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身上出现这些信号时,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青少年抑郁症——天津圣安心理咨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09:07 6

摘要:由于青少年表达能力有限且情绪波动较大,抑郁症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 “青春期叛逆” 而被忽视。然而,早期发现并干预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当孩子身上出现以下这些信号时,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青春期本应是充满活力与憧憬的阶段,但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的阴影正悄然笼罩着一些孩子的生活。

由于青少年表达能力有限且情绪波动较大,抑郁症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 “青春期叛逆” 而被忽视。然而,早期发现并干预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当孩子身上出现以下这些信号时,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01、情绪的 “晴雨表” 持续失灵

原本爱笑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对曾经热衷的游戏、追星或运动提不起兴趣,甚至频繁说 “活着没意思”。

他们可能会莫名发脾气,摔东西后又陷入深深的自责,情绪像坐过山车般剧烈波动,却拒绝和家长沟通原因。

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孩子会用 “伪装” 掩盖真实情绪,在学校强装开朗,回家后立刻关闭房门,拒绝参与任何家庭活动。

02、行为模式出现反常变化

作息紊乱是典型信号之一:深夜抱着手机不睡觉,白天上课昏昏沉沉,甚至频繁请假在家。

饮食习惯也可能突变,要么暴饮暴食体重骤增,要么食欲不振日渐消瘦。

有些孩子会出现自伤行为,比如手臂上有不明原因的划痕,却解释为 “不小心碰到”;还有的孩子突然沉迷网络游戏,通过虚拟世界逃避现实,成绩在短时间内断崖式下滑。


03、身体发出的 “隐形警报”

青少年抑郁症常伴随躯体化症状。孩子可能频繁说头痛、胃痛,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器质性问题;明明睡眠充足,却总喊 “累得不想动”,体育课上也表现得体力不支。

部分女孩会出现月经不调,男孩则可能频繁心悸、胸闷,这些生理不适往往随情绪波动加重或减轻,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 “装病” 逃避学习。

04、社交圈的 “收缩与隔绝”

曾经呼朋引伴的孩子突然开始疏远朋友,社交软件动态清零,对同学的邀约一概拒绝。

他们会刻意回避家庭聚会,见到亲戚时低头沉默,甚至对父母的关心也表现出不耐烦,说 “别烦我”“离我远点”。

更危险的信号是,孩子开始在网上搜索 “如何解脱”“死亡方法” 等关键词,或在日记、画作中流露出强烈的绝望感。

当这些信号持续两周以上,且无法用 “青春期叛逆” 解释时,家长需警惕抑郁症的可能。此时切勿指责孩子 “矫情”,而应温和地说 “我注意到你最近不太开心,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并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

青少年的心灵敏感而脆弱,抑郁症并非 “矫情” 或 “抗压能力差” 的表现,而是一种需要被正视和治疗的心理疾病。

家长要做的是细心观察、耐心倾听、及时干预,用爱与理解为孩子撑起一片晴空,让他们能走出阴霾,重新拥抱青春期应有的阳光与活力。

来源:天津圣安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