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同样流畅,长江存储EC150适配全志H618兼容性测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1:03 1

摘要:长江存储 EC150 基于创新的Xtacking 架构打造,符合 eMMC 5.1 标准,该产品可选容量从 64GB 至 256GB,读取速度可达 320MB/s,并支持 HPB 2.0+ 等先进特性,带来更低的延迟、更优的功耗控制以及长期可靠性。

长江存储 EC150 基于创新的Xtacking 架构打造,符合 eMMC 5.1 标准,该产品可选容量从 64GB 至 256GB,读取速度可达 320MB/s,并支持 HPB 2.0+ 等先进特性,带来更低的延迟、更优的功耗控制以及长期可靠性。

在过往的测试中,充电头网对 EC150 适配了 N5105、N97、N3350、X5-Z8350 等 X86 架构平台与 RK3568、RK3566、RK3528A、RK3588、RK3399、RK3576 等 ARM 架构平台的兼容性测试,EC150 均展现出广泛适应性。

ARM 架构平台除瑞芯微(Rockchip)外,还有全志(Allwinner)、晶晨(Amlogic)等主流品牌,为继续验证长江存储 EC150 的综合表现,这次选择了全志 H618。H618 是一款面向智能屏、机顶盒的低功耗平台,笔者将 EC150 亲手焊接至H618 开发板,并在其上分别刷入 Android TV 12 和 Ubuntu 22.04.4 LTS 操作系统,看看 EC150 在低功耗平台表现如何。

鲁班猫 A1(LubanCat A1) 主要面向创客及嵌入式入门开发者。板卡尺寸紧凑,仅为 56*65mm,兼具低功耗高效能特性,支持 Linux 与 Android 系统。它既可作为移动单板电脑,也能胜任嵌入式主板角色,适用于办公、教育、编程开发、嵌入式开发等多种应用场景。

该开发板采用全志 H618 作为主控芯片,并搭配双频 WiFi 6 + BT 5.0 无线模块。接口方面,提供了 USB 2.0 HOST/OTG、HDMI 2.0 视频输出、千兆有线网络接口、TF 卡座 等。此外,板载 26pin 插针扩展接口,支持 GPIO、SPI、UART、PWM 等常用功能。

处理器、内存及闪存均设计在板卡底部。内存选用 LPDDR4,提供 1GB / 2GB / 4GB 三种容量选项;板载 eMMC 闪存则提供 8GB 或 32GB 两种规格可选。笔者手上评测的样机配置为 4GB 内存 + 32GB eMMC。

主控芯片选用全志(Allwinner)H618。该芯片主要应用于 OTT(Over The Top 互联网电视)、智能屏幕、机顶盒等产品。H618 集成四核 Arm Cortex-A53 CPU 与 Mali-G31 GPU,搭载全志自研画质增强引擎,最大支持 8K@24fps H.265 视频解码和 4K@25fps H.264 视频编码。

YMTC eMMC EC150 是基于长江存储晶栈 Xtacking 4.0 三维闪存架构打造的新一代 eMMC 5.1 嵌入式存储产品。支持 HPB2.0+、自动节能等,有效降低设备延迟与功耗;经过 HTOL 1000 小时测试(等效 10 年老化测试),稳定耐久,显著提升设备使用寿命;拥有 64GB、128GB、256GB 三种容量设计,为手机终端、平板、智能电视以及其他智能 AIoT 等设备,提供了高性能、大容量的存储解决方案。

YMTC eMMC EC150 采用 BGA153 封装,符合 JEDEC 标准。我们手上的是 64GB 容量的版本,上方丝印“YMEC7C0TG1A2C3”。

为测试平台兼容性,将长江存储 eMMC EC150 嵌入式存储芯片焊接到开发板,使用 BGA 焊台进行焊接操作。

如图所示,长江存储 eMMC EC150 已成功焊接至开发板。

测试准备阶段,通过串口读取硬件信息发现,该开发板搭载的 eMMC 当前运行于 HSSDR52 / SDR25 8 bit 模式,工作频率为 50MHz,此配置属于相对较低的速率模式。

长江存储 EC150 具备 SDR、DDR、HS200 及 HS400 等多种高性能时钟模式的支持能力,为适配当前开发板硬件,EC150 实际运行在向下兼容的SDR25 8 bit状态。

Android TV 12

本次为 H618 平台刷入 Android TV 系统,使用的是 PhoenixSuit 工具,是主要面向平板电脑、机顶盒、智能电视设计的安卓刷机工具。PhoenixSuit 支持所有全志芯片固件的烧写升级,具备用户友好的界面,使刷机过程简单快捷。

进入 PhoenixSuit 的一键刷机界面,选择对应的镜像文件。将开发板连接至电脑后,工具瞬间识别出设备并自动开始烧录固件。

整个镜像烧录过程耗时 1 分钟左右,速度非常快。

开发板重新上电启动后,进入 Android TV 系统。

进入系统设置查看系统版本,可以看到当前运行的是 Android TV 12。

进入存储空间查看,总容量显示为 59GB,表明 EC150 64GB 闪存芯片已被系统正确识别,成功将开发板存储从原有的 32GB 扩容至 64GB。

将 U 盘的视频文件拷贝至 eMMC 中,测试媒体播放的流畅度。

自带播放器观看视频,拖动进度条无卡顿,声音画面同步无异常。

最后使用 AndroBench 进行读写性能跑分,顺序读取速度为 88.35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84.79MB/s;4K 随机读取速度为 31.5MB/s,4K 随机写入速度为 28.92MB/s,十分优秀的小文件读写性能。

通过 U 盘、网络下载及应用商店等不同方式安装 APP,均可正常下载安装,程序启动响应迅速,基本达到“秒开”体验。

Linux 系统方面,该全志 H618 平台需要通过卡刷的方式写入固件,这里首先使用 balenaEtcher 将 Ubuntu 系统烧录进 TF 卡。

将烧录好系统的 TF 卡插入 H618 开发板,并基于 TF 卡运行 Ubuntu 系统。通过“sudo nand-sata-install”命令进入 eMMC 烧录界面,选择“Boot from eMMC - system on eMMC”。

一路回车确认后,程序会先擦除 eMMC 所有内容,然后再将 Ubuntu 系统从 TF 卡烧录进 eMMC,图中是烧录进度条,数分钟后系统烧录完毕。

重新上电后,Ubuntu 系统成功在 EC150 上运行。

系统版本号为 Ubuntu 22.04.4 LTS。

先来看看 Ubuntu 是否能正常识别 EC150,系统显示当前存储空间为 63GB,已使用空间约为 12.6%。

由于 eMMC EC150 作为系统盘使用,所以只能测读取速度。使用系统自带的磁盘工具测得平均读取速度在 172.9MB/s 左右,图表中可以看到曲线平滑,性能表现优越。

在 Ubuntu 22.04.4 LTS 系统下,通过 dd 命令对 eMMC EC150 进行读写性能测试,1G 大文件的性能表现如下:顺序写入速度为 136MB/s,顺序读取速度为 154MB/s。

在 4K 小文件随机读写测试中,随机写入速度为 39.1MB/s,随机读取速度为 31.8MB/s,与上面安卓系统测试时一样,小文件读写性能十分优秀。

功耗

再来看看功耗表现,开发板采用 USB-C 接口供电,图中显示系统在 桌面待机状态下,整板功耗低至 1.9W。

在高负载场景运行时,整板功耗约为 3.2W,属于典型的低功耗平台水平。

充电头网总结

本次对全志 H618 ARM 平台 载长江存储 eMMC EC150 嵌入式存储芯片的深度评测,完成了从硬件兼容性验证到系统级性能评估的全方位测试。

在硬件兼容性与系统稳定性方面,长江存储 EC150(64GB)使用标准的 BGA153 封装,笔者将其焊接至鲁班猫 A1 开发板后,在 Android TV 12 与 Ubuntu 22.04 LTS 双操作系统环境中均实现无缝识别。系统准确报告可用存储容量(Android 端约 59GB,Ubuntu 端约 63GB),系统安装、应用加载及数据读写等核心操作流程运行稳定,未出现兼容性错误或运行中断,充分验证了长江存储 EC150 对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完善适配能力。

该开发板eMMC 运行在 HSSDR52 / SDR25 8 bit 50MHz 的较低时钟模式,实测数据未达EC150满速状态。

Android TV 环境实测 AndroBench 顺序读写速度分别达到 88.35 MB/s 与 84.79 MB/s,4K 随机读写性能为 31.5 MB/s 与 28.92 MB/s。在 Ubuntu 系统环境下,系统磁盘工具测得平均读取速度 172.9 MB/s,顺序读写速度分别达到 154 MB/s 与 136 MB/s;4K 随机读写性能则高达 31.8 MB/s 与 39.1 MB/s。不过,运行在SDR25 8 bit模式下,随机读写性能则未受明显影响。

系统能效控制同样表现突出。开发板搭载 EC150 运行时,桌面空闲状态下整板功耗仅 1.9W,高负载场景维持在 3.2W 左右。需特别指出的是,存储性能与处理器算力、系统功耗存在强关联性,在全志 H618 平台严苛的功耗约束条件下,EC150 于两套系统中 4K 随机读取性能均突破 30 MB/s 大关,已逼近高性能嵌入式平台的存储表现,显著优于同类低功耗方案的典型水准,为系统整体流畅性提供了底层保障。

长江存储 eMMC EC150 在全志 H618 平台上已通过兼容性、读写性能与能效三重严苛测试。无论是面向高性能场景还是高能效需求,EC150 均展现出优秀的综合技术实力,满足商用级嵌入式应用要求,为寻求稳定、高效存储解决方案的技术选型者,提供了经可靠验证的优选方案。

来源:充电头网评测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