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安徽、湖北、河南、江苏4省水稻管理:抓关键期防减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6 15:11 1

摘要:9月是江淮及黄淮地区水稻从“灌浆结实”向“成熟收割”过渡的关键期,安徽、湖北、河南、江苏4省因气候(如早晚温差拉大、台风残留雨带)和种植模式(中晚稻为主)差异,需重点防范“早衰、病虫害、倒伏、贪青晚熟”4大问题,每一步管理都直接影响产量和米质,具体操作要精准到

9月是江淮及黄淮地区水稻从“灌浆结实”向“成熟收割”过渡的关键期,安徽、湖北、河南、江苏4省因气候(如早晚温差拉大、台风残留雨带)和种植模式(中晚稻为主)差异,需重点防范“早衰、病虫害、倒伏、贪青晚熟”4大问题,每一步管理都直接影响产量和米质,具体操作要精准到地域特点:

一、先防“早衰”:4省共性需求,补肥浇水有讲究

9月水稻灌浆需大量养分和水分,一旦脱肥缺水,易出现“叶色发黄、籽粒干瘪”,4省均需重点关注:

- 补肥时机与用量:

1. 安徽、湖北(中稻为主,9月上中旬灌浆期):若田间叶片有褪绿迹象,每亩撒施尿素3-5斤+磷酸二氢钾2斤(或叶面喷施10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2次,间隔7天),避免单一施氮肥导致贪青。

2. 河南(南部晚稻为主,9月中下旬灌浆)、江苏(苏南晚稻、苏北中稻):苏北需在9月上旬完成补肥,苏南、河南南部可推迟至9月中旬,但最晚不超过9月20日,防止后期低温影响养分吸收。

- 水分管理:遵循“干湿交替”原则,灌浆期保持田间“湿润不积水”(土壤含水量70%-80%),安徽沿江、湖北江汉平原需注意排除雨后积水;河南南部、江苏苏北若遇干旱(连续7天无雨),及时灌“跑马水”(灌到土壤湿润即排),收割前7天断水,避免断水过早导致籽粒不饱满。

二、盯紧“病虫害”:4省重点不同,靶向防治别盲目

9月高温高湿残留期,病虫害易集中爆发,4省需根据主力病虫害差异针对性用药:

- 安徽、湖北:防“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

安徽皖南、湖北鄂东山区,稻飞虱(褐飞虱为主)易在稻丛基部聚集,需每亩用吡蚜酮20克+毒死蜱4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重点喷稻株下部);纹枯病若病丛率超15%,加喷井冈霉素A 5%水剂100毫升,间隔10天再喷1次。

- 河南、江苏:重点防“稻曲病+稻瘟病(穗颈瘟)”

河南南部(南阳、信阳)、江苏里下河地区,9月上旬若遇连续3天以上阴雨,需紧急喷施戊唑醇·肟菌酯悬浮剂(每亩30毫升),预防稻曲病(发病后籽粒会形成“灰包”,完全无收);穗颈瘟高发区(如江苏淮安、河南驻马店),加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喷药时要让药液覆盖稻穗。

- 通用提醒:喷药选晴天上午9点前或下午5点后,避免高温时段(10-15点)用药导致药害;若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需补喷(用量减半)。

三、防“倒伏”:4省均需警惕,关键在“控旺+防风”

9月中后期江淮地区易遇短时大风(如台风外围影响),倒伏会导致籽粒脱落、霉变,4省管理重点:

- 已出现旺长的田块:安徽皖北、江苏苏北部分早播田,若稻株高度超120厘米,每亩用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30公斤喷雾(喷上部叶片),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强抗倒性(最晚9月10日前完成,过晚影响灌浆)。

- 排水与培土:湖北江汉平原、安徽沿江圩区,雨后及时挖沟排水,避免土壤泥泞导致稻株“扎根浅”;河南南部丘陵区,可结合除草轻培土(培土高度3-5厘米),稳固稻株基部。

- 大风预警应对:收到大风预警前1天,若田间积水,提前排至“湿润”状态;若稻株密度大(每亩基本苗超25万),可人工轻轻扶理稻株(避免用力拉扯导致断秆)。

四、避“贪青晚熟”:河南、江苏需重点调控,安徽、湖北别忽视

9月下旬若气温偏高(如河南南部、江苏苏南),或前期氮肥施过多,易导致水稻“贪青”(叶片浓绿、籽粒迟迟不黄熟),错过最佳收割期:

- 调控方法:9月20日后,若稻穗仍无明显变黄迹象,每亩叶面喷施5%丙二醇溶液50毫升+磷酸二氢钾100克,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加速黄熟。

- 收割时机预判:安徽、湖北中稻,9月下旬当稻穗黄熟率达90%时即可收割;河南、江苏晚稻,需等黄熟率超95%(避免早割导致水分过高,米质差),收割前7天彻底断水,方便机械下田。

最后互动:你家的水稻现在到了哪个阶段?是已经开始灌浆,还是遇到了病虫害、旺长等问题?评论区说说你的位置(如安徽合肥、湖北荆州)和具体情况,咱们一起交流解决办法!

#9月水稻管理 #江淮水稻种植 #黄淮水稻病虫害防治 #安徽水稻 #湖北水稻 #河南水稻 #江苏水稻 #三农种植技巧

来源:爱笑双城0x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