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看病等6个月,来中国几小时搞定?加拿大男子体验中国速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6 09:26 4

摘要:"医疗服务的效率与可及性,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长期以来,“西方免费医疗” 在部分人群中被赋予理想化滤镜,人们往往只看到 “免费” 的表象,却忽视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资源短缺、等待周期漫长等问题。加拿大男子阿尔诺的跨国就医经历,以极具冲击力的对比

"医疗服务的效率与可及性,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长期以来,“西方免费医疗” 在部分人群中被赋予理想化滤镜,人们往往只看到 “免费” 的表象,却忽视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资源短缺、等待周期漫长等问题。加拿大男子阿尔诺的跨国就医经历,以极具冲击力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医疗体系下患者的真实体验,也让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 “免费医疗” 的实际价值,以及中国医疗体系在效率与便捷性上的独特优势。

加拿大的困境:6 个月等待,核磁共振检查成 “奢望”

阿尔诺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年近 40 的他在当地一家机械制造工厂工作,日常工作强度适中,家庭生活也算平稳。2024 年初,他开始频繁感到腰部酸痛,起初以为是工作时久坐或搬运重物导致的肌肉劳损,便自行购买了外用止痛药膏涂抹,可症状并未得到缓解,反而在两个月后出现了腿部发麻的情况。

担心身体出现严重问题,阿尔诺在妻子的催促下,预约了家附近的社区医生。经过简单的问诊和体格检查,社区医生怀疑他的腰椎可能存在椎间盘突出或神经压迫问题,建议他进一步做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病因。听到需要做核磁共振时,阿尔诺并没有太在意 —— 在他的认知里,这只是一项常规检查,很快就能完成。

但社区医生接下来的话,让他陷入了错愕。医生打开电脑上的预约系统,查询后告诉他:“目前本地区的核磁共振设备预约已经排到了 6 个月后,如果你同意,我会把你的信息录入系统,等有档期了会电话通知你。” 阿尔诺以为自己听错了,反复确认:“是 6 周吗?还是 6 天?” 医生无奈地摇了摇头:“是 6 个月,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部分医院的预约甚至要等 8 个月以上。”

这个答案让阿尔诺和妻子都难以接受。他们生活的城市虽不是加拿大一线城市,但也有近 30 万人口,拥有三家公立医院,却连一项常规检查都要等上半年。阿尔诺忍不住追问:“如果期间病情加重了怎么办?” 医生表示,只能届时再紧急预约,但紧急通道也需要排队,且优先级主要留给癌症、心脏病等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像他这样的慢性病症状,很难获得优先处理。

无奈之下,阿尔诺只能加入漫长的等待队伍。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腰部疼痛愈发明显,有时甚至会在夜间被疼醒,腿部的麻木感也从偶尔发作变成了持续存在。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只能减少久坐时间,每工作 1 小时就起身活动 10 分钟,晚上睡觉时也只能侧睡,身下垫着特制的腰枕。

等待的过程中,焦虑逐渐吞噬着阿尔诺。他每天都会查看手机,生怕错过医院的预约电话;看到新闻里报道有人因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他就会联想到自己的情况,担心 6 个月后病情已经发展到更严重的地步。妻子也时常安慰他,但自己心里也没底,只能陪着他一起煎熬。

期间,有朋友建议阿尔诺去私立医院做检查,可咨询后发现,私立医院的核磁共振检查费用高达 2000 加元(约合人民币 10500 元),后续如果需要治疗,费用更是天文数字。阿尔诺的家庭收入属于加拿大中等水平,每月扣除房贷、生活费后结余有限,这样的费用让他望而却步。“免费医疗确实不用花钱,但前提是你能等得起。” 阿尔诺不止一次在心里这样感慨,曾经对本国医疗体系的信任,也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逐渐消磨。

随着等待时间超过 3 个月,阿尔诺的心态变得越发消极。他开始减少社交活动,下班后就待在家里,连最喜欢的钓鱼爱好也放弃了。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无计可施。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时间过得快一点,让预约检查的日子早日到来。

中国的惊喜:一次旅游,意外解决 6 个月难题

2024 年 5 月,阿尔诺的妻子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了许多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视频 —— 视频里,中国的城市高楼林立,街头巷尾满是特色美食,人们出门只需带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支付,乘坐高铁几个小时就能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这些画面让夫妻俩心生向往,妻子提议:“反正检查还得等 3 个月,不如我们去中国旅游一趟,就当放松心情,说不定对你的身体也有好处。”

阿尔诺起初有些犹豫,他对中国的了解大多来自新闻报道,担心语言不通、生活不便。但在妻子的坚持下,他还是同意了。两人很快办理了中国旅游签证,预订了从多伦多飞往上海的航班,再转机前往妻子最想去的成都,计划在中国停留 10 天。

2024 年 6 月中旬,阿尔诺和妻子抵达成都。走出机场时,他们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 宽敞明亮的航站楼里,随处可见中英文标识,机场大巴、地铁的购票机都支持外文操作,甚至还能通过手机 APP 直接预约网约车,司机能通过平台的翻译功能与他们沟通。入住酒店后,妻子更是兴奋地发现,酒店附近的小吃街里,从火锅、串串到钟水饺、蛋烘糕,各种美食让人眼花缭乱,而且付款时只需用手机扫描商家的二维码,无需兑换大量现金。

在成都游玩的几天里,阿尔诺夫妻俩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固有印象。他们去了宽窄巷子,感受古色古香的街巷文化;爬了青城山,体验 “青城天下幽” 的自然风光;还在春熙路见识了繁华的商业氛围。让他们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的移动支付 —— 无论是在路边摊买一瓶水,还是在大型商场买衣服,甚至是乘坐公交车,都能通过手机完成支付,有时连手机都不用掏,刷脸就能付款。“在加拿大,我们出门还得带钱包、银行卡,有时候还要担心零钱不够,中国的支付方式太方便了。” 阿尔诺不止一次对妻子这样说。

6 月 20 日,也就是他们在中国的第 5 天,阿尔诺的腰部疼痛突然加剧,甚至无法正常行走。妻子搀扶着他坐在路边休息,看着丈夫痛苦的表情,她突然想到:“我们不如去中国的医院看看?说不定这里能快点做检查。” 这个想法让阿尔诺眼前一亮,但随即又有些顾虑:“我们不是中国人,没有医保,而且语言不通,能看病吗?” 妻子安慰他:“先去试试,总比在加拿大等着强。”

两人通过酒店前台的推荐,前往附近一家三级甲等医院 —— 成都市某人民医院。走进医院大门,他们看到大厅里人来人往,患者和家属都有序地排队,导诊台的护士穿着整齐的制服,耐心地为患者解答问题。阿尔诺夫妻俩站在大厅里,看着周围人都拿着一张卡片在机器上操作,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下手。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主动走了过来,用流利的英语问道:“请问需要帮忙吗?” 得知阿尔诺的情况后,志愿者带着他们来到导诊台。导诊护士在了解到阿尔诺是外国游客,需要看骨科后,告诉他们可以用护照挂号。随后,志愿者协助阿尔诺在自助挂号机上,将护照贴近感应区,不到 1 分钟就完成了挂号,挂到了当天下午的骨科专家号,挂号费用为 50 元人民币(约合 9.5 加元)。

“不用预约吗?直接就能看病?” 阿尔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向志愿者确认。志愿者笑着解释:“中国的医院大多支持现场挂号,尤其是三级医院,专家资源充足,除非是特别热门的科室,否则基本都能当天就诊。”

下午 2 点,阿尔诺准时来到骨科诊室。接诊的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症状、发病时间以及在加拿大的就医经历,还仔细检查了他的腰部和腿部,随后在电脑上开具了两项检查单 ——腰椎核磁共振和下肢神经电生理检查。看到 “核磁共振” 几个字时,阿尔诺的心又沉了下去,他以为又要开始漫长的等待。

可当他拿着检查单来到放射科预约窗口时,工作人员告诉他:“核磁共振检查今天下午就能做,现在前面还有 3 位患者,你在候诊区稍等,叫到名字就可以进去。” 这个回答让阿尔诺愣在原地,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激动地拉着妻子的手说:“他们说今天就能做!不用等 6 个月!”

下午 3 点 15 分,广播里叫到了阿尔诺的名字。他走进核磁共振检查室,医护人员用英语向他说明检查注意事项,帮助他调整姿势,整个检查过程只用了 20 分钟。随后的下肢神经电生理检查也很顺利,不到 30 分钟就完成了。

检查结束后,医护人员告诉阿尔诺,检查结果会在 4 小时后出来,到时候可以在自助报告机上打印。阿尔诺和妻子在医院附近的餐厅简单吃了晚饭,然后回到医院等待结果。晚上 7 点,他们在自助报告机上插入就诊卡,不到 10 秒,两张清晰的检查报告就打印出来了。

拿着报告回到骨科诊室,医生结合检查结果,诊断阿尔诺为 “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压迫”,并为他开具了口服药物和外用理疗贴,还详细告知了日常康复锻炼的方法,叮嘱他避免久坐、弯腰搬重物。整个就医过程,从挂号到拿到检查结果、获得诊疗方案,总共只用了 5 个多小时,花费约 1800 元人民币(约合 345 加元),远低于加拿大私立医院的费用。

走出医院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成都的街头亮起了璀璨的灯光。阿尔诺看着手中的检查报告和药品,激动得眼眶发红,他对妻子说:“我从来没想过,看病能这么快。在中国,我花了几个小时就解决了在加拿大要等 6 个月的问题,这太不可思议了。”

网络发酵:相似经历引发共鸣,医疗现状对比引深思

回到酒店后,阿尔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决定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他用手机拍摄了一段视频,从自己在加拿大等待核磁共振检查的经历说起,再到在中国的就医过程,最后展示了自己的检查报告和药品,还配上了自己在医院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片段。

他在视频的开头写道:“如果你以为西方免费医疗是天堂,那请看看我的经历。在加拿大,我等了 6 个月都没做成核磁共振;在中国,我只用了 5 个小时就完成了检查和治疗。” 视频发布到国外的社交平台后,短短 24 小时内,播放量就突破了 100 万次,评论数超过 2 万条。

许多有过类似经历的外国人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的遭遇。一位来自英国的网友写道:“我妈妈需要做膝关节置换手术,在英国的公立医院排了 14 个月的队,最后因为病情加重,只能借钱去私立医院做手术,花了 3 万英镑。” 另一位澳大利亚网友表示:“我儿子去年发烧到 40 度,去公立医院急诊,等了 7 个小时才轮到看医生,期间只能在候诊区的椅子上躺着。”

还有网友提到了私立医院的高额费用:“在加拿大,私立医院的核磁共振检查费用至少 2000 加元,要是需要做手术,费用能达到 10 万加元以上,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 一位美国网友更是晒出了自己的医疗账单:“我妻子生孩子,在美国的公立医院住院 3 天,最后账单金额是 8.5 万美元,幸好有医保报销了大部分,否则我们根本付不起。”

这些评论让阿尔诺意识到,自己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在许多推行 “免费医疗” 的国家,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待周期漫长、私立医院费用高昂等问题普遍存在。而中国医疗体系的高效与便捷,不仅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也让更多外国人看到了不同医疗模式的可能性。

在视频的后续更新中,阿尔诺还分享了自己在中国服药和进行康复锻炼后的效果 —— 经过一周的治疗,他的腰部疼痛明显缓解,腿部麻木感也减轻了很多。他还拍摄了自己在成都街头散步、品尝美食的画面,配文写道:“中国不仅解决了我的健康问题,还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温暖。这里的人们友好、热情,城市干净、有序,我已经爱上了这个国家。”

随着视频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的医疗体系。有网友在评论区询问:“外国人来中国看病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流程复杂吗?” 还有网友表示:“以后如果在本国看病需要长时间等待,我会考虑去中国就医。”

阿尔诺夫妻俩在中国的旅行结束后,顺利返回了加拿大。虽然他还需要按照中国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康复,但他的心态已经完全不同 —— 曾经的焦虑和无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信心。他计划在身体恢复后,再次来到中国,去更多城市看看,也想把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告诉身边更多的人,让他们了解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

如今,阿尔诺在加拿大的核磁共振检查预约还在排队中,医院的电话至今没有打来。但他已经不再期待那个电话了,因为他知道,当身体出现问题时,还有更高效、更便捷的选择。而他的这段跨国就医经历,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同医疗体系的优势与短板,让人们在讨论 “医疗” 时,不再只盯着 “免费” 的标签,而是更关注其本质 —— 能否及时、有效地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

"

来源:牟平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