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连日来,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人居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和谐宜居”的乡村环境,三河镇人大聚焦村庄环境、隐患整治、宣传引领,有效发挥市区镇各级人大代表示监督力、助推力、参与力,助推全乡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为全镇环境整治工作贡献人大力量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连日来,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人居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和谐宜居”的乡村环境,三河镇人大聚焦村庄环境、隐患整治、宣传引领,有效发挥市区镇各级人大代表示监督力、助推力、参与力,助推全乡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为全镇环境整治工作贡献人大力量。
示范引领,做环境卫生整治的“先头兵”
人大代表不仅是建言者,更是行动派。人大代表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担当,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市区代表们的带动下,各村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带头清理村庄公共区域、村内道路、坎边的陈年垃圾、柴堆草垛、乱搭乱建等,破解村居环境老难题。创建人大代表卫生示范户3户,美丽庭院6户,环境整治示范路2段,收到市区两级人大代表陈王军捐赠价值2000余元垃圾桶10只。赵良英是一名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他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杂物和垃圾,带头清理自家闲置的破旧房屋,并发动周边邻居一起参与环境整治。在他的带动下,周边20余户群众纷纷行动起来,共同对村庄环境进行清理整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监督问效,勤为环境卫生整治的“监督员”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能,建立“发现问题-交办一整改一回访"闭环监督机制,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督查工作,全面梳理整治行动中的堵点、卡点等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累计开展调研4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1个,确保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推动环境整治从“短期清脏"向“常态保洁"深化,为环境整治提供有力的监督保障。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凝聚起代表力量,形成整治合力,持续擦亮乡村“底色”。截止目前,收集环境卫生方面意见建议3条,排查解决环境整治难点堵点2个,整治公共区域广场、花园5处。
宣传引导,做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员”
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采取“广播+入户”相结合模式,通过村级喇叭、上门入户、村民微信群等开展环境整治宣传,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举措及整治成效,推动村民从"要我治"向"我要治"转变。积极引导群众从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垃圾清扫、边沟水渠清理等,主动参与道路卫生维护,切实提高群众环境整治意识和行动自觉。同时,依托“福津夜话”通过“拉家常"“话心事”等方式,积极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协助做好违建清拆的情绪疏导和劝导。开展人大代表助推环境提升工作座谈、集中宣传宣讲3次,发放倡议书100余份。
下一步,三河镇人大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作用,引导全镇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为民办实事,持续做好环境卫生整治清洁工作,形成常态化治理,营造更加清洁、美观、舒适的人居环境,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人大力量。
来源:陇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