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德阳视察三星堆博物馆时,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为我们擦亮三星堆“金字招牌”、建设世界级文旅地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今日
《四川日报》刊发
《持续擦亮三星堆“金字招牌”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聚焦德阳从认识、举措、机制
三方面系统推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德阳视察三星堆博物馆时,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为我们擦亮三星堆“金字招牌”、建设世界级文旅地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进行系统部署,赋予德阳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重大使命,这既是对德阳在四川文旅版图中重要地位的高度认可,也给予德阳宝贵的发展机遇。德阳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牢牢把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主线,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贡献更多德阳力量。
以全新的认识引领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文旅深度融合是关键路径和核心抓手。德阳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人文资源、鲜明的民俗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具有推动全业态融合的先天优势和现实基础。
文化根脉是“融合之魂”。文化旅游以文为先,最终要靠文化感染人。德阳有A级旅游景区25家、非遗代表性项目166个、文物保护单位160处,古蜀文化、德孝文化、三国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传承发展,张栻、李调元、杨锐等历史名人在这里千古流芳。用好这些资源,德阳将实施文化铸魂强基工程,开展文化基因解码行动,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基因,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注入独特魅力。
产业创新是“融合之径”。文旅深度融合具有消费拉动、产业渗透、业态催化、民生提质等多重功能。德阳将突出高能级主体培育和高品质产品供给,力争到202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100亿元、800亿元左右。
空间重构是“融合之基”。文旅深度融合需要打破空间壁垒,系统重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形成“处处是景”的沉浸式体验。德阳将秉持“一盘棋”理念,在空间上全域统筹,打破区域分割与业态壁垒,推动形成主题互补、线路互通、流量共享的大文旅空间格局,绘就区域板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特色佳景。
开放合作是“融合之翼”。文化旅游业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特征,能有效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同时也能持续增强城市的美誉度,提升人气、集聚人口。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高水平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拓展数字文创、文博产品等出口渠道,以跨文化共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德阳篇章。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是一项高标准、开创性的工作,德阳将努力打造成为全球游客心驰神往的文化体验与休闲度假胜地、展示中华文明魅力和巴蜀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
打好“宣传仗”,让文旅品牌热起来。品牌就是口碑、就是形象。德阳提出打造“世界三星堆·安逸游德阳”区域文旅品牌,既突出三星堆这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又以安逸游传递城市舒适惬意的生活气质与烟火气息,并以此为统领加快构建“1+6+N”品牌体系。加强营销和宣传推介,组织实施全球推广活动,把该品牌蕴含的文旅特色、精神气质和生活方式精准表达、传播出去。
建好“强极核”,让三星堆文化活起来。三星堆是代表四川的重要文旅名片之一,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首要任务是做好这篇大文章。加强世界级遗产保护利用,铸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华文化标识。实施博物馆提质升级行动,构建世界一流展陈体系、保护修复体系、服务体系,建设兼具国际影响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博物馆。推动三星堆与世界知名品牌开展合作,办好三星堆论坛等活动,用古蜀文明讲好“何以中国、何以四川”的精彩故事。策划“三星堆+精品景区”全域旅游线路,让游客从“打卡三星堆”到“体验整座城”。
出好“组合拳”,让文旅供给潮起来。文化旅游业融合三次产业、连接供需两端,必须以高品质供给满足高标准需求、牵引高质量发展。推动文旅业态多元化,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推动消费场景品质化,积极融入成都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高水平打造天府大道北延线消费走廊。推动文旅产品特色化,做强“德阳好物”文旅商品,设计推广古蜀秘境探源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做强“生力军”,让文旅引擎强起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培育壮大文旅经营主体是重中之重,必须在培育引进文旅企业上下功夫。引优育强文旅企业,吸引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链主企业、重点企业落户,支持一批国有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文化创意、非遗工坊等领域小微企业。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跨界资本和管理服务品牌,加快落地一批带动能力强、支撑作用明显的大项目。
奏好“协奏曲”,让服务品质优起来。文化旅游业是典型的体验经济,只有让每一位游客感受到服务的温度,才能赢得更多笑脸和称赞。要优化文旅设施,打造“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优化入境旅游便利化举措,发挥数智技术赋能作用,加快建立国际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体系。优化文旅活动,围绕三星堆谋划一批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办好雪茄博览会、美酒博览会等主题活动,办精德阳灯会、文庙文化活动周等特色活动。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措施办法,推动政策落地、责任落实、工作落细。
强化规划引领。着眼长远,树立前瞻思维,研究做好德阳市“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等编制工作,制定出台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若干政策和重点项目清单。
强化要素保障。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要素保障是基础支撑,更是成败关键。德阳将用好国家、省级文旅扶持政策,坚持用抓工业项目的机制抓文旅项目建设,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强化重大文旅项目用地保障,打造一支精通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能力的文旅高端人才队伍。
强化责任落实。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涉及文化、交通、生态等多个领域,必须把力量聚拢起来、资源调动起来。德阳将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务实作风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德阳检察
来源:德阳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