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幕降临,街头巷尾的烧烤摊前,挺着啤酒肚的男性身影屡见不鲜。这种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体型,在医学领域被称作“腹型肥胖”。它可不只是影响形象,更是威胁健康的“隐形定时炸弹”。我国成年人(≥18岁)超重率达34.3%,肥胖症患病率为16.4%,且我国人群相对
夜幕降临,街头巷尾的烧烤摊前,挺着啤酒肚的男性身影屡见不鲜。这种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体型,在医学领域被称作“腹型肥胖”。它可不只是影响形象,更是威胁健康的“隐形定时炸弹”。我国成年人(≥18岁)超重率达34.3%,肥胖症患病率为16.4%,且我国人群相对更容易形成腹型肥胖【1】。一项针对我国十省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成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高达46.9%【2】。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腹型肥胖?确诊后又该如何应对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什么是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肥胖,其核心特征是内脏脂肪出现异常堆积。与全身性肥胖不同,这类人群四肢或许并不粗壮,但腰腹部明显隆起,呈现出“苹果型”身材。医学上通常以腰围作为主要判断标准:中国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1】。具体测量方法为:在站立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绕肚脐上方1cm处一圈,保持正常呼吸读取数值。腹型肥胖在工作压力大、经常饮酒以及体力活动较少的人群中较为高发【3】。
二、隐形杀手:腹型肥胖的致命危害
腹型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等常见疾病密切相关:
1.高血压腰围增加会显著提升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腹型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和腰围均正常人群的2倍【3】。
2.糖尿病腹型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研究显示,正常体重但存在腹型肥胖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约为体重正常人群的2倍【3】。
3.血脂异常腰围还与血脂异常有关,腹型肥胖与女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呈正相关【3】,腹型肥胖人群的血脂异常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4倍。
4.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美国心脏协会在2021年发布的一则关于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科学声明中指出:由腰围决定的腹型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腰围增大还会使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3】。
三、科学减重:从生活方式到正确用药
肥胖的治疗涵盖营养治疗、运动治疗、心理干预、药物和手术等多个方面。其中,饮食调整和运动需要在减重过程中贯穿始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然而,有些人群仅靠“管住嘴”和“迈开腿”难以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特别是肥胖还合并其他疾病的人群,可能就需要借助药物来辅助了。
例如肥胖合并糖尿病的人群,通过部分降糖药可以获得体重减轻的额外获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即列净类降糖药)便是一类具有减重获益的口服降糖药。这类药物降糖同时带来的减重效果已被证实主要得益于内脏脂肪组织的减少,而非皮下脂肪组织的减少【4】。以SGLT2i代表药物之一的恒格列净为例,它是我国首个原研的SGLT2i,经临床研究证实,除能显著降低血糖外,还可显著减轻体重【4-6】。
预防腹型肥胖需树立“腰围管理”意识,控制腰围增长,就是为生命争取长度与质量。通过“管住嘴、迈开腿”以及选择合适的药物,实现控糖减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4,23(10):1237-1260.
2.张晓帆, 等. 卫生研究,2024,53(06):874-879.
3.南晶, 等.卫生研究,2025,54(01):141-147+174.这里 +174是什么?需要去掉吗?
4.Weng J. Diabetes Obes Metab, 2021, 23(8) 1754-1764.
5.Lu J,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1;23(5):1111-1120.
6.国家药监局批准脯氨酸恒格列净片上市https://www.nmpa.gov.cn/zhuanti/cxylqx/cxypxx/20211231170018189.html
来源:全科吴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