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两山”向未来丨90后村医陈丽雯:“医”心守护健康路 扎根乡土润民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0:37 2

摘要: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年,杭州市委网信办携手潮新闻及各区县(市),重磅推出 “潮涌‘两山’向未来”“杭州青年说” 网络理论宣讲活动。聚焦科技创新、基层治理、文化传承、医疗卫生、教育共富、生态农业、数字电商等领域的优秀青年代表,以 “理论 +

编者按:
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年,杭州市委网信办携手潮新闻及各区县(市),重磅推出 “潮涌‘两山’向未来”“杭州青年说” 网络理论宣讲活动。聚焦科技创新、基层治理、文化传承、医疗卫生、教育共富、生态农业、数字电商等领域的优秀青年代表,以 “理论 + 实践 + 互动” 的全场景传播,再现 “两山” 理念扎根杭州二十年的鲜活实践,讲述他们在绿水青山间闯新路、转价值、领共富的奋斗故事,以此感召更多优秀青年成为 “两山理念” 的坚定传播者、积极实践者、先锋创新者。

在杭州富阳区青山环绕的大源镇,有一位年轻的医者用十年光阴书写了一段“以健康守乡土”的动人故事。2014年,刚从定向临床专业毕业的陈丽雯,带着对医者职业的敬畏之心,踏上这片土地,成为大源镇一名家庭医生。那时的她不过二十出头,青涩却坚定。

十年光阴弹指而过,如今的她褪去青涩,已成长为杭州市科普专家库成员、杭州市金牌健康讲师,并担任场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身份在变,初心不改。这位 90 后姑娘,用脚步丈量着乡土,将健康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而她的坚守,恰与“两山”理念指引下乡村的蝶变同频——“两山” 理念追求“生态与民生共生”,陈丽雯的“健康守护”,正是为乡村在生态蝶变中筑牢“以人为本”的根基,让绿水青山旁的乡亲,先有“健康”,再有“幸福”。

以韧劲回应质疑

她埋头苦学赢得家长信任

或许是长期在儿科岗位上与孩子们打交道,陈丽雯说话时总带着一股温婉柔和的语调,可那份藏在骨子里的韧劲,却让她在面对困难时从不含糊。

初到基层,现实给了她一记 “闷棍”:许多家长宁愿开车几十公里去大城市医院,也不愿信任“家门口的医生”。“全科医生看不了专病”——这样的质疑声,她没少听。

但她没有退缩。陈丽雯把休息时间全部用来“充电”,主动去上级三甲医院跟诊学习,专攻儿童内分泌领域。“白加黑”“5+2”成了常态。她一点点把大医院的诊疗经验“啃下来”,再“背”回基层诊室。

慢慢地,信任在生根发芽。她带着知识回乡后,家庭医生签约数量增长了,带孩子来问诊的家长也明显多了。一位家长说:“后来我发现,大医院开的药和陈医生开的差不多——我就认准她了。”还有家长记得,孩子脱臼时骨科医生不在,是陈丽雯及时出手,“真没想到,她连这都会”。

用微信架起连心桥

她成了孩子家长群里的“定心丸”

除了精进医术,陈丽雯还尝试用新方式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她主动将个人微信作为“健康名片”留给家长,时间久了,她的微信里加了 2000 多个患者好友,还创新性地建了三个家庭医生签约微信群。“这个药可以继续吃,注意剂量就行”“孩子这反应正常,别担心”…… 一句句耐心的回复,像一股股暖流,她的手机从此成为了“移动诊室”,“叮咚”声不断。

小妍妈妈还记得那个晚上:孩子突发气喘,她在微信上求助陈医生。尽管不在值班,陈丽雯仍立刻回复:“给我视频看看。”判断是哮喘发作后,她指导家长紧急雾化,避免了危急情况的发生。

“看着那些襁褓里的小不点,长成蹦蹦跳跳的少年,想到我们护着他们健康长大,就突然懂了扎根基层的意义 —— 这里的百姓需要我,我就该在这儿。”陈丽雯常常感慨。 她用微信架起的“连心桥”,打破了医疗服务的“时空边界”——当健康守护能“随叫随到”,当急难时刻有“专业托底”,乡亲们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不仅是环境舒适,更是“身边有人管、遇事有人帮”的安全感。

拍视频、做科普

她把健康知识种进千家万户

陈丽雯已不记得回复了多少家长的问题,但慢慢地她发现,总有人问她类似的问题:“陈医生,孩子发烧老不退咋办啊?”“宝宝咳嗽不止,是不是得去大医院?”于是她又动起了脑筋,干脆注册了自媒体账号,把这些高频问题的解答拍成短视频,发到群里让家长们反复看。“这样大家能随时学,也能少点慌乱。”

陈丽雯的视频号评论区写满了家长的肯定。2022年,陈丽雯又入选杭州市金牌健康讲师团,这让她有了更广阔的科普平台。她跑遍各个村镇,通过健康教育讲座、科普直播等方式,把健康知识送到更多人身边。

陈丽雯的科普实践,不是简单的“答疑解惑”,而是为乡村“赋能”——当家长能科学应对孩子们的常见病、乡亲们能主动守护自身健康,便真正筑牢了乡村的健康屏障,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坚实的健康动力。

十年坚守与“两山”同行

她见证乡村健康的变迁

扎根富阳基层十年,陈丽雯亲眼见证了在“两山”理念指引下,乡村医疗条件日新月异的变化:诊室更明亮、设备更先进;来的医生多了,岗位也更全了;乡亲们的健康意识也更强了……看着这一切欣欣向荣的模样,她打心底里高兴。

最让她高兴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来到基层。“乡村要变好,既要有绿水青山,也要有健康的人——尤其是孩子。”

“现在的乡镇不比以前,看病方便多了!医生又多,能看的种类也多,线上线下都能得到解答,真好!”一位孩子家长如是说。

守护健康,就是守护乡村的希望。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年,像陈丽雯这样的基层家庭医生,正是医疗工作者在“两山”理念指引下的生动实践缩影。新时代的征程上,陈丽雯的足迹还在继续延伸。她的故事,正激励着更多人奔向基层,让“两山”理念在每一寸乡土上生根发芽,开出健康、绿色、繁荣的花朵,共同绘就一幅“百姓安康、乡村兴旺” 的美好画卷。

来源:临安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