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灶台上的水壶“呜呜”响起来时,阿婆正蹲在院角翻土。春日的阳光落在她银白的发上,像撒了把碎金。我指着那片刚翻过的土地笑:“您种了一辈子菜,还不知道这季节该播什么种子?”她直起身捶捶腰,手里的锄头在泥地上划出浅痕:“土地不欺人,你往里头埋什么,它就给你长什么。人这
福报如田
张新贵
灶台上的水壶“呜呜”响起来时,阿婆正蹲在院角翻土。春日的阳光落在她银白的发上,像撒了把碎金。我指着那片刚翻过的土地笑:“您种了一辈子菜,还不知道这季节该播什么种子?”她直起身捶捶腰,手里的锄头在泥地上划出浅痕:“土地不欺人,你往里头埋什么,它就给你长什么。人这一辈子,不也跟这田似的?”
胡同口的老张头总爱念叨自己命苦。年轻时嫌给街坊修鞋赚得少,改行倒腾假货,没过几年就折了本;后来开小饭馆,又总在食材上克扣,渐渐没了回头客。如今蹲在墙根下晒太阳,见谁都叹“老天不长眼”,却没瞧见隔壁李婶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熬粥,给清洁工和流浪汉端上一碗热乎的,日子虽清淡,倒常有邻里主动帮衬。
想起寺庙里的师父说过“三田”:恩田是感念他人的好,敬田是存敬畏之心,悲田是对弱小的体恤。去年冬天雪下得紧,小区门口的快递车陷在雪里,几个年轻人自发上前推车,呵出的白气混在笑声里,像簇跳动的火苗。后来其中一个小伙子丢了钥匙,正是被他帮过的快递员捡到,辗转送还时,手里还揣着袋热乎乎的烤红薯。
母亲有个旧木匣,里面装着些泛黄的纸条。有的是三十年前她给乡下亲戚寄钱的汇款单,有的是邻居托她照看孩子时留下的感谢便签。“那时候日子紧,可帮人一把,心里踏实。”她摩挲着纸条上模糊的字迹,“就像往地里撒种子,当时看不见苗,等开春了,说不定就冒出绿芽来。”
楼下的花店老板娘总在收摊时,把快要凋谢的花送给拾荒的老人。有人说她傻,她却笑着把包装纸拆开:“花谢了也是花,能让人高兴一会儿,就不算白开。”那天暴雨,她摆在门口的花架被风吹倒,是常来捡废品的大爷冒雨帮她扶起来,还默默守在店门口,直到雨停才离开。
暮色漫过窗台时,阿婆的菜畦里已经播好了种子。她往土里浇着水,水珠落在新翻的泥上,洇出小小的圆晕。“你看这土,”她指着湿润的地面,“你对它好,它就给你结出瓜菜;你糊弄它,它就给你长草。人哪,不也一样?”
夜风拂过院角的篱笆,带来远处的虫鸣。原来福报从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自己亲手种下的庄稼。你播下善意,就会收获温暖;你施与援手,就会得到扶持。就像这春天的土地,每一滴汗水,每一次耕耘,都在悄悄孕育着未来的丰盈。
夜渐深,窗外的月光落在阿婆的菜畦上,温柔得像一层薄纱。想来那些看似偶然的好运,不过是往日里播下的种子,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破土而出,长成了遮阴的树。
来源:北京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