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乌达区构建“法治护绿”新机制 夯实高质量发展生态法治根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6 16:07 4

摘要: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课题,绿水青山的永续发展离不开法治的坚实保障。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高水平的生态法治服务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生态环境保护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乌达区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着力提升绿色法律服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课题,绿水青山的永续发展离不开法治的坚实保障。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高水平的生态法治服务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生态环境保护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乌达区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着力提升绿色法律服务能力,构建生态环境法治保障新格局。

淬炼专业力量,赋能生态法治实践。专业的法律人才是生态法治建设的核心力量。乌达区深刻认识到律师在生态文明法治进程中的关键角色——他们是法律法规的精准“解读者”与权威“传播者”,更是引导市场主体合规发展的“规范者”与“引路人”。为有效提升律师队伍办理生态环境领域法律事务的专业能力,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得环境权益救济,乌达区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法律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由区法律服务中心组织区内骨干律师,开展核心法规深度研习,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核心环境法律法规,进行专题学习和精要解析。邀请承办过环境公益诉讼、污染企业追责、生态损害赔偿案件的资深律师,通过“解剖麻雀”式教学,系统阐释案件代理核心思路、关键证据的搜集固定技巧、庭审辩论策略等实务要点,为参训律师提供具有高度“可借鉴性”的实战指引。有效激励律师群体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法律服务的实践,为其运用专业智慧服务社会、参与构筑更为坚实的区域生态法治屏障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对接需求,护航企业绿色转型。企业是环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责任主体,强化其环境法治意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地的关键环节。乌达区主动作为,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英莱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美方焦化等区内重点企业,开展“法治护航绿色发展”精准服务。活动聚焦企业经营管理者,重点宣讲解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法律法规,清晰界定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法定义务及污染环境所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运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展深度“法治体检”,协助企业完善内部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推动企业树牢“依法经营、合规办事”的理念,有效提升其识别、防范与化解环境法律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浸润法治理念,凝聚全民环保共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法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国家战略,更是每一位公民的法定义务。发挥多部门联合优势,利用现有“普法时刻”品牌模式共同打造“绿色低碳美丽乌达”主题宣传活动。现场为参与群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详尽解答相关法律疑惑,发放法律援助法宣传资料,清晰阐明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紧密结合乌达区及周边发生的破坏环境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深刻剖析违法行为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并着重阐释公民在环境保护中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这种“浸润式”的普法实践,有效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法治意识,推动环境治理从“末端应对”向“源头防控”与“全民共治”转变。

乌达区将持续深化生态法治实践,积极参与并精心组织各类公益普法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公众、赋能企业,不断完善“法治护绿”长效机制,为绘就乌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画卷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支撑。

来源:山村男孩小阿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