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郑玄不足以传孔孟!首届全国“郑学”研讨会在潍坊举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10:46 2

摘要:8月26日,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峡山区举行。全国近百位学者共话郑玄研究成果、传承郑玄文化,这不仅是全国经学研究领域的一场盛会,更是潍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

8月26日,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峡山区举行。全国近百位学者共话郑玄研究成果、传承郑玄文化,这不仅是全国经学研究领域的一场盛会,更是潍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

潍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无数先贤在此留下璀璨印记,而郑玄无疑是其中极为耀眼的文化坐标。作为潍坊籍的经学大师,郑玄遍注群经,融合今古文经学,构建起系统的“郑学”体系;他以“困厄之中仍守治学初心”的坚守,即便身处“党锢之祸”的动荡,仍讲学不辍、著述不止,弟子数量多达数千,为后世树立了“为师以严、为学以实”的典范。其学术成就与精神品格,不仅是潍坊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脉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本次研讨会以“弘扬传承郑玄文化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为主题,为期两日。专家学者聚焦郑玄经学与东亚文化、六经融通、礼学的当代意义等关键议题进行深度讨论,既有学术深度,又接时代地气,为潍坊乃至全国的“郑学”研究与传统文化传承注入强劲动力。

研讨会收到郑玄相关论文60余篇,现场14位郑玄文化研究学者将自己所著郑玄相关书籍赠送给潍坊。活动期间,专家学者还将参观郑公祠、康成书院、郑玄文化主题书画展等。

“在潍坊举办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具有先天的优势。希望更多研究学者能够到郑玄的故乡来看一看,真正感受一下这里的文化古迹、风土人情。”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陈壁生表示,潍坊当地有很多关于郑玄的故事,有郑玄的祠堂、坟墓等古迹,这些都是潍坊独特的弘扬郑玄文化的资源。他认为,潍坊非常重视郑玄对城市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使郑玄在潍坊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文化潍坊的标志性符号。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大成郑玄文化中心主办。

“这是一次学术性强、组织周密、收获颇丰的学术盛会。”山东博物馆特聘首席专家、潍坊市博物馆特聘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孙敬明表示,郑玄是潍坊的名片,是潍坊的宝贵财富,希望借本次活动的东风进一步挖掘研究传统经学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以及传统经学如何对当下城市文化发展、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将郑玄研究学术成果推广传播、与时俱进。

“郑玄在中国文化史上堪称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儒。”孙敬明认为,郑玄以“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的宏愿,遍注群经,融合今古文经学,构建起系统的“郑学”体系,其《三礼注》至今仍是研究先秦礼制的核心典籍。没有孔孟不足以传承周公之道,没有郑玄不足以传承孔孟之学。郑玄贯通了从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孟之道再到汉代经学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重要纽带。

潍坊始终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使命,全力激活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为导向,持续推进郑玄文化的挖掘、保护与转化。在峡山区修缮郑公祠、建设郑玄文化展示平台,让先贤遗迹成为文化传承的“实体课堂”;常态化举办郑玄文化宣传推介会、经学研学等活动,推动“郑学”从学术殿堂走向大众生活;更将郑玄文化与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等特色文化IP联动,探索“传统文化+文旅”“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路径,让千年“郑学”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隋炜凤 于哲 任继子

编辑:李好雨 王林静

一审:王兵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来源:新派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