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推荐!5本二战中的“非虚构写作”,看哭所有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1:38 2

摘要: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风暴中,有无数个体以微光抵抗黑暗,用生命书写尊严。今天,我们分享的这五部作品,正是以深刻的人文视角,回望那段不能遗忘的历史。

“那些不能铭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乔治·桑塔亚纳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风暴中,有无数个体以微光抵抗黑暗,用生命书写尊严。今天,我们分享的这五部作品,正是以深刻的人文视角,回望那段不能遗忘的历史。

《动物园长夫人》讲述波兰华沙动物园长雅安·雅宾斯基和夫人安托尼娜将废弃的动物园变为“诺亚方舟”,在纳粹铁幕下挽救300多个犹太人生命的真实故事;《逆风之羽》揭开一段几乎被埋没的真实抵抗故事,美国女性米尔德里德·哈耐克在欧洲领导地下运动,最终英勇就义;《写作或生活》出自集中营幸存者森普伦之手,他以诗性和哲学笔触重构死亡记忆,在至恶中寻找人性的微光;《奶奶的菜谱》则从一本被篡改的烹饪书切入,揭露纳粹对犹太人知识产权的系统性掠夺,展现一个女性在破碎时代中的坚韧;《衬纸》则以出版世家沃尔夫家族的流亡史,折射一个时代的文化悲剧与重建之路。

这五部作品共同构成了“人文历史”书系的核心主题:在极端环境中,人如何以勇气、良知与创造力守护生命的尊严。

它们不从宏观战场入手,而是深入个体命运与家庭记忆,以微观叙事折射宏大历史。历史不仅仅是宏大叙事,更是每一个普通人的选择、失去与坚守。

01

一座废弃动物园,

藏着300人的 “生门”

《动物园长夫人:一个波兰女性的战争回忆》

女性视角下的微观二战史

一座废弃的动物园,为300个犹太人打开“生门”

“身处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如何不让爱与幽默泯灭?”

在二战时的波兰,哪怕是给口渴的犹太人端上一杯水,也会招致杀身之祸。

纳粹铁幕下,华沙动物园长雅安·雅宾斯基和夫人安托尼娜将废弃的动物园改作地下抵抗组织的中转站。在长达六年的黑暗岁月里,安托尼娜温柔坚毅地守护着这座战火中的“诺亚方舟”,拯救了300多名犹太人和地下抵抗者的生命。

本书展现了二战中波兰普通民众抵抗纳粹的群像,也揭示了战争、人性与自然的深刻关系。

02

她将日记付诸一炬,

走向风暴的中心

《逆风之羽:一位女性抵抗纳粹的真实故事》

[美]丽贝卡·唐纳 著,李雪顺 译

面对人类社会最大的浩劫,

她用行动告诉世界:坐以待毙,才是最大的犯罪。

她是一位在二战期间勇敢抵抗纳粹的女性,是地下抵抗运动的领袖之一。尽管她一向行事谨慎,却没能逃过盖世太保的追捕,最终惨遭斩首。历史学家认定她是德国抵抗运动领导层中唯一的美国人,但她的非凡故事却几乎无人知晓。

几十年后,她的曾曾侄女丽贝卡·唐纳决定在历史中寻找这位英勇先辈。她翻阅各国解密档案,细数一封封信件、笔记与照片,在爱与背叛的故事之中,呼唤她的名字:米尔德里德·哈耐克。

03

集中营里的文字:

以笔为刃,对抗死亡

《写作或生活:幸存者的失语与言说》

[西] 豪尔赫·森普伦 著, 赵飒 译

二十世纪文学巨匠,集中营幸存者媲美普里莫·莱维

以文字抢救逝去的记忆,探索在至恶恐怖下人性的光芒

1943年,森普伦作为反对纳粹占领的法国抵抗运动的积极成员,被逮捕后关押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直到1945年4月被解放。作为诗人的他,年纪轻轻便结交诸多巴黎知识分子,如萨特、保罗·策兰等。他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发现了从未经历集中营生活的人无从体会的东西:体验死亡。他一度相信可以通过写作来赶走死亡,然而写作又要以死亡作为参考。

在这回忆的旋涡中,上千个场景和故事让这本关于死亡的回忆录格外生动。森普伦本可以满足于书写回忆录或者历史文献,而他却创作了一件艺术品。

04

一本菜谱背后,

藏着纳粹的隐秘罪行

《奶奶的菜谱:纳粹如何盗取了爱丽丝的烹饪书》

一个家族在纳粹及战争铁蹄下的支离破碎与惊险奔逃

第一次深入披露纳粹系统性盗窃知识产权的状况

“我的书有它自己的命运。”

爱丽丝·乌尔巴赫自幼喜欢烹饪。她婚姻不幸,丈夫死后靠高超烹饪技艺独立支撑家庭,开办烹饪学校、出版了畅销菜谱。在纳粹统治下,她失去家园和事业,畅销菜谱被纳粹出版社掠夺了版权,换上一个男人的姓名继续出版。

战争中爱丽丝不断逃亡,历经生死。战后,爱丽丝试图要回菜谱版权,始终未能如愿。

本书作者揭开了爱丽丝家族的传奇命运,也揭开了德国纳粹罪行历史中一个不为人知的篇章——纳粹曾系统性地盗窃犹太人的知识产权。

05

一本书商的流亡史:

在破碎中重建文学信仰

《衬纸:关于书籍、战争、逃亡与故乡的家族故事》

[美] 亚历山大·沃尔夫 著,王聪 译

一个书商在动荡年代的创业史

一个书香家族,如何被战争铁蹄踏碎

“在不确定的时代,如何自处?”

本书讲述德国著名犹太裔出版商库尔特·沃尔夫的家族历史。沃尔夫是“二十世纪最具鉴赏力的出版商”,23岁时成为出版商,出版了卡夫卡、泰戈尔等著名作家的作品。纳粹统治下,库尔特出版的书籍被焚烧,与妻子流亡欧洲各国,最终定居纽约,又创办万神殿出版社,因出版诺奖得主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而载入文学史册。库尔特的儿子尼科被留在德国,尽管他有犹太血统,却在两个战场上为纳粹效力。

作者巧妙地将父子二人的“双线”故事置于宏大的军事史与政治史之中,编织出一幅关于流亡、胜利与秘密的文学织锦。

以上这些作品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提醒:

抵抗,有时是为他人打开一扇生门;有时是事无巨细地记录真相;有时仅仅是记住一个名字、传承一道菜、出版一本书。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用这些文字,缅怀那些没有被沉默吞噬的声音。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