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门紧锁着,望进去,操场的杨柳树似乎又粗了一圈,枝叶婆娑,操场上杂草丛生,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打理了,很是好奇本该开学的日子,但眼前的场景却异常的冷清。从中学到宿舍再到小学,都是大门紧闭,看不出丝毫生机,仅有几辆汽车停在院里。
一晃眼,假期已结束,街上的孩童皆背起了书包,三三两两的走向学校,我也趁此机会,回学校看看。
铁门紧锁着,望进去,操场的杨柳树似乎又粗了一圈,枝叶婆娑,操场上杂草丛生,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打理了,很是好奇本该开学的日子,但眼前的场景却异常的冷清。从中学到宿舍再到小学,都是大门紧闭,看不出丝毫生机,仅有几辆汽车停在院里。
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教学楼,思绪翻滚,将我拉回,一晃十多年过去了。
父亲正在给我打包床被,母亲正翻着平底锅中的锅盔,趁热一切四,我跟姐姐一人两块。东西准备完毕,父亲将三轮车开到前院,将床被及给我和姐姐准备的两个木箱装上车,出发,去10公里外的团里。
一路上全是去学校的学子们,我内心掩不住的开心,母亲满脸的惆怅,接下来我也要住校了,一个没离开过父母的孩子要暂时离开他们的怀抱了,母亲各种担心和不舍。
到学校后,姐姐和母亲直接去她宿舍放东西,我和父亲去报名,一营的孩子轻车熟路,已经报完名开始四处游荡了,我们二营的孩子头一回来团里上学,显得格外的单调。
母亲和姐姐已经安顿完了,我宿舍也分配下来了,父亲抱着木箱,母亲拿着床被向男生宿舍走去。宿舍还是老式的房子,非常破旧,经过一个假期的闲置,屋子里全是蜘蛛网,铁床的油漆已经脱落,摇摇晃晃。父亲给我选了靠里的上铺,说是睡上面干净一些,母亲拿起扫帚扫墙上的灰尘,那时候的床还没有床板,下面是钢丝网,母亲给我铺了一层事先准备好的毛毡,加上褥子,也不觉得硌人。
一切收拾完毕,父亲和母亲走了,我也开始了新的求学之路。宿舍里一共4张高低床,睡八个人,我仅认识我下铺的高生存,他和我是一个连的,其余舍友都是其他地方的,我们没有过多的攀谈,仅是做了自我介绍,来自于哪里。
下午班级里报到,我们六年级两个班,一班在二楼,二班在一楼,我在二班。老师给我们排了座位,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就解散了。
子弟中学,我的初中,我们也是最特别的一届,因为下一届六年级就属于小学了,不用来团里了,我们是最后一届六年级属于初中的学生。
姐姐带我熟悉了一下学校,带我去学校对面的锅炉房打开水,一次两毛钱,在和姐姐饭馆里吃完饭,姐姐便去上晚自习了,我们属于新生,要第二天才开始正式上学。
晚上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天花板上老鼠大队正在开会,我总担心它会掉下来跑我床上,一夜不曾合眼。
在新学校新班级里认识了很多同学,很快便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同学们都十分努力,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很快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我成为了二班的第一名,年级组第二名,很快就有很多一班的同学来二班找我,看看我这个第二名是谁,他们都不相信二营的学生会考这么高分。
学校大楼外侧贴着几个大字,是周恩来总理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也一直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时刻努力着。
好景不长,我也从好学生慢慢退步成为一般学生,考试成绩也一落千丈,徘徊在了中游,只因我经不住诱惑,迷上了网吧。从没有接触过电脑,学校的微机课一周只有一次,而且还得套鞋套才能进入,30分钟的时间,也就是教大家认识一下电脑,并练习着打字。老师还给我们发过一个方形的磁盘(具体叫什么我忘记了,大概就是8*8的大小),我也第一次知道了啥叫局域网,那时的电脑上还有一个“网上邻居”的图标,现在已经彻底消失了。
起初进网吧都是打单机游戏,罪恶都市(到现在我还记得坦克输的是PANZER)、暴力摩托、流星蝴蝶剑以及CS,这些游戏没多长时间就没人玩了,此时我们学校开始流行网易的大话西游2,这款游戏真是坑了许多孩子,也包括我。
团里有个开网吧的老板,我们都叫他何叔,一进去清一色的大话西游,玩其他游戏的几乎没有,我每个礼拜都要省吃俭用拿来去网吧,钱不够的时候就谎称学校订卷子,从母亲那骗钱,上网的钱有了,可游戏需要充点卡,没钱充点卡怎么办?家里有座机,每个星期回去就用座机打电话充值点卡,每月交话费的时候父亲总是抱怨这个月没怎么打电话,话费咋这么高呢?问问其他邻居,也高(因为我们都是这么操作的),现在想想真是搞笑。
何叔有个网管,姓唐,应该是个孤儿,对他的印象还是挺深的,他每天除了给大家开机子,最重要的就是替何叔跑大话,何叔的账号级别很高,还依稀记得他那个一刀砍30万血的猪怪。
第二年秋,新的一小建好了,老一小成了我们的宿舍,一楼男生,二楼女生,三楼是老师的宿舍。环境一下子变好了,再也不用听老鼠大队开会了。
宿舍宿管是一个阿姨,我们都亲切的叫她王奶奶,很是严厉,到点熄灯,晚上还要查宿,那些俏晚自习的同学也不得不赶时间回来,被王奶奶查到那可是大事。每天早上王奶奶都会在楼道里喊我们起床,谁要是不叠被子,那就垃圾桶见,我们走后她还要一间间宿舍的查,很负责任。
住校的学生年纪都小,对钱也没什么概念,所以学校一直都是印制饭票的,每个星期天从家里骑自行车上去,第一件事就是买饭票,我上六年级时一星期饭票是15块钱,初一涨到了20块钱,每人一大张,上面有五毛、一块、两块的面额,学校食堂面条是一块钱,米饭是两块钱,早上第二节课结束食堂还供应菜夹饼,五毛一个。
菜夹饼特别香,很多家附近的学生也想吃,就从住校生前买饭票,食堂是不收现金的,只认饭票。初中一年级,我的网瘾已经很大了,晚上和同学宿舍翘窗跑去上网,被王奶奶发现,报告给学校,学校请家长,父亲为了给我戒网瘾,毅然决定给我转学,由此,在子弟中学短暂的两年时光就结束了。
学校的教育是全面开花的,德智体美劳,样样都不落下,篮球、乒乓球、铅球、标杆、单杠、双杠、前后滚翻、跳马、跳远、排球、羽毛球、微机、美术、音乐面面俱到,在当时这些项目其他农村是想都不敢想的,直到今天,许多农村学校依旧没有普及,真的很感谢当时我们的校长高尚升时代。
走在团里的街道上,看着昔日的广场,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儿涌上心头,真想再见见你们,你们还好吗?
那时手机还未普及,仅有个别人拿小灵通,依稀还记得一些同学,跟你们道个好。
盛小亮(四连) 杨帆(副业连) 姚婧芸(副业连) 李梦洁(副业连)李梦雪(副业连) 高长喜(二连) 甘继健(四连) 陈策(团)陈凯(八连) 郭蓉(八连) 王文林(六连) 张龙(十二连)叶龙(七连) 陆亚文(十连) 吴万斌(林四队) 王旭年(团)高生存(六连) 姚磊(酒花队) 王禄年(团) 周翔(牧场)张小庆(砖厂) 曹小强(九连) 谢文亮(八连) 李宏德(十一连)李富胜(十一连) 黄灿(团)
母校总是这般,看似变了,却仍固执地留存着旧日的气息,教人恍惚间重返少年时光。
来源:口嗨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