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CES展会上,AI成为关键词,中国企业展示了更多AI在各类服务与产品中的落地应用,涵盖家电、眼镜、母婴、美妆、乐器等多个领域。硬件出海增长迅猛,以云鲸智能、零零科技等为代表的硬件企业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其中,云鲸智能2025年上半年新兴市场增长超20
观察 OBSERVATION
品 牌
品牌出海,不仅是商业成就,更是文化远征。
中购联新媒体中心
作者丨陈晓雯
2025年CES展会上,AI成为关键词,中国企业展示了更多AI在各类服务与产品中的落地应用,涵盖家电、眼镜、母婴、美妆、乐器等多个领域。硬件出海增长迅猛,以云鲸智能、零零科技等为代表的硬件企业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其中,云鲸智能2025年上半年新兴市场增长超200%,零零科技的哈浮飞行相机打破日本众筹纪录。
在消费品与零售领域,潮玩与文化IP出海也成为一大亮点。泡泡玛特的LABUBU系列潮玩在美国及欧洲市场销量同比暴涨,多地门店出现排队抢购现象。此外,喜茶、陈香贵等品牌也通过文化IP驱动,成功在海外市场获得关注;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市开设两家待开业门店;沙县小吃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开设旗舰店,首日营业额达5万元。
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线上交易大幅增长的同时,线下实体也在加速发力。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品牌出海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市场分化、竞争加剧等挑战。
PART.01
茶饮类
2025年上半年,茶饮行业出海成绩斐然,展现出蓬勃活力与多元发展态势。
美国市场热度不减,喜茶、奈雪的茶等头部品牌纷纷在纽约、洛杉矶等核心商圈开设旗舰店,凭借高端定位、产品创新与本地化适配来精准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东南亚市场持续火热,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品牌深耕细作,通过本地化运营与供应链优化巩固市场地位;欧洲市场也迎来新突破,茶百道在西班牙开设首家门店,以高颜值产品和营销策略重塑当地的消费认知。
蜜雪冰城
截至2025年5月,蜜雪冰城的海外门店总数已突破5000家,这一成就标志着其在全球市场的持续扩张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蜜雪冰城的海外门店分布广泛,其中印尼以2667家门店位居首位,占海外门店总数的55.7%。
越南紧随其后,拥有1304家门店,占比27.2%,并成为越南最大的现制饮品品牌;马来西亚和泰国分别拥有337家和272家门店,分别占比7.0%和2.0%。此外,蜜雪冰城还积极拓展至菲律宾、缅甸、老挝、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其他国家和地区。
蜜雪冰城的海外扩张历程始于2018年9月,当时在越南河内开设了海外首店。随后,2020年进入印尼市场,2022年和2023年海外扩张加速,分别净增1525家和2536家门店。2024年末,海外门店数量达到4895家,同比增长13.0%,净增564家。2025年,蜜雪冰城计划继续扩大海外版图,重点布局印度、菲律宾等具有人口红利的市场。
未来,蜜雪冰城计划将IPO募集资金的12%(约3.95亿港元)用于搭建国际供应链平台,以支持海外业务的快速扩张。并且蜜雪冰城的目标是在2025年将海外门店数量突破6000家。
喜茶
截至2025年8月,喜茶在海外市场已开设超过115家门店,覆盖新加坡、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美国、韩国、日本等8个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地区,共28个城市。
在过去一年中,喜茶海外门店数量增长超过6倍,其中美国市场从2家门店快速增长至30余家。2025年2月,喜茶在纽约时代广场开设了海外首家LAB门店。同年8月1日,喜茶在苹果公司总部所在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开设了新门店。
在销售方面,喜茶的经典单品“椰椰芒芒”在海外累计销量已接近250万杯,其中美国市场销量超过100万杯。2023年8月开业的伦敦SOHO店,单店单日最高销量达到2000杯,日均销量超过1300杯,单日销售额最高达1.8万英镑。
2024年开业的法拉盛MAINST店在开业第三天就创下近3300杯的单日销量纪录。2025年年初开业的纽约时代广场喜茶海外首家LAB店,首日销量突破3500杯,日均销量稳定在2000杯以上。
霸王茶姬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霸王茶姬在全球拥有6681家门店,其中海外门店数量达到169家,分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马来西亚,霸王茶姬已开设157家门店,成为其海外门店最多的国家;新加坡有10家门店;泰国则有3家门店。
2025年4月,霸王茶姬在印尼雅加达开设了首家门店,正式进入印尼市场。同年5月,霸王茶姬在洛杉矶Westfield Century City开设了北美首店,标志着其在北美市场的布局正式开启。
在市场表现方面,霸王茶姬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市场总GMV达到1.78亿元,同比增长85.3%,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5年,霸王茶姬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新开1000至1500家门店,其中海外部分约有100多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并且在2025年5月,霸王茶姬与马来西亚酒店业巨头联大集团(Magma)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未来三年在马来西亚新开300家门店。
瑞幸咖啡
根据瑞幸咖啡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其海外业务正在稳步拓展。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瑞幸咖啡在海外的门店总数已达到89家。其中,新加坡是其海外布局的重点区域,拥有63家门店,且均为自营模式,这体现了瑞幸咖啡在该市场的深度渗透和品牌建设。
此外,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开设了2家PICK UP快取店,正式进军美国市场,这一举措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在马来西亚,瑞幸咖啡也开设了24家加盟门店,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2025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在国际市场净增24家门店,显示出其海外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和市场拓展能力。
奈雪的茶
截至2024年底,奈雪的茶在海外共开设了7家门店,分布在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其中,泰国是奈雪的茶海外门店数量最多的国家,共设有5家门店,包括曼谷Central World全球旗舰店和One Bangkok店等。2025年7月,奈雪的茶在泰国市场启动了品牌战略升级,泰国全域门店将完成LOGO视觉焕新。并且,奈雪的茶计划在2025年继续深耕泰国市场,预计再开设20家门店。此外,奈雪的茶还计划进军美国市场。
奈雪的茶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十分亮眼。2024年12月,海外门店首次实现单月盈利。2024年元旦期间,奈雪泰国首店单日营业额突破30万泰铢,创下佳绩。2025年春节期间,奈雪在泰国曼谷的5家门店业绩均创历史新高,部分门店单日营业额突破23万泰铢。此外,奈雪曼谷Central World全球旗舰店开业仅三日,营业额就接近100万泰铢,刷新了奈雪海外销售纪录。
PART.02
服饰类
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饰品牌出海整体呈现“微降趋稳”态势。
海关数据显示,1—6月服装累计出口734.6亿美元,同比微降0.2%,但降幅持续收窄。市场方面,对美加欧等传统市场出口410.8亿美元,增3.3%,其中欧盟领涨、美国下降;新兴市场中,拉美、非洲分别增13.8%、12.3%,“一带一路”国家降3.9%但占比仍达42.7%。
尽管中国服饰品牌面临“量升价跌”、贸易政策风险、成本压力等挑战,但技术创新、新兴市场潜力、产业链协同等机遇依然存在,部分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情绪价值驱动进军中高端市场,其中拉美和非洲市场增长迅猛,我国在东南亚产业链中仍具有关键地位。
李宁
早在2008年,李宁便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设了第一家海外旗舰店,正式开启了品牌的国际化征程。随后在2010年,李宁又在新加坡开设了海外第二家门店,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进入2024年,李宁的海外拓展战略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年,李宁与红杉资本联合成立了合资公司,专门负责国际市场的开拓业务。
截至2024年底,李宁品牌(包含李宁核心品牌及李宁YOUNG)的销售点数量总计为7585家。在这一年中,虽然整体销售点数量同比净减少了83家,但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李宁对国内市场的战略调整所致,其中李宁主品牌店铺在国内减少了123家。
展望2025年,李宁在海外市场有着更为宏大的拓展计划。尽管目前尚未公布具体的门店数量和详细布局,但从其与红杉资本合资公司的合作模式来看,李宁将继续秉持稳健而高效的发展理念,通过与专业团队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深耕国际市场。
安踏
截至2024年底,安踏集团在海外的门店总数达到了243家,其中,安踏品牌在海外的门店数量为216家,安踏儿童为23家,DESCENTE为4家,FILA(包括FILA KIDS和FILA FUSION)为23家,KOLON SPORT为191家。这些门店的分布涵盖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安踏品牌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海外市场布局方面,安踏以东南亚市场作为海外拓展的首站,2024年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文莱及尼泊尔等市场成功布局,安踏品牌在东南亚市场的门店数量达到216家。与此同时,安踏也积极开拓欧美等成熟市场,通过与Foot Locker等110家欧美主流零售渠道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在欧美的影响力。
2025年,安踏更是计划在美国开设直营店,这一举措标志着安踏在北美市场的拓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体现了其在全球市场上的雄心壮志。
海澜之家
截至2024年上半年,海澜之家的海外门店数量已达到68家,而到了2024年9月末,这一数字增长至101家,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保持了相同的门店总数。这些门店的分布广泛,涵盖了多个重要的海外市场。
在东南亚市场,海澜之家的布局尤为突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海澜之家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的门店数量已达到78家,其中97.4%的门店位于大型购物中心。在马来西亚,海澜之家的门店数量更是达到了50家,成为当地重要的时尚品牌之一。此外,海澜之家还积极拓展新兴市场,2024年上半年成功入驻马尔代夫和肯尼亚,并于2024年11月在马尔代夫丝路度假胜地开设了新店。
海澜之家的门店选址策略也极具前瞻性。其海外门店多位于核心商圈,与国际知名品牌并肩而立,如在马来西亚柔佛州Mid Valley Southkey的门店与香奈儿和祖马龙等高端品牌相邻。这种选址策略不仅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也吸引了大量高端消费者。
Urban Revivo
Urban Revivo(简称UR)作为中国领先的快时尚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和清晰的战略布局。截至2025年2月,UR在全球的门店数量已突破400家,其中海外门店数量接近20家,这些门店广泛分布于东南亚、欧洲、美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
UR的海外拓展历程始于2017年1月,当时品牌在新加坡来福士广场开设了海外首店,正式开启了国际化征程。此后,UR在2018年11月于伦敦Westfield London开设了欧洲首家旗舰店,进一步扩大了其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2024年,UR在东南亚市场加速布局,全年开设了9家新店,使该地区的门店总数接近20家。
2025年2月28日,UR在美国纽约市苏豪区(SoHo)开设了首家旗舰店,这是其海外最大的旗舰店,面积近3000平方米,标志着UR正式进入美国市场。紧接着在2025年5月17日,UR又在香港尖沙咀海港城开设了首家门店,面积达8751平方英尺,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亚洲时尚之都的地位。
展望未来,UR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海外门店数量扩展至200家,覆盖亚洲主要城市,并继续向欧洲、美洲等市场进军。2025年,UR还计划在东京、伦敦等地开设更多旗舰店,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PART.03
潮玩文化类
2025年上半年,中国潮玩文化品牌在海外市场发展迅猛,从单纯“贩卖产品”向“输出文化”转变。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品牌通过多渠道布局加速海外扩张,泡泡玛特2024年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东南亚、北美市场增长显著;名创优品门店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门店超3200家。
泡泡玛特计划继续拓展美国和欧洲市场,TOPTOY进驻东南亚高端商场,森宝积木、启蒙积木等品牌推出热门IP联名产品,丰富海外产品线。未来,中国潮玩品牌将通过强化原创IP、打造多元分销与营销体系、合规经营和新商业模式探索,进一步提升海外影响力,推动中国潮玩文化走向世界。
泡泡玛特
截至2025年4月底,泡泡玛特已在韩国、新加坡、英国、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法国、马来西亚、泰国、荷兰、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意大利等14个国家拥有88家门店。此外,泡泡玛特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海外营收加速增长,同比涨幅达到了475%~480%。
泡泡玛特在东南亚市场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东南亚市场营收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619%,占海外及港澳台收入的47.4%。此外,北美市场也展现出巨大潜力,2024年在北美的收入为7.2亿元,同比增长556.9%。
泡泡玛特计划在2025年继续加速海外市场的拓展,特别是在东南亚和北美市场。品牌创始人王宁表示,希望2025年海外销售额突破百亿大关,并实现100%增长。此外,泡泡玛特还计划在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等设置区域总部,提升海外运营效率。
名创优品
截至2025年3月31日,名创优品的海外门店数量已达3213家。其中,美国市场的门店数量已超过300家,标志着名创优品在美国市场进入了规模化运营的新阶段。此外,2024年全年,名创优品的海外营收达到6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0%,海外门店数量净增631家,总门店数突破3000家。这表明名创优品在海外市场持续扩张,且海外业务已成为其收入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52TOYS
截至2024年底,52TOYS在海外拥有16家授权品牌门店,这些门店广泛分布于东南亚、日韩及北美等关键市场。在东南亚市场,52TOYS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地开设了多家门店。其中,泰国市场是52TOYS的重点布局区域,2024年在曼谷等核心城市的多个核心商区累计开设了10家品牌店。
此外,52TOYS在日本和韩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经销商网络覆盖核心商圈,其产品在日本市场曾创下“7分钟售罄”的纪录。在北美市场,52TOYS通过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和线下展会渗透市场,并与沃尔玛、COSTCO等大型零售商合作,2024年北美收入占比约30%。
2022年至2024年,其海外收入由3500万元跃升至1.4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0%。其中,东南亚市场增速迅猛,2024年东南亚收入占海外总营收的47.4%。仅泰国市场中,2022年—2024年的业务增速就达300%,曼谷首店开业首日吸引超5000人次,单月营收达260万元。
PART.04
消费电子与家电类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电子品牌海外发展态势复杂多元。
整体上,品牌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技术创新在全球市场保持较强竞争力,但同样面临着“量增价减”与市场结构调整挑战。新兴市场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对东盟、欧洲家电出口分别增长8.4%、9.8%,俄罗斯、墨西哥、越南等新兴市场也带来广阔空间。
品牌影响力方面,华为、小米等品牌持续增强,2024年在高端扫地机市场占比超80%。AI技术推动产品从“功能体”向“智能体”进化,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领域成为亮点。
总体而言,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呈现并存状态,数字化进程和新兴市场崛起为品牌带来新机遇,但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和技术限制等因素也带来压力。
传音
2024年,传音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4.0%,位居全球第三;其中智能机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8.7%,排名第四。进入2025年第二季度,传音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五,出货量达到2460万部,尽管同比下降了3%,但其在新兴市场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2024年,传音在拉美地区出货量达1280万部,同比增长约40%;在东南亚出货1550万部,同比增长约41%;在中东(不含土耳其)出货830万部,同比增长约9%。2025年第二季度,传音在东南亚市场出货量达到450万台,市场份额稳居第二,成为TOP5中唯一实现双位数正增长的品牌。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传音在新兴市场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
在售后服务方面,传音也展现出了其对全球消费者的承诺。截至2024年,传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超过2000个售后服务网点(含第三方合作网点),这些网点广泛覆盖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地区,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持。
海尔
2025年海尔的业务已经覆盖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其市场版图广泛且深入。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60个工厂和10大研发中心,形成了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2024年,海尔智家实现海外收入1438.1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50%,全球化已成为推动海尔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海尔通过并购GE Appliances进一步强化了在北美市场的布局,如今在美国拥有11家工厂,80%的美国销售产品实现本地生产。
海尔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海尔在北美市场的高端品牌收入增长超过10%。在欧洲市场,海尔实现了12.42%的同比增长,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5年1—4月,其在泰国、越南、印尼三大关键市场的白电总销量位居前列,市场份额达14.3%,同比增长8.2%。在泰国,海尔以29%的增幅实现领先增速,从去年的第四位跃升至当地领先品牌。
2025年,海尔计划在东南亚、中东非、欧洲等多个海外区域继续落地智能门锁产品,进一步丰富其智能家居产品线。
大疆创新
截至2025年,大疆在海外拥有50家零售店,这些门店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和欧洲。此外,大疆的产品还在全球300多家授权零售店有售。2024年,大疆在北美市场的首家旗舰店于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正式开业,这标志着大疆在北美市场的进一步深化。
在一级市场北美,2022年贡献了40%的海外营收。大疆通过本地化推广活动和服务赢得了市场,例如与苹果合作进入Apple Store销售体系。在二级市场欧洲,大疆在英国切入后逐步扩展至德国、法国等国,推出定制化产品及多语言服务。在三级市场,包括亚洲及大洋洲部分地区,大疆按经济水平推出多元产品,并举办开发者赛事培育市场需求。
大疆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其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份额常年保持在70%~80%。未来,大疆计划进一步扩大其国际市场布局,特别是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此外,大疆还计划通过本地化合作、技术合规性优化等方式稳固国际份额。
极米科技
极米科技的海外拓展之路始于2016年,当时品牌通过美国Indiegogo、Kickstarter等众筹平台试水出海,开启了国际化征程。2019年,极米科技在海外市场推出经Google认证、搭载Android TV系统的产品,这一举措标志着其正式进入海外主流市场。
2021年,极米科技组建了系统性团队,重点投入亚马逊,转向DTC销售的加速期,进一步深化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到了2024年,极米科技海外收入达到12.05亿元,占比超35%,其产品已进入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区域的主要线下渠道。2025年,极米科技继续拓展海外市场,产品进入更多线下渠道,覆盖点位持续增长。
截至2025年,极米科技在全球累计销量已超500万台,产品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已在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地设立了海外公司,形成了全球化的运营网络。其产品不仅在线上渠道如亚马逊、日本乐天等主流电商平台有售,还进入了包括BestBuy、Sam’s Club、Walmart等在内的海外零售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面覆盖。
此外,极米科技还计划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进一步深化海外业务布局,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的智能投影产品。
结语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舞台。它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制造出口”模式,而是逐渐向“品牌输出”转型,致力于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并且与全球消费者建立起深层的情感连接与信任。品牌出海,这不仅是一场商业竞争,更是一场对文化理解和市场适配的深度探索。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中国品牌不仅通过技术与产品服务全球消费者,更通过文化与价值点亮全球的更多角落。出海之路或许并不平坦,但每一次探索都让中国与世界变得更近。我们相信,随着更多中国品牌的崛起,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深刻的情感共鸣。
来源:中购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