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么叫做招商引资的"宜宾速度"?17号企业代表刚踏进宜宾考察,18号双方就敲定了合作意向,31号正式签约落地......这样的效率放在哪个城市都算得上是"火箭速度"了。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宜宾这次真是把握住了机会,成功"挖来"了一个超级IPO项目——
"17号来18号谈成31号签约",四川宜宾"挖来"超级IPO,全球第三光伏企业英发睿能要上市了
什么叫做招商引资的"宜宾速度"?17号企业代表刚踏进宜宾考察,18号双方就敲定了合作意向,31号正式签约落地......这样的效率放在哪个城市都算得上是"火箭速度"了。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宜宾这次真是把握住了机会,成功"挖来"了一个超级IPO项目——全球第三大光伏电池片制造商英发睿能。
英发睿能在港交所披露上市申请书的消息一出,整个光伏行业都炸了锅。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企业,专注于N型TOPCon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4.7%,稳坐行业第三把交椅。2023年营收104.94亿元,净利润4.1亿元,这样的业绩表现让多少同行眼红?可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样一家原本扎根安徽的光伏巨头,会在上市前夕选择迁入四川宜宾呢?
说起英发睿能的技术实力,那真是"术业有专攻"。N型TOPCon电池片技术听起来很专业,简单说就是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技术,转换效率比传统PERC电池高出不少。在光伏行业,技术路线的选择往往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英发睿能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这项核心技术。创始人张华早年在光伏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他曾说过:"光伏行业变化太快,不创新就等死。"这句话在英发睿能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完美印证。
宜宾能够成功"挖来"英发睿能,绝不是偶然。这座长江上游的城市近年来大力构建"4+4+4"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新能源产业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宜宾市政府选派了一批精干的驻外招商干部,专门负责对接重点企业,这些招商干部个个都是"拼命三郎",为了谈成一个项目,经常是白天黑夜连轴转。当英发睿能释放出投资意向时,宜宾的招商团队立即行动起来,用最短的时间展现了最大的诚意。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宜宾在招商引资上的效率确实让人刮目相看。17号英发睿能的考察团刚到宜宾,当地政府就安排了详细的产业园区参观和政策解读,18号双方就基本敲定了合作框架,31号正式签约,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拖泥带水。更让人惊讶的是,宜宾政府承诺的1450亩项目用地,竟然提前一个月就完成了交付,这样的执行力在全国都是少见的。
宜宾国资的参与更是让这次合作增添了不少"含金量"。从英发睿能的A轮、B轮到C轮融资,宜宾国资都是最大的投资者,累计投资超过20亿元,持股比例达到26.51%,仅次于创始人家族。这可不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真金白银的产业支持。宜宾国资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看中的不仅是英发睿能的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在光伏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
英发睿能的发展轨迹也颇为有趣。从全球电池片出货量排名前五跃升至第三,这家企业在技术转型上下了不少功夫。从传统的PERC电池转向N型TOPCon电池,这个转换过程并不轻松。2024年因为技术路线切换,企业一度出现亏损,让不少投资者捏了一把汗。创始人张华的女儿张敏在这个关键时刻挑起了大梁,作为总经理主导光伏业务的转型升级。"富不过三代"这句老话在张敏身上似乎不太适用,这位年轻的二代企业家展现出了不俗的商业嗅觉和执行能力。
2025年前四个月,英发睿能成功扭亏为盈,N型TOPCon产品占比达到95.5%,技术转型基本完成。这个成绩单让所有质疑者闭上了嘴巴,也证明了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的前瞻性。光伏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极快,从多晶硅到单晶硅,从PERC到TOPCon,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重新洗牌市场格局。英发睿能能够在这轮技术转型中站稳脚跟,靠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是对市场趋势的准确判断。
宜宾这次成功引进英发睿能,背后反映的是地方政府产业招商理念的转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式的招商模式已经行不通了,现在比拼的是精准招商和专业服务能力。宜宾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胜出,靠的是对光伏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度理解,以及对企业需求的精准把握。当其他城市还在纸上谈兵的时候,宜宾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诚意。
这个215亿元的超级项目落地宜宾,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税收和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完善了新能源产业链条。光伏产业具有很强的集群效应,一个龙头企业的落户往往会带动一批配套企业跟进,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宜宾显然深谙此道,通过引进英发睿能这样的行业龙头,为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英发睿能选择宜宾,除了政府的高效服务和资金支持,产业配套环境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宜宾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聚集了不少优质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这为英发睿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在选址时不仅要考虑成本因素,更要考虑产业生态和发展前景,宜宾在这些方面都具备了明显优势。
从英发睿能的成功落户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产业招商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宜宾这次能够成功"挖来"英发睿能,证明了这种转变的正确性。在新的发展阶段,地方政府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招商团队,更加精准的产业定位,以及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
英发睿能即将登陆港交所,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宜宾产业招商的一次成功实践。从"17号来18号谈成31号签约"的高效模式,到提前交付土地的政府执行力,再到国资真金白银的支持,宜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招商引资的诚意"。这个案例或许会成为其他城市学习的样本,也为地方政府如何做好产业招商提供了有益启示。
来源:晞旿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