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山叠翠,白云舒卷。眼下正值高山白菜育苗的时节,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双桥村的老党员陈钦自正在自家菜地里忙碌着。配制育苗土、播种、覆薄土、喷水、盖薄膜……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
青山叠翠,白云舒卷。眼下正值高山白菜育苗的时节,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双桥村的老党员陈钦自正在自家菜地里忙碌着。配制育苗土、播种、覆薄土、喷水、盖薄膜……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
这座藏于云端的村庄,拥有近三十年的高山蔬菜种植历史。白菜、佛手瓜、冬瓜、蚕豆等各类蔬菜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近年来,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600亩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云端菜园”。蔬菜产业不仅绿了青山,更富了百姓——村里的菜农人均年增收超过3万元,石步坑村等邻村也循迹跟上,共同加入这条绿色增收路。
陈钦自在田间忙碌
作为村支委和蔬菜种植的“开路人”,陈钦自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种植技艺。从选种到施肥,他手把手地传授经验;无论谁家菜地出了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他的带动下,如今全村已有近三十户农户投身蔬菜种植。得益于当地高海拔、大温差的独特气候,这里产出的蔬菜品质出众、清甜可口,更巧妙错开了低海拔地区的上市高峰,收购价较市场均价高出10%—20%,成了名副其实的“抢手货”。
陈钦自介绍,每年除了10月至次年3月为农闲期之外,其余时间都是蔬菜产销旺季。这些天,每天都有二三十辆货车进村收购蔬菜。当被问及为何愿意无私分享种植技术时,这位朴实的庄稼汉自豪地说:“我是一名有四十多年党龄的党员,党员就该发挥带头作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收获瓜果
近几年,不少原本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发展前景,纷纷带着积蓄和新技术返乡,加入由党支部领办的桥兴合作社。镇里也积极作为,干部和农技人员常年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2024年,全镇推进51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修缮灌溉渠、硬化机耕路,推动“薄田”变“稳田”,实现亩产增长两成。
发展底气足了,越来越多年轻人返回家乡。返乡青年徐济鑫种植70亩佛手瓜,去年纯收入达30万元。就连村里的田园风光也成了“加分项”,吸引画家前来写生、视频博主主动宣传,不仅带动乡村旅游,还推动蔬菜线上销量增长近三成。
高山蔬菜铺就乡村共富路
大桥镇双桥村党支部书记徐济华表示:“我们村有不少年轻人长期在外从事食用菌种植行业,他们流转出自家的土地,由本村或隔壁村村民接手,用于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既能提高种植户收入,又能为外出农户增加租金收益。同时,本村闲散劳动力也可在蔬菜旺季打零工,参与田间管理,实现多方共赢。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划出特定区域,开发蔬菜采摘项目,包括佛手瓜、丝瓜等,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文/图 李文君 詹圣 郑为浩)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