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暑假最可怕”的流量游戏,贩卖焦虑何时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6 19:14 1

摘要:“一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二年级的暑假很危险”“三年级暑假是分水岭”……暑期,各类“暑假最可怕”的视频和文章又在网络平台蔓延。很多内容看似提醒,实则为营销,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行贩卖焦虑之实。

“一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二年级的暑假很危险”“三年级暑假是分水岭”……暑期,各类“暑假最可怕”的视频和文章又在网络平台蔓延。很多内容看似提醒,实则为营销,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行贩卖焦虑之实。

很多内容通常有着相似的模板:夸张的标题、绝对化的论断,配上“教育专家”的头衔,最后都不忘推荐几套教辅材料或在线课程。在某短视频平台,一条声称“某年级暑假最可怕”的视频获得数万点赞,评论区满是家长的焦虑询问:“该怎么办?”“需要买什么书?”

“暑假焦虑”的背后,是精心设计的流量生意。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类内容往往由教辅机构或相关利益方制作投放,通过夸大其词、制造恐慌来获取关注,最终将流量转化为课程或教辅的销量。一条成功的“恐吓式”营销视频,可能带来数十万元的销售额。

这种营销手段之所以屡试不爽,正是抓住了家长们的软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和季节,并非都需要按照同一个模板被“塑造”。那些声称“某个暑假就能决定孩子一生”的论调,既不科学也不负责任。教育专家一再强调,假期本应是孩子放松身心、探索兴趣、接触社会的好时机,而非单纯的“抢跑”机会。

面对“暑假最可怕”的营销狂欢,家长需要保持清醒:孩子的成长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竞赛。与其被焦虑营销牵着鼻子走,不如静下心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平台方也应承担起相应责任,对明显夸大事实、制造焦虑的内容进行标识或限制传播,避免教育焦虑成为流量生意下的“牺牲品”。

这个夏天,不妨放下“暑假最可怕”的焦虑,还孩子们一个真正有意义的假期。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