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身价暴涨的华人商业领袖有很多,有一跃成为科技牌面的宇树王兴兴,有凭借DeepSeek R1引爆美国硅谷,带领港股和大A走出一波科技修复行情,成为八零后科技领袖的梁文峰。但也有一些始终活跃在灰色地带,在阴影中不断壮大,选择成为少数派的牛人。而孙宇晨正是这
波场上市,“孙割”上岸
今年以来身价暴涨的华人商业领袖有很多,有一跃成为科技牌面的宇树王兴兴,有凭借DeepSeek R1引爆美国硅谷,带领港股和大A走出一波科技修复行情,成为八零后科技领袖的梁文峰。但也有一些始终活跃在灰色地带,在阴影中不断壮大,选择成为少数派的牛人。而孙宇晨正是这样一个人,一位总能抓住“风口”超能投机者。
7月24日,梳着油头,身穿燕尾服的孙宇晨,站上了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敲钟台,宣告其2017年创立的区块链项目波场(TRON)成功借壳上市。随即,那家名为SRM Entertainment(简称SRM)的“过气”玩具公司,摇身一变成为加密金融的“纳斯达克新星” TRON Inc.。
2025年8月3日,孙宇晨搭乘商业太空飞船顺利完成亚轨道太空飞行。此前,孙宇晨在推特上公开表示,他以 150,0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00 多万元)买下了名为《喜剧演员》的作品:一根普通香蕉用胶带贴在墙上。这次举动被外界解读为“艺术圈行为艺术与币圈炒作相遇”的典型案例。他本人解释说,艺术品的价值不仅在于材料本身,而在于其背后的观念和社会影响,就像数字货币一样,价值往往来源于共识。
无论是“上太空”,还是“买香蕉”,都体现了孙宇晨一贯的公关和话题制造风格:通过极具噱头的事件,制造曝光,强化其个人品牌与加密货币理念的绑定。
孙宇晨的每一次出场最后都转化为一场精心设计的营销。他深谙KOL式资本的逻辑:通过制造话题,吸引流量,再将流量转化为财富。他很享受这种破圈方式,所以每一次出手都是噱头十足又形式各异的整活。
事实上,上市公司持有加密货币早已不新鲜,但像波场这样将自家发行的TRX代币纳入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尚属首次。7月29日,孙宇晨乘胜追击。Tron Inc.向美国监管机构申请批准,计划筹集10亿美元以扩大其TRX币储备规模。文件中明确指出:“我们将TRX代币持有视为长期投资,并计划继续积累TRX代币。”
这一系列操作是什么意思呢?等于波场收购SRM的钱是用自家原生代币TRX来等值购买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孙总没花一分钱,说“空手套白狼”并不合适,但确实也属于“点石成金”了。
如果是传统金融业务这么玩肯定就违规了,但这是加密的世界,崇尚自由和去中心化,监管的大手一直想管,但并没有太合适的管理方式。好在谁让孙宇晨一直是那个行业“秀木”呢?整得了华人首富赵长鹏,还整不了你?
赵长鹏
孙宇晨当然是清楚其中风险的,首先收购上市公司,是通过孙宇晨的父亲而非本人或TRON基金会出面,在法律上构建了一道防火墙,试图规避SEC对孙宇晨本人的直接审查。其次,以TRX而非现金支付,既避免了大规模套现TRX可能引发的市场抛压,又成功将TRX“资本化”,使其在传统金融的账本上拥有了可计量的股权价值。而孙宇晨本人,则以一个巧妙的身份出现在文件中——战略顾问。
孙宇晨在向全世界宣告:你可以不通过加密货币交易所,而是在纳斯达克,买入一家与波场未来深度捆绑的公司股票。
在加密世界,比拼的并不是谁更公正合规,而是看谁更适应日新月异的加密行业变化,拥有“信息套利”和“资金套利”的能力。而这正好是孙宇晨所擅长,甚至很多时候在试图制造规则引领行业。当孙宇晨的加密事业越做越大,并不是一句“孙割”能够解释的。
孙宇晨到底有多少钱?
讨论孙宇晨除了“割韭菜”之外,最为人关注的就是他到底有多少钱?他住在圣淘沙的别墅里,地下室是价值12亿人民币的私人艺术馆;他拍下和巴菲特的午餐,砸千万美元买NFT头像,到处都有孙割的传说。
8月11日,孙宇晨在美国特拉华州联邦法院起诉彭博社,要求法官阻止其发布这些信息,声称此举是为了防止该媒体“鲁莽且不当披露其高度机密、敏感、私人和专有的财务信息”。
8月12日,孙宇晨代表在波场社区(TRON DAO)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8月11日的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榜单中孙宇晨的资料页“发布了不准确的数据,严重且危险地歪曲了孙宇晨的资产情况”。
8月12日,彭博社律师回击,在致法院的一封信中表示,该公司将反对孙宇晨的限制令申请,并声称该申请的“整个依据”都毫无意义,因为它在申请提交之前就已经发布了这些信息。
孙宇晨指出最初因担心自己“持有大量加密货币”而犹豫不决,但在收到他所说的“彭博社明确保证”其财务信息,特别是与他的加密货币持有量相关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后,他同意了。他在诉状中声称,公布他的财产“将造成重大伤害”,并使他面临“盗窃、黑客攻击、绑架以及对他和他的家人造成人身伤害的重大风险”。文件指出,加密交易是“不可逆的”,并且“如果原告被胁迫、黑客攻击或骗取资金,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追索权”。
客观来说孙宇晨这话说的没有问题,再厉害的加密货币也害怕针对本人种种事情,无疑将他推到火堆边,不过本来就在“火中取栗”的孙割还怕多这一件吗?
那么孙宇晨到底有多少钱呢?
根据彭博社的估算孙总现在大概有123亿美元左右,其中包括约1.7万枚比特币、22.4万枚以太币和7亿枚泰达币。
彭博媒体在评估其净资产时,将这些代币价值打了75%的折扣,部分打了五折,理由是如此规模的持仓难以在市场上不引发冲击的情况下变现。分析人士则认为,这种集中风险对波场生态系统构成了重大威胁,并彻底破坏了该区块链项目所宣称的去中心化目标。
不过,彭博社表示,上述分析仅包含链上代币,孙宇晨存储在HTX和币安等交易所的代币未被纳入分析范围,因为这些持有量无法得到验证。对于上述估算,彭博社仅给予一星置信度,反映出这家大牌媒体对孙宇晨相关财务数据的不确定性。
如果他的身价真的是123亿美元,那就在全球富豪榜中位列第244位,排名比74岁的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还高几位。说一句90后“商业教父”并不过分。只不过彭博社都说了是估算,有些难以估算还要打折扣,其真实水平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那么你愿意相信这是一位“商业怪才”在全球大杀四方,还是一位“精致到骨子里的投机者”?挥一挥衣袖留下一个个泡沫。
曲折币圈路
2013年,他加入Ripple Labs,成为大中华区首席代表,接触到区块链技术的潜力。2017年,他创立波场(TRON),一个宣称要打造去中心化互联网的平台。波场的首次代币发行(ICO)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孙宇晨一跃成为亿万富翁。
看上去是一位科技新锐领袖的励志故事,但故事的背后就没有这么阳光了,孙宇晨通过财经媒体主编的大肆宣传,一下子成为一位前沿的科技领导者,再加上实打实的湖畔大学第一届学员,这些Titile加持下让孙宇晨发行的“空气币”脱颖而出。
2017年8月31日,孙宇晨发布了TRX波场币。三天时间公开募集7000万美元,发售400亿枚。并且孙宇晨还保留了45%的波场币,自己手里还藏了450亿枚。
2018年波场币峰值达到0.3美元,波场账面市值约130亿美元,孙割是懂见好就收的,马上套现三四个亿,甚至在直播的时候直言说收益是他自己的,不用归还。但最后还是在监管的干涉下归还了部分,但是突然被关停的波场币面临退资的问题,孙总一度被边控起来。
但谁让他是孙割呢?在神奇的操作下转战美国,通过几次拉升,价格从一两分钱拉升到两元钱,暴涨100-200倍。孙宇晨马上抛售了60亿个波场币,套现3亿美元。
DeFi浪潮时,他推出了自己的稳定币借贷平台JustLend、去中心化交易所Sun.io,甚至发行了以自己姓氏命名的治理代币SUN,用高年化流动性挖矿吸引资金涌入波场生态。
后面NFT概念大热,孙宇晨亲自站台,他高调创建了APENFT基金会并发行NFT平台币,拉拢NFT艺术家站台,花1000万买下一个头像,竭尽所能为NFT项目造势。背后,只要有人被热点所吸引,孙宇晨的交易所都能吸纳大量交易资金,获取手续费以及流动性支持。
这个加密帝国,本质是一套精密的“造币-交易-增值”闭环。从波场公链到交易所,从稳定币到 NFT,每个环节都服务于同一个目标:让 TRX 代币和生态资产持续产生价值。
但是孙割的“成神之路”自然也少不了各种麻烦,前有TUSD被盗4.56亿美元,后有SEC穷追不舍,傍名人炒作的办法也不是全能的。
TUSD被盗的这场惊天骗局的起点在2020年。当时孙宇晨曾试图收购稳定币TUSD(TrueUSD)未果,最终该稳定币被维京群岛的神秘财团Techteryx接手。尽管孙宇晨坚称自己只是“顾问”,但业内普遍认为他的角色远不止于此。2023年,Techteryx正式接管TUSD运营,并委托香港FDT信托管理超过5亿美元的储备金。
然而不久后,Techteryx发现巨额资金不翼而飞!调查揭开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FDT与TrueCoin合谋,通过虚假文件将4.56亿美元转移至迪拜公司Aria DMCC。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笔巨款被投入高风险、低流动性的制造业、采矿和港口建设项目,基本等同于“有去无回”。当Techteryx要求赎回时,对方却以“反洗钱审查”为由百般阻挠,摆明了“钱我吞了,你能拿我怎样?”的态度。
想不到一直割别人韭菜的“孙割”居然也被割了,真是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打啊。面对TUSD可能暴雷的危机,孙宇晨展现了果断一面。他自掏腰包4.56亿美元提供紧急流动性,并全面接管TUSD运营。这一举动暂时避免了稳定币市场的连锁反应。
其次,孙割又开始惯常炒作,宣布5000亿美元赏金计划,并承诺设立专门网站实时更新进展。至今孙割跟FDT仍然在打官司扯皮中,但TUSD已经恢复到了之前的水平。
比起被盗被追债,来自SEC的大手显然会更让孙宇晨恐惧。曾经的华人首富赵长鹏想了一切办法躲避美国处罚,最后还是不得不乖乖进入监狱四个月,付出43亿美元的罚金。
在相关公告中SEC表示:“至少在2018年4月到2019年2月期间,孙宇晨让他的员工在他控制的两个加密资产交易平台账户之间进行了超过60万次TRX虚拟交易,每天有450万到740万个TRX虚拟交易,非法交易所用资产(TRX)全部系孙宇晨本人提供。此外,孙宇晨还将TRX出售到二级市场,从非法、未注册的代币发售和销售中获得3100万美元的收益。”
2024年11月,孙宇晨开始向特朗普家族的旗舰加密货币企业World Liberty Financial (WLF)投资至少7500万美元。当月,他在X上发帖称:“我们很高兴向World Liberty Financial投资3000万美元,成为该公司最大的投资者。美国正在成为区块链中心,比特币应该感谢@realDonaldTrump!”
孙宇晨还参加了特朗普举办的加密货币晚宴,唯一遗憾的是,特朗普并没有耐心在晚宴上停留太久,他甚至没有坐下来和25位砸下数百至数千万美金的币圈富豪们合一张影。但是,孙宇晨自有办法,他用AI制图弥补了这一点,假装自己已经完成了美国之行所宣告的那样“与特朗普总统畅谈Web3和自由。”:用一张AI图片展示特朗普坐在他身边,两人一起谈笑风生。
孙宇晨对特朗普的这笔投资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SEC在今年暂停了对他的调查,但未来呢谁也说不好,或者在未来三年特朗普的压榨比SEC更狠。
写在最后
有些人习惯以成败论英雄,认为孙宇晨的稳定币能越做越大,那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或许其才情是被低估了。
波场的市值在加密货币市场中长期位居前列这不假。而在2025年8月,有数据预测其市值可达321亿美元 ,市场排名第10位。这些数据显示了其作为头部公链的地位。波场的用户基数持续增长。到2024年初,其总账户数已突破2亿 。截至2025年5月,注册账户数更是突破了3.06亿。
波场在交易速度和费用上拥有压倒性优势。以太坊的TPS通常在15-30之间,且交易费用(Gas Fee)高昂,尤其在网络拥堵时,费用可达数美元 。相比之下,波场的交易几乎瞬时完成,且费用极低。说白了,波场更多是拥有成本优势而非技术和信任度优势,这吸引了大量用户,特别是用于小额跨境支付和新兴市场的日常交易,庞大的用户基数和频繁的交易活动增强了波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但加密货币这个市场是高度同质化竞争的,波场面临来自以太坊Layer2扩容方案、Solana等新一代高性能公链以及其他新兴平台的激烈竞争。特别是Solana在技术性能指标上表现更优,成本也有一定优势。
币圈的大厦可以瞬间筑成,也可以弹指间毁灭,稳定币不稳定的事并不罕见,孙割当然还可以继续炒作编织泡沫,但总有孙割应付不了的泡沫,躲不过的债和劫。
参考资料:孙宇晨的总统晚宴 来源:腾讯财经
华尔街借壳,孙宇晨玩的什么把戏 来源:无冕财经
孙宇晨的资本炼金术 来源:腾讯财经
比起登天,孙宇晨更需要安稳着陆 来源:市象
来源:首席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