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职称晋升怎么做科普?国家卫健委划重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0:28 1

摘要: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举办新闻发布会,以“持续提升健康素养着力增进全民健康”为主题,通报了重要政策文件,并宣布自当月起,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开展 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

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举办新闻发布会,以“持续提升健康素养着力增进全民健康”为主题,通报了重要政策文件,并宣布自当月起,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开展 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

这场行动,不仅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国家战略,更和医护人员的职称晋升、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紧密相关。

《行动方案》提出,要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投身健康教育,打造专业性、创新性更强的健康科普作品。未来三年,重点聚焦:

1.重点人群: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职业人群;

1.重点主题:近视防控、心理健康、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传染病防控、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孕育等。

对影响面广的健康谣言,相关部门将加强监测与处置,及时辟谣,并依法追责,营造清朗的健康科普环境。

《行动方案》强调,健康科普不能再停留在传统讲座、宣传册的单一形式,而是要不断创新理念、视角和模式。鼓励医务人员借助多元化载体开展科普。结合重点人群和疾病领域,编写系列健康科普丛书;利用漫画、插画、文创产品等形式,让科普更具趣味性和接受度;通过短视频、直播、媒体专栏,打造通俗易懂、权威可靠的健康科普内容;推动各单位在新媒体平台开设中医药专栏,持续传播贴近生活的养生保健知识,提升公众中医药文化素养。

这次三年行动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健康科普的激励力度。一方面,国家将进一步壮大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增强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科普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多地已经把科普工作纳入职称晋升和日常考核。

甘肃:鼓励全体医务人员开设个人健康科普新媒体账号,发挥专业优势,面向大众广泛传播健康知识。同时要求健全激励机制,把健康科普纳入日常业务考核、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评价中,并将健康科普巡讲列入各级医疗机构年度考核指标。

陕西:针对公共卫生类别医师,单独制定了评价标准,明确规定健康科普作品可以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用于职称评审。

上海:由市人社局和卫健委联合,将健康科普工作纳入医务人员工作实绩考核,并作为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内容。

重庆:明确要求将健康科普作品计入医务人员的业绩成果代表作,同时对科普作品的发布渠道和载体提出了具体要求。

河南:规定申报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每年必须完成不少于2次健康科普活动。

为保障科普质量,国家卫健委还提出要建强健康科普专家库。发布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2024版)名单;对入库专家实施培训和动态管理;鼓励专家通过讲座、视频直播、撰写与审核作品等方式,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通过专家库带动,进一步提升科普的权威性和科学性,避免“伪科普”“网红养生”的混乱现象。

在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也分享了健康促进工作的成效:连续实施六轮健康城市三年行动和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并于2023年颁布《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把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到城市建设全过程。成立健康促进委员会,推动跨部门协作,全市16个区及各街镇均设立健康促进机构。出台指导意见,把医务人员作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力军”,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达40.46%,走在全国前列。

这场“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不仅是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医疗人员积极参与健康科普的新契机。对医护人员来说,健康科普既是职责,也是机遇:它不仅关乎社会责任,更直接关系到绩效、职称、荣誉与发展。

未来三年,谁能把健康知识讲得更通俗、更权威、更有传播力,谁就能在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中赢得更多主动权。

来源:重症医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