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来西亚2025年的第二季度经济保持了稳健步伐,GDP同比增长4.4%。马来西亚当地媒体分析,这主要得益于其内部需求的强劲扩张(家庭消费同比增长5.3%,公共消费同比增长6.4%)和活跃的投资(私人投资增长10.2%,公共投资增长6.8%)。
2025年,马来西亚经济在强劲内需与活跃投资的驱动下保持增长,然而其商用车市场并未随之增长,为何如此?
01马来西亚经济背景
马来西亚2025年的第二季度经济保持了稳健步伐,GDP同比增长4.4%。马来西亚当地媒体分析,这主要得益于其内部需求的强劲扩张(家庭消费同比增长5.3%,公共消费同比增长6.4%)和活跃的投资(私人投资增长10.2%,公共投资增长6.8%)。
同时,今年马来西亚在吸引投资方面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批准投资额达1903亿林吉特(约合29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7%。这些投资主要流向服务业(如信息通信、房地产)和制造业(如电子、半导体),外资主要来源地包括新加坡、中国和美国等国家。马来西亚当地的媒体分析,马来西亚经济在今年下半年仍将面临挑战。主要下行风险来自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全球贸易政策的变化(如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可能对出口导向型经济部分造成冲击。马来西亚央行也已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4%-4.8%。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来西亚商用车市场表现如何?
02马来西亚商用车市场持续下滑
根据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马来西亚整体汽车市场呈上升趋势,全年汽车销量达到816,747辆,同比增长2.1%。
然而,跟整体汽车走势不一致的是,商用车领域出现下滑,2024年全年销量为69,567辆,同比下降3.8%。
当地媒体分析认为,销量下滑主因是马来西亚政府于2024年6月取消了柴油补贴,这一政策影响了消费者购买商用车(尤其是柴油卡车)的意愿。
商用车市场的下行趋势持续至2025年前7个月。今年1-7月马来西亚商用车销量为32,255辆,同比减少19%。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协会曾在今年年初预测商用车市场将实现小幅增长,但目前来看,实际走势与预期出现了较大偏差。
03卡车品牌在马来西亚的竞争格局
马来西亚的卡车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日系品牌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本地化生产的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日野(Hino)、五十铃(Isuzu)等日系品牌长期处于领先位置。日野于2014年在马来西亚建立了独立的生产工厂;五十铃则与当地公司DRB-HICOM合资在马来西亚生产卡车;UD卡车也通过与本地企业陈唱工业合作,实现本地化组装生产。
日野在马来西亚市场表现强势这些日系企业通过本土化生产不仅有效控制了成本,也深度融入了马来西亚的汽车产业生态,奠定了它们在中重型商用车市场的基本盘。
马来西亚高端卡车领域以欧洲品牌为主在高端卡车领域,则以欧洲品牌为主,包括沃尔沃(Volvo)、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和斯堪尼亚(Scania)。东风商用车进军马来西亚市场
近年来,中国卡车品牌正逐步扩大在马来西亚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政府推动的新能源政策也为中国品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政府于2024年取消柴油补贴,并在早前提出计划,力争在2030年前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占比提升至汽车总产量的15%,并预计在2026年前建成10,000个公共充电设施。
DeepWay进军马来西亚市场
这一系列政策变动,尤其是新能源转型的加速,为中国商用车企业提供了重要突破口。中国品牌若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持续发挥技术优势和成本竞争力,有望在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市场进一步提升渗透率,改变以往以日欧品牌为主的传统市场结构。
⟪专 用 汽 车⟫ 杂 志 社 出 品
撰文 | 宁文祥
欢 迎 转 发 到 朋 友 圈 哦
来源:《专用汽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