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机械化的培训打卡,也不是程式化的述职考评,在南漳县检察院,“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浪潮正以一种更鲜活、更深入的方式涌动。围绕“彰检学堂”品牌,该院精心构建 “学、干、评”三维驱动模式,将系统学习、实战淬炼与精准考评紧密衔接,全方位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
不是机械化的培训打卡,也不是程式化的述职考评,在南漳县检察院,“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浪潮正以一种更鲜活、更深入的方式涌动。围绕“彰检学堂”品牌,该院精心构建 “学、干、评”三维驱动模式,将系统学习、实战淬炼与精准考评紧密衔接,全方位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检察尖兵队伍。
以“学”筑基让成长有“方向”
“从政治理论、红色教育到典型案例、公诉实战,每一堂课都是精准滴灌,解的是渴、充的是电!”刚参加完“隆中青检训练营”的重大犯罪检察部主任徐京感慨道。
一人培训,全员受益。训练营归来,4名青年干警作为传播者,走上讲台分享满载的收获。
武安镇检察室主任李会龙对“沉浸式”学习印象深刻:“‘全国模范检察院’的规范化标准为我们立起了标杆,‘巧巧工作室’将‘枫桥经验’融入检察实践的生动案例,让我找到了基层工作的新航向。”
从初上讲台的紧张到踊跃“抢麦”的自信,刑事执行检察部副主任杜潇健实现了胆量与理念的双重突破。而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部副主任刘楚静,则被名师们“笔耕不辍”的坚守深深触动:“他们用行动诠释检察担当,为我们打开了格局,拓宽了视野。”
以“干” 赋能让能力有“平台”
如何避免纸上谈兵?南漳县检察院的答案是:把战场交给干警,让实践成为最好的老师。创新实施的主辅岗工作机制,为青年干警提供了跨界锻炼的广阔平台,干警们的实战实练则反哺主辅岗机制从“建起来”向“用得好、见实效”深度迈进。
在这一机制下,程逢舒将主岗办案与辅岗刑罚执行监督无缝衔接,让案件处理既合法度又贴合实际;董凤婷在主岗刑检工作之外,深耕辅岗业务,联手推出的多篇典型案例被市院推广,成为协同赋能的典范;刘峥嵘则巧妙融合“工会+检察”职能,将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送进社区,用心打造有温度、有特色的工会公益服务品牌。
“传帮带”教练团队同步发力,为每位青年干警量身定制成长路径,让主辅岗机制真正成为人才成长的“加速器”。
以“评”促干让进步有“标尺”
“述职不是简单汇报,而是一次工作的全面‘体检’,让我看清了优势,也精准找到了短板。”一位青年干警在参加完“一述三评”大会后如是说。
南漳县检察院以“一述三评”大会为抓手,搭建“晒实绩、找差距、促提升”的平台,检验成效、激发动能。33名青年干警逐一登台,围绕“政治理论学习成效”“业务工作推进情况”“自我查摆问题不足”“今后工作思路打算”,坦诚“晒”出工作全景。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点评精准到位,既有肯定鼓励,也有犀利的建议,在严管与厚爱中传递导向。
全体干警从“德、能、勤、绩、廉”五个维度进行民主测评,真正让“凭实绩说话、靠实干立业”成为全院上下的共识,营造出你追我赶、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
通过“学、干、评”闭环管理,南漳县检察院有效激发了队伍的内生动力,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如今,一股“在学习中赋能、在实干中砺剑、在考评中争先”的清新之风正在南漳县检察院蔚然成风。
这支在淬炼中不断成长的检察铁军,正将提升后的素质本领,转化为高质效办理每一个案件、守护每一份公平正义的扎实行动,为服务南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坚实的检察力量。
来源:南漳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