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一直以来就是油菜籽产量的大户。据英国路透社、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该省省长斯科特·莫伊,正焦头烂额地准备打包行李,赶往中国进行一场“救火”谈判,心里一万个希望能把这个巨大的买家给劝回来。
中方反制精准击中要害,加拿大终于尝到紧跟美国,对华挑衅的苦果。加拿大省长紧急宣布访华,希望中方能够“高抬贵手”。
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一直以来就是油菜籽产量的大户。据英国路透社、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该省省长斯科特·莫伊,正焦头烂额地准备打包行李,赶往中国进行一场“救火”谈判,心里一万个希望能把这个巨大的买家给劝回来。
【加拿大省长紧急宣布访华】
据其表示,他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周内飞赴中国,希望能够通过面谈来化解困局,同时,还恳请加拿大联邦政府提供援手。
事情缘何这么紧张呢?要知道,油菜籽出口作为加拿大主要经济支柱之一,中国可是加拿大油菜籽的最大市场。
但由于有证据表明加拿大油菜籽存在倾销行为,而中国国内相关产业因此受到了实质性损害,故而中国商务部决定,从8月14日起,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征收高达75.8%的保证金。
这对加拿大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简直是晴天霹雳!因为,如果这一反倾销措施不撤销,加拿大对中国的油菜籽出口基本会归零,而这是一个每年近50亿加元,约合258亿人民币的“大钱袋子”。
【加拿大对中国的油菜籽出口将基本归零】
可以说,油菜籽产业对于加拿大来说,绝对不可小觑。据统计,这个产业创造了20万个就业岗位,贡献了430亿加元(约合2220亿人民币)的产值,可以说是养活了很多人。
加拿大的联邦农业部长希思·麦克唐纳也在会后强调,加拿大政府会全力支持相关产业,绝对不能让农民和企业孤军奋战。
然而,此时此刻,加拿大注定感到心痛,因为在中国宣布征税的同时,贸易商们传来消息——中国已经订购了约5万吨澳大利亚油菜籽,这可是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这一幕无疑给加拿大泼了冷水。
加拿大起初可能还抱有些许幻想,认为他们的油菜籽在中国市场上是无可替代的;毕竟,短期内谁能找到新的供应商呢?然而,现实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中国转向澳大利亚购买油菜籽】
中国早已将目光投向全球,在供应链的多元化上做足了功课。目前,中澳双方谈得热火朝天,框架协议眼看就要签,不久后澳大利亚或将向中国试运送15万至25万吨油菜籽。此次5万吨交易,不过是一道“开胃菜”罢了。
对于加拿大来说,失去中国这个市场影响深远。油菜籽可是涉及西部省份的重要产业,几十万人的工作和收入都与其息息相关。中国市场转向意味着,加拿大油菜籽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企业裁员减产,还有那再也难以夺回的市场份额。
更令人挠头的是,加拿大想要另辟蹊径去开拓别的市场,却发现困难重重。比如,欧洲市场早已饱和,东南亚的需求又显得微不足道。反观澳大利亚,早已盯紧机遇提前扩种,适应中国品种需求,也加快了植物检疫协议的推动。
【澳总理阿尔巴尼斯来华谈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加拿大的全国省长夏季会议上,这位满脑子忧心油菜籽的省长,就曾言辞恳切地指出,加拿大需要更多同中国打交道。
其实,中国对加拿大采取反制措施,也不是无缘无故。这要追溯到去年十月,当时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铝产品实施了一系列歧视性贸易限制,并加征了高额关税。
在加拿大看来,这是保护本土产业的当务之急,但仔细琢磨,这种做法颇有跟随美国步伐的意味。
更讽刺的是,加拿大国内钢铁产业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单边关税政策所致,加政府却选择性忽视这些事实,反而将矛头指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贸易伙伴,企图转移视线。
【中方反制精准击中加拿大要害】
当然,面对这样的挑衅,中国没有坐以待毙。在三月份,为了反制加拿大的无理关税,中方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菜籽油、油渣饼、豌豆分别加征了100%的关税,而对水产品和猪肉则加征了25%关税。这番反击力度可谓不小,让加拿大尝到了苦头。
中国的行动一直以来是冷静且果断的。这一次,也是为了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调整进口结构,避免因短缺而自我折损。
灵活的供应链建设早已箭在弦上,中国不仅稳住了自己的市场,还通过果断的反制行动向世界宣告:那些试图损害中国利益的国家,务必要意识到后果绝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
纵观这场贸易纷争,如果加拿大继续硬碰硬,恐怕只会损失更大。而若能及时醒悟,与中国展开坦诚对话,或许还能找回一些转机。
不过这次事件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把贸易当作博弈筹码,无异于自掘坟墓。市场只认实力,不接受儿戏。
来源:湘评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