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十年教学和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大家在家庭教育里面临着不少难题。有些孩子写作业特别磨蹭,本来很快能完成的作业,非要拖上好几个小时,家长在一旁干着急也没办法;还有孩子和小伙伴相处时,动不动就起争执,不懂得如何友好地和别人交往;另外,部分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
在我十年教学和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大家在家庭教育里面临着不少难题。有些孩子写作业特别磨蹭,本来很快能完成的作业,非要拖上好几个小时,家长在一旁干着急也没办法;还有孩子和小伙伴相处时,动不动就起争执,不懂得如何友好地和别人交往;另外,部分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让他们大发雷霆,家长怎么哄都不管用。这些问题让家长们头疼不已,不过别担心,接下来我会结合一些心理学知识,给大家分享解决的办法。
其实,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能帮助咱们更好地理解孩子所处的状态。幼儿期的孩子开始有了自主意识,总想要自己动手做事,如果家长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孩子就容易变得胆小、缺乏自信。童年期的孩子更在意自己在学校、在同伴中的表现,如果经常被批评,就可能会变得自卑。了解了这些,咱们家长就能根据孩子所处的阶段,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知道了这些理论基础,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心理学工具。
我在课堂上用的“情绪急救包”方法,改成家庭版后在情绪管理方面特别好用。孩子情绪激动时,可以让他试试深呼吸操。让孩子坐好,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再慢慢地呼气,多做几次,情绪就能平静不少。情绪卡片也很有用,把各种情绪画在卡片上,像开心、生气、难过等,孩子有情绪时,让他选对应的卡片,这样能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在家里还可以设置一个情绪发泄角,找个小角落,放上软垫子、毛绒玩具,孩子不开心时可以去那里打打枕头、抱抱玩具。另外,让孩子写情绪日记,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以及为什么开心或者难过,这对情绪管理也有帮助。还有音乐调节,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能让孩子放松下来。除了情绪管理,在习惯养成和社交训练方面也有不少实用的工具。
习惯养成上,任务清单是个不错的选择。把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完成一项就打个勾,这样能让孩子更有规划。代币奖励法也很有效,孩子表现好就给他代币,集够一定数量的代币可以换他喜欢的东西。时间沙漏也能让孩子有时间观念,写作业时放上沙漏,效果还挺好。在社交训练方面,有一些方法也值得一试。
角色扮演能让孩子在模拟的社交场景中,学会如何和别人交流。家长和孩子一起模拟各种场景,教孩子应对的方法。绘本阅读也能让孩子从故事中学到社交技巧。每周还可以开一次家庭会议,让孩子说说这周和小伙伴相处的事情,大家一起讨论怎么解决问题。这些方法都很实用,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个叫小明的孩子,家长用我教的方法建立了成长档案。第一个月,小明写作业拖拉,情绪也不太好。家长通过观察日记发现,小明每周三下午情绪容易低落,因为当天课程多、作业也多。家长就调整了陪伴方式,周三晚上陪小明一起做深呼吸操,缓解他的压力。第二个月,小明和同伴的冲突明显减少,这得益于家长用角色扮演教他怎么和小伙伴相处。第三个月,小明写作业的速度变快了,因为用了任务清单和代币奖励法。通过成长档案的可视化图表,能清楚地看到小明的心理发展轨迹。看到这些方法这么有效,大家肯定想知道具体怎么操作。
最后,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周计划模板。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好孩子的学习、运动、娱乐时间,周末可以安排亲子活动。另外,我也给大家列个资源清单,大家可以准备些情绪卡片、沙漏、绘本,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也可以看看相关的心理学书籍。希望这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来源:萌系盟Awb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