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伦敦东区的老杰克谈起儿子时总是眉飞色舞:"那小子上个月通过了管道工考核,现在跟着我干活。这小子手艺不赖,比他老爹强!"老杰克的父亲曾经也是管道工,祖孙三代服务过同一个街区的居民。这种代际传承在工人阶级社区被视为理所当然,甚至是一种荣耀。街坊邻居见面打招呼时常说
清晨五点二十分,闹钟还没响,汤姆已经睁开了眼睛。
他轻手轻脚地爬下阁楼的小床,生怕吵醒隔壁房间的父母。
厨房里,他熟练地给自己泡了杯红茶,配上两片吐司——这和他父亲四十年来的早餐一模一样。
窗外的街道静悄悄的,只有送奶工的电瓶车偶尔驶过。
汤姆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忽然想起今天是他十八岁生日。
而这个生日,将和过去十七个生日没什么不同。
在英国,像汤姆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少见。
根据英国社会流动委员会的最新报告,约有百分之二十七的职场岗位存在代际传承现象。
换句话说,差不多每四个工作中就有一个是子承父业。
这些家庭往往生活在同一个社区,穿着同样款式的工装,甚至在同一家酒吧消遣周末时光。
曼彻斯特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艾伦·威尔逊将其称为"社会基因的复制"——这不是生物学上的遗传,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然延续。
伦敦东区的老杰克谈起儿子时总是眉飞色舞:"那小子上个月通过了管道工考核,现在跟着我干活。这小子手艺不赖,比他老爹强!"老杰克的父亲曾经也是管道工,祖孙三代服务过同一个街区的居民。这种代际传承在工人阶级社区被视为理所当然,甚至是一种荣耀。街坊邻居见面打招呼时常说:"嘿,听说你家小子也开始干活了?真好,总算有出息了。"
教育本该是打破这种循环的最佳途径,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牛津大学二零二二年的数据显示,仅有百分之八点六的新生来自工人阶级家庭。高昂的学费只是冰山一角,更深层的问题在于那种根植于内心的自我怀疑。利物浦中学教师莎拉·米勒对此深有感触:"我教过的优秀学生中,至少有十几个完全有能力进入顶尖大学。可当他们听说每年的学费相当于父母半年收入时,眼神立刻就黯淡了。"这些孩子常常会自我解嘲地说:"剑桥牛津那是上流社会去的,咱们这种人还是老老实实学门手艺实在。"
这种心态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形成的阶级分化延续至今,在文化、教育、就业等各个领域都留下深刻烙印。诺丁汉大学的社會學研究显示,工人阶级子女在求职时普遍存在"天花板想象"——即便能力出众,也会下意识地认为某些行业高不可攀。这种心理障碍往往比实际的经济障碍更难突破。
家庭情感的牵绊也是重要因素。在伯明翰的某个廉租房里,玛丽太太每天都要对着儿子的照片念叨:"可别像你表哥那样跑去伦敦,一年都见不着面。"这种温暖的羁绊就像春日的阳光,既让人感到舒适,又使人昏昏欲睡。很多年轻人明明有机会去外地发展,最终却选择留在父母身边。他们常说:"在哪干活不是干?起码这里都是熟人。"
社交媒体时代似乎带来新的希望。曼彻斯特有个叫吉米的年轻人,靠着拍摄修理水管的过程成了网络红人,现在月收入是父亲的三倍。这样的情况毕竟属于凤毛麟角。更多的人依然沿着父辈的轨迹生活,不同的是他们现在会一边拧螺丝一边刷视频,看着别人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大卫·琼斯指出:"互联网确实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要想实现真正的阶层跨越,需要克服的障碍比想象中多得多。"这些障碍包括但不限于: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相对有限的社会资源、以及那种"安于现状"的文化氛围。在工人俱乐部里,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老王家的儿子非要读什么大学,现在倒好,欠了一屁股债,工作都找不着。"
有意思的是,这种代际传承并非全是消极的。很多传统手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得以保存和发展。谢菲尔德的老铁匠威廉姆斯家族五代人都在打铁,他们的手工刀具现在远销海外,成为收藏家争相追捧的艺术品。小威廉姆斯骄傲地说:"我十六岁就开始跟爷爷学打铁,现在我的儿子也开始感兴趣了。这活儿累是累点,但看着一块铁坯在你手里变成艺术品,那种成就感没法形容。"
当代英国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变革。脱欧后的经济波动、新冠疫情的影响、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的冲击,所有这些都让工人阶级的未来充满变数。有的年轻人开始尝试新的出路,比如参加职业培训课程,或者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伦敦南部的一个职业培训中心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报名参加技能培训的年轻人明显增多,他们开始意识到单一技能的局限性。"
咖啡馆里,两个年轻工人的对话耐人寻味。"你说咱们这辈子是不是就这样了?""不然呢?难道还能变成电影明星?""至少可以让孩子们过得不一样些。""得了吧,先想想这个月的房租怎么交更实在。"
夜幕降临,汤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坐在父亲最喜欢的酒吧角落里,看着电视里播放的足球比赛。队友们都在热烈讨论着赛事,他却忽然想起白天在客户家看到的那本剑桥大学画册。那一刻,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也许明年该去考个工程师证书?这个念头转瞬即逝,他举起酒杯加入了关于越位判罚的争论。酒吧窗外,霓虹灯明明灭灭,映照着行色匆匆的路人。每个人都在奔着自己的生活而去,虽然道路不同,却都在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样子。
本文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低级趣味或者违反规定的内容存在。要是发生了侵权的事情,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
来源:游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