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男子查出胰腺炎,含泪回忆:早起时就发现异常,却一直没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6 19:27 2

摘要:“医生,我是早上起来就感觉不对劲……肚子涨,恶心,背也疼,就像被人从后面揍了一拳。但我想着自己干了一辈子粗活,忍忍就过去了。结果三天后,全身发烧,连水都喝不下,才知道是胰腺出问题了。”

这个月门诊接了一个老病号,55岁,姓林,做木工的,手上老茧厚得像牛皮。坐下不到三分钟,眼眶一下就红了。

“医生,我是早上起来就感觉不对劲……肚子涨,恶心,背也疼,就像被人从后面揍了一拳。但我想着自己干了一辈子粗活,忍忍就过去了。结果三天后,全身发烧,连水都喝不下,才知道是胰腺出问题了。”

胰腺炎三个字,很多人听着陌生,但这病拖不得、忍不得、赌不得。轻则躺床上输液一周,重则进ICU、全身器官衰竭,命悬一线。

胰腺这个器官,说小也不小,藏在胃后边,像一条安静的“鱼”,平常不声不响,一旦发火,往往来势汹汹。它负责分泌消化酶,也参与胰岛素调节血糖,功能复杂又关键。一旦胰腺炎发作,自己的消化液反过来“吞噬自己”,这叫自身消化,破坏力极强,像是厨房煤气泄漏后自己引爆。

林师傅就是个典型例子。他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痛,谁能想到那背后是一场“内部爆炸”。

多数胰腺炎的开始,症状并不吓人。上腹隐痛、恶心、背部酸胀、没胃口——很多人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太累了,或者“小毛病”。但这个痛和一般胃痛不同,它有个特征:一旦平躺更痛,坐起来反而轻松点。这就是胰腺炎的第一个“信号弹”,很多人却没听懂。

研究显示,急性胰腺炎中,约有40%的病人初期症状被误认为胃病处理,延误就诊。尤其是中年男性,扛惯了,忍惯了,觉得“哪有男人动不动就看病的”。

但胰腺炎不是靠意志力能顶得住的。胰液一旦溢出,胰酶开始腐蚀血管、脂肪、腹膜,可能引发脓肿、出血、感染甚至休克。严重时,肺、肾、心脏功能全都受牵连,医学上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高达30%以上。

很多人问,为什么突然得胰腺炎?真的是“发发火就烧起来”?

不完全是,它背后有几大元凶,往往“潜伏”了很久。

第一名,是饮酒。长期喝酒,哪怕不是醉得东倒西歪,也可能在悄悄损伤胰腺。数据显示,约有70%的慢性胰腺炎患者有长期饮酒史。酒精会让胰液分泌异常,还可能让胰管“堵塞”,就像下水道被油渍堵了,越积越多,最终反噬胰腺组织。

第二位,是胆结石。这个多数见于女性,但男性也不少见。结石卡在胆总管口,胰液倒流,胰腺直接“炸锅”。这也是林师傅的病因,他自己都不知道体内藏了“石头”。

第三种,是代谢问题。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但一查血脂,指数飙得吓人。血液里脂肪太高,会让胰腺遭殃。医学上叫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每年都有人因为“吃得太油”进了重症监护室。

第四类,是药物诱发。部分降脂药、利尿剂、免疫抑制类药物,虽然是治病的,但也可能成为诱因。这类不常见,但也不能忽视。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中招”了?

有三句话,是临床医生最常听到的胰腺炎前奏:

“我这几天吃不下饭,肚子一直胀。”

“痛得像从胃里钻到背后,晚上睡不着。”

“吃了胃药一点没用,反而更难受。”

如果你有这几个症状,配合发热、呕吐、心跳加快,或者尿量突然减少,一定要警觉。

检查胰腺炎,医生通常会安排血液分析(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升高),配合腹部CT或B超。确诊之后,治疗要分轻重。

轻型以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为主,关键是减轻胰腺负担,让它“静下来”。重型就复杂得多,可能要进入ICU监护、抗感染、甚至手术引流。

有人问,胰腺炎能不能根治?能,但得看是哪种类型。如果是酒精性或高脂型,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诱因,是关键。慢性胰腺炎则是“反复发作型”,每次发作都在“蚕食”胰腺功能,最终可能导致胰腺纤维化,甚至糖尿病

林师傅后来住了两周院,一出院就把酒戒了,连最爱的红烧肥肠都不碰了。他说:“我以为自己硬汉一个,没想到是拿命在赌。”他不是不怕死,他只是太晚才明白:这个病,不是疼得厉害才危险,而是它一开始太像“小毛病”。

很多胰腺炎患者前期的症状,都发生在清晨,尤其是空腹时。这是因为夜间长时间未进食,胆汁和胰液浓度升高,刺激作用更强。有人早上起床就感觉恶心、腹胀或轻微背痛,却以为是没睡好,结果一拖就是几天。

这里得提醒一句:清晨腹痛、恶心、背痛的组合,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需优先排查胰腺问题。

那平时怎么“护胰”?不是靠吃保健品,而是从源头上“清障”。

第一,定期查血脂和腹部B超。特别是有家族高血脂、胆结石、糖尿病史的人群,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第二,控制体重,警惕高脂饮食。不是不吃肉,而是减少高饱和脂肪摄入,像动物油、油炸食物、肥牛肥羊这类。油多了,胰腺“堵得慌”。

第三,酒,真的得戒。不是说逢年过节喝一杯就有事,而是那种“每天一瓶啤酒”的日常习惯,才是最伤的。胰腺不是一下坏掉的,是一点点累垮的。

第四,别乱吃药。特别是长期吃降脂、抗生素、利尿药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别自己“加量”或“换药”。

每一个胰腺炎患者,都是被“轻视”的痛打醒的。它不像心梗那样突发,也不像癌症那样有“预警期”,它是那种“你不当回事,它就让你后悔一生”的病。

我见过太多林师傅,也见过太多“早上没当回事、晚上送进医院”的家庭。你若身边有亲人50岁以上,平时常饮酒、爱吃油、体重又高,帮他留个心眼。一个体检、一次B超,可能就能避开一场大病。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颖.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4):311-315.

[2]李志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病因机制与治疗策略[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5):325-330.

[3]王晨.慢性胰腺炎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管理[J].中华胰腺病杂志,2021,21(2):85-89.

来源:老张健康说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