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时读私塾,1907年考入绍兴高等小学堂,1909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堂(今浦东中学新建教学楼名为“文澜楼”),1910年转入杭州安定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1914年又考入北京大学文本科国学门(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省绍兴市人,享年76岁。
幼时读私塾,1907年考入绍兴高等小学堂,1909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堂(今浦东中学新建教学楼名为“文澜楼”),1910年转入杭州安定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1914年又考入北京大学文本科国学门(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
1917年于北京大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曾任蔡元培的私人秘书。
1918年回国,相继在奉天(今沈阳)高等师范学堂、河南省卫辉第一中学、天津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执教。
范文澜著作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其在课堂上讲授共产主义理论,被天津警备司令部通缉。后在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帮助下转移到北京(失去组织联系)。
1927年起,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平中国大学、北平朝阳大学、北平中法大学和辅仁大学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河南大学教授(其间因传播进步思想而两次被捕)。
全国抗战爆发后,在河南创办抗战讲习班并亲自授课。
1939年9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到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张闻天【兼】)兼历史研究室主任。
范文澜
1946年春到晋冀鲁豫边区,任北方大学校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
1948年7月任合并后的华北大学副校长兼研究部主任、历史研究室主任(校长吴玉章)。
1949年出席了中华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和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
范文澜全集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1955年被聘为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院士)。
曾兼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会长郭沫若【兼】)。
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著有《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上册),现出版有《范文澜全集》、《群经概论》、《正史考略》、《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等。
来源:简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