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作为全球智能控制器领域技术领军者的和而泰,给出了亮眼的半年业绩答卷。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8.65%,印证了其从家电控制器基本盘向汽车电子、电动工具、智能化产品等高附加值
近日,作为全球智能控制器领域技术领军者的和而泰,给出了亮眼的半年业绩答卷。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8.65%,印证了其从家电控制器基本盘向汽车电子、电动工具、智能化产品等高附加值领域的成功延伸。
而在资本市场端,公司股价这一波涨势自4月9日起便没有中断过,截至8月25日收盘的累积涨幅已经达到了154%,期间参与资金达到了1392.11亿元,最近两个交易日更是连续涨停。未来,下游多领域需求的全面增长,公司有望延续业绩、估值双增的强势行情。
资料来源:Wind
01
从核心技术优势到全球化交付的全链条掌控
公司深耕智能控制器领域已有20 余年,目前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控制器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智能化产品及人工智能服务平台;以及微波毫米波相控阵T/R芯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板块主要以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智能化产品4大产业集群为核心,具体划分为国内家用电器、海外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智能化产品及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六大业务单元。涉及产品品类众多,包括大小家电控制、电动/园林工具控制、工业控制、轻型交通工具控制、汽车车身控制、智能座舱域控制、热管理集成、智能家居控制、智能穿戴以及智能机器人部件控制等。
图片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当前,和而泰已经在多方位构建了稳固的竞争壁垒,并取得了显著的市场地位。
首先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已是全球家电领域核心专利数量最多、研发团队最强大、技术方案最专业的中国公司之一,连续三年研发投入金额占售收入超过 6%,核心研发团队拥有超过 15 年行业经验,集团拥有多名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资深技术专家及教授。和而泰实验室已通过国家级认证和 UL 目击认证,具备包括安全测试、可靠性测试、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测试、零部件/失效分析等能力。
目前公司构建了覆盖家电、电动工具、汽车电子等多领域的垂直技术矩阵,具备行业领先的定制化研发能力。通过深度掌握智能控制算法、变频技术、传感技术、视觉识别算法、电机驱动技术、电源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形成模块化技术平台(如AIoT平台、电机驱动平台),可快速响应差异化需求并降低开发成本。
并且公司构建了平台化、模块化、标准化的自主创新研发体系,可迅速转化赋能产品,极大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同时,公司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研发团队,技术创新研究的同时,还能够从产品规划、设计、中试到制造各环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技术创新及设计服务,提供从规划到制造的全链条技术服务,缩短客户供应链周期,降低客户的综合成本。
与此同时,为了贴近客户服务的同时获取更多更优质的项目,以及拓展更多优质客户,公司进行了全球化产业布局。目前公司在深圳、杭州、青岛、合肥、越南、罗马尼亚、意大利、墨西哥等地均有生产制造基地,并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发和运营中心布局,形成了“多区域制造+本地化服务”网络,实现客户需求快速响应。通过复刻深圳总部智慧工厂模式,全球九大制造基地共享智能制造、品质管控、交付管理经验,从运营、生产、交付等各方面满足客户的需求,加强了生产交付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提升了公司在客户端的核心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是伊莱克斯、惠而浦、BSH、ARCELIK、海尔、海信、小米、TTI、HILTI、嗨湃科技、顾家家居、恒林家居、博格华纳、尼得科、沃尔沃、比亚迪、蔚来等全球著名终端品牌厂商在智能控制器领域的全球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和而泰控制器业务主要客户图片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02
净利同增近80%
从基本盘到新引擎的全面升级
二十年来,和而泰的营收增长趋势几乎没有断过。2025年上半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放缓、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而泰积极响应国内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支撑效应,坚持创新驱动与结构升级双轨并行。通过深化技术研发构筑产品竞争壁垒,优化全球产能布局对冲区域风险,并紧密对接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新兴战略需求。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此背景下,公司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业务实现海内外大客户订单持续增长,优势产品线取得不断突破,新客户及新项目实现有效拓展,对应营收同比增长22.14%;电动工具智能控制器业务实现规模化拓展,已成为TTI、HILTI、尼得科、宝时得、泉峰、东成、正阳等海内外头部客户的供应商,对应营收同比增长8.32%;智能化产品智能控制器业务多维度布局智能家居、个护游戏、鞋服体育等领域,当前公司体感衣、智能美妆镜、AI自适应床垫等产品实现更广泛应用落地,对应营收同比增长同比增长9.92%;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业务中的HOD、天幕变色玻璃控制等明星产品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新产品线智能座舱域控、位置域控等有序推进当中,对应营收同比增长同比增长5.2%。
再加上T/R芯片业务明显复苏,公司子公司铖昌科技作为T/R芯片研发和量产单位的民营企业代表之一,兼具技术及成本优势,通过积极把握行业强劲复苏机遇,微波毫米波模拟相控阵T/R芯片业务实现营收180.16%的同比大幅增长,共同推动和而泰营收总规模同比增长19.21%至54.46亿元,延续高增长态势。
传递至利润端,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智能化产品智能控制器、微波毫米波模拟相控阵T/R芯片业务毛利率分别同比增长0.94、3.33、13.35个百分点至16.43%、23.67%、68.04%,使得公司2025上半年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至19.13%。再加上公司2025上半年期间费用率由去年同期的12.37%降至10.14%,使得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8.65%至3.54亿元,已接近2024全年归母净利润规模,归母净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33%提升至6.49%。
03
多行业机遇同步驱动未来增长基石稳固
控制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呈现出广阔的前景。智能控制器是内置于智能设备中的一种计算机控制单元,它通过接口获取设备工作状态、命令执行结果以及环境数据等信息,执行内部控制程序,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设备,实现对被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汽车电子、健康护理等电子产品当中。
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结构图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据中产研究院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预计为19,770.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为4.4%,行业总体规模持续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智能控制器的重要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为38,730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12.10%,增长速度是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的2倍多,国内智能控制器厂商已然成为全球控制器行业的主力军。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智能控制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控制器行业规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资料来源:中投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公众号
细分来看,首先在家电领域,全球智能家电市场不断扩展,消费者对智能家电需求持续增加。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家电产品不仅需提供基本功能,还应实现远程控制、自动化操作和能源效率优化。据Fortune BusinessInsights统计,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1215.9亿美元,预计2032年将超6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1%。智能家电、智能音箱、智能安防系统是三大收入驱动因素。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
同时在电动工具行业,其呈现“存量稳增、增量扩张”的双轨格局,集成化、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使得智能控制器需求量不断增长。随着电动工具应用于更多复杂工况环境,电控智能化的相关配套零部件发展潜力较大。
2024年,和而泰就获得了多个主要客户多个大型新项目合作,并突破了BMS业务平台,成为公司核心客户的第三家BMS供应商;获得关键客户新电机产品平台订单;同时开拓了多个国内外头部客户资源,进入供应体系并顺利中标项目。和而泰目前是TTI、HILTI、尼得科、宝时得、泉峰、东成、正阳等海内外头部客户的供应商。
而在汽车电子领域,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是汽车提升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智驾芯片算力分层趋势显现。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2024年1-10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搭载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车型数量为229.02万辆,同比增长75.15%,渗透率达到12.87%。接下来,伴随着高阶智驾的规模化普及,智驾域控的渗透率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共研网预计2024年智能电动汽车域控制器市场规模达到1376.5亿元,长远来看,2030年智能电动汽车域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超2800亿元,市场潜在空间可观。
资料来源:共研网
目前,汽车电子团队自研的HOD控制器和天幕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了公司的核心产品,吸引了众多厂商的目光。公司与博格华纳、东方久乐、艾凯、光奕、银轮、尼得科、富奥等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获取多个平台级项目;与沃尔沃、比亚迪、蔚来、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零跑等建立紧密业务关系;产品已服务于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沃尔沃、比亚迪、吉利、蔚来、红旗、奇瑞、长城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尤其在平台型项目中,客户进入门槛高、导入周期长,但一旦通过选型验证,将直接接入主机厂中长期项目节奏,具有持续放量与技术粘性的业务特征。
除了HOD和天幕控制技术,公司域控、热管理产品交付也逐步起量,目前正在积极进行产品升级迭代,同时HUD、智能座舱等产品将为公司汽车业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加上智能产品行业,在科技革新与政策导向的双重共振下迎来快速发展契机。技术层面,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通用大模型等前沿科技不断演进,持续拓宽智能设备的应用边界与交互深度,催生出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政策层面,国家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以旧换新”政策推进节奏和力度持续加码,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人工智能+消费”,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市场扩容提质。技术创新的持续驱动与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共同推动智能产品行业进入较快发展轨道。
由此看来,随着下游多领域需求的全面增长,公司有望延续业绩高增长态势,此刻公司迎来大批资金入驻也就不难理解了。
来源:全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