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热词,但是一种普遍的焦虑也在蔓延:AI会不会让年轻人失去工作?特别是那些刚刚走出校园、缺乏经验的职场新人,是否尚未起步就被技术浪潮抛在身后?
本文仅在今日条发布,请勿转载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热词,但是一种普遍的焦虑也在蔓延:AI会不会让年轻人失去工作?特别是那些刚刚走出校园、缺乏经验的职场新人,是否尚未起步就被技术浪潮抛在身后?
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从内容生成、代码编写到数据分析,AI确实正在改变甚至取代部分传统岗位。
马克·库班
然而,知名投资人马克·库班——这位以投资眼光锐利著称的亿万富翁,不仅是NBA达拉斯独行侠队的老板,也是ABC热门创业节目《鲨鱼坦克》中的常驻投资“鲨鱼”,早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就成功创立的科技先锋——却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正是AI时代,为年轻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我很认同他的观点,所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最近一次访谈中,库班没有重复那些“必须去科技大厂搞算法”的老调,反而建议大学生应该成为“AI集成者”。
什么意思?就是说,不需要人人都去研发人工智能,但可以学习如何把现成的AI工具应用到真实的企业场景中去。他特别强调,中小型企业尤其需要这类人才,因为这些公司通常没有专门的AI团队,甚至不清楚人工智能能为自己做什么。
库班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他回忆道,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具体是1982年,他24岁时——个人计算机才刚刚兴起,他就曾带着电脑去拜访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企业主,向他们解释电脑如何能帮助业务。
现在的情景与当年惊人地相似——大多数企业知道AI重要,却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正是年轻人的机会所在。如果你能向一家本地零售商展示如何用AI优化库存,或者帮一家小工厂用视觉检测系统提升品控,你就创造了价值。这种价值,远比仅仅拥有一纸计算机科学的学位更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库班特意指出,追求计算机科学学位然后挤进科技巨头“可能并非良策”。这并不意味着技术能力不再重要,而是说,在AI普及的早期阶段,理解业务需求、具备应用能力的人,反而比单纯的技术专家更有发挥空间。
事实上,许多中小企业并不需要从头训练AI模型,它们更需要有人能灵活使用现有工具,解决具体问题。
TBPN(技术商业编程网络)主持人的例子也印证了这一点。TBPN是一个聚焦科技趋势、商业应用与编程创新的媒体平台,经常邀请行业领袖分享实战洞察。马克·库班的这次访谈就是他们来做的。
他们提到,今年夏天雇用的两名实习生之所以受青睐,不是因为学历光环,而是因为他们直接展示出用AI工具快速实现产品原型的能力——“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开发出了一些东西”。这种“展示而非空谈”的做法,恰恰是库班所推崇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AI不会替代任何人力。相反,它确实会加速某些岗位的进化甚至消失。但与此同时,它也在创造新的需求、新的角色。真正的问题可能不在于“AI会不会取代人”,而在于“我们是否准备好了重新定义自身的价值”。
如何帮助企业用好 AI,是年轻人的新就业路径
库班的观点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缓解焦虑的可能路径:我们未必必须跟技术正面竞争,而是可以成为技术的驾驭者——尤其是帮助那些尚未踏入AI浪潮的中小企业。
这个过程不需要所有人都成为顶尖程序员,但它需要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对企业运作的理解。这些恰恰是许多年轻人在大学中或多或少培养过的素质。
更重要的是,这条路径更适合多数人。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顶尖科技公司从事核心研发,但很多人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AI应用的基本技能。
正如库班所说,“这个国家(当然是美国)有3300万家公司”,其中绝大多数都还在AI的起跑线附近徘徊。这些企业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分散的市场,它们不需要改变世界的人工智能,它们只需要能帮助省时、省钱、提效的解决方案。
当下,我们或许正处于一个关键的窗口期:AI技术已足够强大,但应用尚未普及;企业焦虑于跟不上时代,却苦于缺乏指引。这正是库班所说的“独特机会”——年轻人可以成为弥合技术与企业落地的桥梁。而这座桥梁,不需要等待别人来搭建,它可以从学习使用几个AI工具、理解几个行业场景开始。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正在为未来焦虑的年轻人,库班的建议或许值得考虑:不必执着于成为AI的创造者,不妨先尝试成为它的传播者、应用者、集成者。
你不需要解决所有问题,只需要帮助一两个企业更好地使用技术;你不需要精通所有算法,但需要理解生意的痛点。在这个过程中,你或许会发现,AI并非就业的威胁,而是新一代人重新定义职业价值的契机。
来源:王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