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被误导!大白菜也分“公母” ?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6 06:30 1

摘要:首先得明确一点:那些人口中说的大白菜“公母”,根本不是生物学上的性别差异,只是根据白菜结球形态总结的博眼球的说法。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总有一些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楚的人,大言不愧地说白菜有"公母"之分。

不管是种白菜还是买白菜,都要学会区分公母,说的是头头是道,真是震碎了三观。

作为种菜人,你是不是也被这些说法搞糊涂了?大白菜到底有没有公母之分?

今天我就把这事说清楚,希望您看完以后,千万别再被误导了。

首先得明确一点:那些人口中说的大白菜“公母”,根本不是生物学上的性别差异,只是根据白菜结球形态总结的博眼球的说法。

那些人口中的“公白菜”,通常是结球圆滚滚、捏起来紧实的白菜;“母白菜”则是结球偏长、手感松散些的白菜。

有人觉得“母白菜”更嫩、水分多,“公白菜”更耐储存,其实这种区分没任何科学依据。

造成这种形态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品种特性,有的白菜品种天生就是圆球形结球,比如常见的“北京新三号”,有的则是长筒形,比如“青帮白菜”,这是品种自带的属性,和性别无关。

二是生长条件,苗期如果缺水缺肥,白菜叶片发育不良,结球就容易松散;结球期温度忽高忽低,超过25℃或低于5℃,都会影响叶片包裹,导致结球不紧实;要是遭遇蚜虫、霜霉病等病虫害,叶片受损,结球形态也会变形。

所以与其纠结“公母”,不如关注品种和生长管理。

从生物学角度讲,大白菜不仅没有“公母”之分,所有植株都具备开花结籽的能力。

这是因为大白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它的花是典型的两性花——每一朵花里都同时有雄蕊和雌蕊。雄蕊能产生花粉,雌蕊能接受花粉并发育成种子,一朵花就能完成生殖的关键步骤。

这就意味着,不存在只开雄花的“公株”,也不存在只开雌花的“母株”。哪怕你只种一棵白菜,只要它能正常开花,就能通过自花授粉或昆虫辅助授粉结出种子。

很多种菜人留种时会犯愁“要不要留母株”,其实完全没必要,只要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结球饱满的植株,让它自然抽薹开花就行,所有健康植株都能承担留种任务。

不管是买菜还是种菜,抓准核心要点比纠结“公母”实用得多。

买菜时,重点看三点:

一是新鲜度,菜叶要挺实不发蔫、无黄斑烂叶,根部白净无腐烂。

二是紧实度,根据烹饪需求选——炖白菜、腌酸菜选紧实的,耐煮耐存;炒着吃、拌凉菜可选稍松散的,口感更脆嫩。

三是无病虫害,叶片背面没蚜虫、没霜霉病的白斑,这样吃着才放心。

种菜时,关键做好两步:

第一步选对品种,根据当地气候选适配的品种,北方秋播选耐寒性强的紧实品种,比如“秋绿75”;南方冬春播选耐热耐湿的中松散品种,比如“矮脚黄白菜”,选对品种能少走很多弯路。

第二步做好生长期管理,苗期保持土壤湿润,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比如鸡粪、羊粪),促进叶片生长;长到10-12片叶进入结球期后,追施一次磷钾肥(比如过磷酸钙),帮助结球紧实;结球期要控制温度,避免高于25℃导致抽薹,低于5℃则要覆盖薄膜防寒;同时挂黄板诱杀蚜虫,提前喷施波尔多液预防霜霉病,减少病虫害对结球的影响。

其实不管是买菜还是种菜,大白菜的“公母”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博眼球和流量的,完全不需要理解,更不要被误导。

我们只要掌握好品种选择和生长管理的核心技巧,就能种出又大又紧实的大白菜。

当然,不管什么时候蔬菜,都会有个别变异株出现,但这与"公母"无关。你明白了吗?

我是自然农哥,一个喜欢种菜、养鸡的80后农民。您要是觉得有用,就转发给爱种菜的朋友吧,让我们一起轻松、快乐地种菜!

来源:自然农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