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面对“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国家级媒体当如何“加”上自己的力量?在过去的一年多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凭借对时代命题的同频回应和精准响应,不仅为创新技术、人才及企业提供展示与孵化的“高光平台”,更有效推动人工智能拥抱千家万户、融入千行百业。
“感谢总台的宣传,感谢《赢在AI+》,越来越多用户的支持,让我感受到了这件事的正向循环价值和社会的温暖,继续加油!”
近日,“AI创想者”李岸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赢在AI+》节目组发来信息——节目播出后,亮相节目的助盲助老AI眼镜收到大量购买咨询,其中更不乏对科技创新者们的点赞、支持和鼓励。希望更多AI企业发展壮大、切实受益,也是节目组的创作初衷。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首档AI主题大型纪实创投节目,《赢在AI+》精选当前AI应用落地最前沿、最有想象力的商业方向,同时兼顾社会责任属性,系统化呈现机器革命、智能终端、高校力量、智能智造等十大主题的产业发展——尤具现实意义的是,总台以节目创制为抓手,对中国人工智能中小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和立体记录,并以媒体责任的深度履行,实实在在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赢”的动能与信心。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值此节点,《赢在AI+》也进入了“赋能效应”充分释放、持续发酵的重要阶段,“AI创想者”纷纷表示节目后劲很大,“参加《赢在AI+》,让我们距离未来更近了!”
流量即能量
创想空间充分打开
从去年9月启动,到今年7月收官,《赢在AI+》实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触达:主话题及衍生话题阅读量累计超1.29亿,微博内容覆盖人次超44亿,全网视频播放量累计超2.4亿次。对于走上舞台进行展演的超百家“AI+”企业来说,如此长周期、全平台、强流量的品牌曝光,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呢?
数月来,“AI创想者”们持续发来喜讯。酷牛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蒋奇军表示:“节目播出后,我们收到的咨询和合作邀约显著增多。”神笔码良(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李忠腾称:“因为节目,杭州市余杭区认可了我们技术的先进性,将我们引入杭州,开设了第一批移动虚拟城。”太仓瑞鼎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艾煜透露:“我们在节目中提出的‘AI辅助工艺决策平台’引起业界广泛讨论,对我们在多个行业的业务拓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在“AI+”企业多处在萌芽、拔节、抽穗的关键成长期,《赢在AI+》带来了一场恰逢其时的甘霖。其一,节目将前沿AI应用从专业领域带入大众视野,使之在总台聚光灯下赢得大量的关注;其二,总台显著提升了市场对AI新理念、新模式、新产品的接受度和信任感;其三,全域传播的广泛触达,将宝贵的用户需求、市场反馈从多角度直达企业,成为产品优化升级的直接动力。
不止于品牌曝光和产品推广,《赢在AI+》加快促成了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它推动解决了“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触达难题,让那些代表了“未来”的创新应用,获得了被社会看见、被行业认可、被大众需要的热烈回应,这些热烈的回应,无疑是创新企业一鼓作气、一往无前的强大动力。
助燃更助跑
智库助力商业前景
AI,掀起了一场只争朝夕的“效率革命”,倒逼AI创业者要以最快的速度推动技术落地开花。什么才是面向AI时代的硬核产品?怎么才能走得又快又稳?面对AI技术迭代迅猛、商业模式探索复杂的挑战,《赢在AI+》发挥总台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由专家学者、投资人、企业家组成“AI智库团”,以敏锐眼光和实战经验为技术落地把脉定向,成为102位“AI创想者”的有力辅助。
《赢在AI+》的口号是“为未来的企业,寻找企业的未来”,从节目播出后的反馈来看,“AI智库团”给出的“锦囊”,有效助力AI应用商业化、规模化增质提速。
例如,杭州宇乐星球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华分享:“‘AI智库团’的建议,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这在我们产品的软件和硬件上都会有所体现。”原力无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扬透露,“我们对‘AI智库团’关于‘场景化落地与规模化复制’的建议印象非常深刻,基于建议,我们优化了战略实施路径,改进效果显著,其中场景适配能力提升了60%。”
身处AI发展的最前沿,许多企业都面临着战略迷思与路径困局,《赢在AI+》十分有效地搭建起了行业老兵与新锐创客的顶级“会诊平台”。“AI智库团”的精准把脉和前瞻建议,促使“AI创想者”们跳出认知局限,重新审视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
这些高浓度、实战型的智慧碰撞,不仅惠及台上企业,其探讨的相关领域核心问题、解决思路,更为广大创新企业以及有意投身AI浪潮的后来者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样本和思考方向。
加法变乘法
打造产业“聚能环”
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等,做出了多项部署。具体如何支持?何以有力支撑?总台发挥国家级媒体的优势,以“先行先试”的主动姿态,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不断做“加法”。
从去年6月携手中央网信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推出《2024中国·AI盛典》,到随后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打造《赢在AI+》,再到近日与中央网信办、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磅打造的《2025中国·AI盛典》,总台开创性实践“媒体+产业”融合模式,联动“AI+”创新高地,持续构建起推动创新落地的开放生态。
总台此举,不单让“AI+”从火热概念化作生动图景,全方位展现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进展与创新活力,更着力编织起了一个强大的创新协同网络。
其中,《赢在AI+》节目融汇“政、产、学、研、资”五维力量,为亟待托举和赋能的创新企业搭建起全链条对接平台,这种“磁石效应”使得创新要素全面贯通,催生出了一场能量“相乘”的产业聚能。
值得一提的是,《赢在AI+》吸引了15家顶级投资机构深度参与,初步达成超5亿元的投资意向,后续评估推进后,投资总规模预计突破10亿元,这将大大增强若干“AI+”企业的造血能力。同时,对于孕育出“科技七小龙”的杭州而言,21家《赢在AI+》“AI创想者”企业的签约落地,也为杭州打造人工智能高地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
【声明:本号为宣传传媒领域融合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属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来源:融媒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