到末世,哪个王朝都难逃落寞,但清朝做得最地道的,是那一手民族管控。蒙古高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这块块地方,都串成自家的宝地。家底子还是厚,老家东北那更不必说了。到头来,别的王朝甚至没机会混半殖民地,直接就被外人端了锅。有种是半窝里还算能坐着,这已经不错了。
不过,别说历史这回事好像全明的一样。其实老爱家这套,多少还是带了点老满洲的“撒手认命”。大清最后那几年,不管旁人怎么骂,说他软,风向那边刮,家里透透气,该躺平就躺平。可你要细想,当时的朝堂里,有多少人是真的认得清形势的?外头炮仗没停,内里还在吵吵团结,谁肯松口说“咱不行了”?老军机里那几位,或许每天早上起来,也没心思指望奇迹,顶多把今天的事赶紧压下,晚上能踏实睡一觉。
我们常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真到清末,胜利者是谁?一时半会儿还真难说。再往前翻,明朝天启皇帝玩木工,大明江山就在他的手艺奇巧里叹息;清朝顺治之后,康雍乾三朝那是“包打天下”的典范,转眼嘉庆道光咸丰,就像水漫上老宅,大势已去好像谁都看在眼里,却没人敢说破。
反过来想,这个王朝的消亡,其实是几代人逐渐熬下的。有人在宫里幽幽盼着春天,有人埋头算粮,有人没事自家门口晒红缨枪。外头世界变了,列强纷至沓来,有些官员以为那不过是一阵风,谁知风口一开,再也关不住。
所以清黑清粉吵半天,却没人敢真把答案拍在桌面上。你说清朝最后落寞,可明朝难道不是悄悄把头低下?纵使有人骂腐败、不作为、签丧权条约,真有谁能在大国陨落前,拍胸脯说自己一点不屑?历史里的人物,未必都能做出最体面的选择。风浪来的时候,有人拉紧篷,有人索性闭眼,城头变换大王旗,斑驳的瓦檐下,多少英雄豪杰只是骨碌一滚,就被拍进黑白的书页之间。
最后,清朝收场也许比很多人想得体面——不是被杀得血流成河,不是被一把火烧了老皇宫,更多像一场落幕的宴席,有人拍拍手,说“该回家了”。历史留给我们的,是家国天下逐渐褪色,是人心中的丝丝唏嘘。我们时常到底在意什么?是地盘完整,还是临走时能不能说一句“我至少没喊冤”?大清的故事里,这些答案云里雾里,没人能讲完。只剩下旧时门楣前的风,把老旗子的颜色吹得再淡一点。
来源:花园喜悦观赏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