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超过1750万人次参与,上海下月迎全城盛事,再现“第一盏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6 06:02 1

摘要:根据《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总体方案》,本届光影节主题为“点亮上海 Light Up Shanghai”,旨在通过光影艺术激活城市空间,展示城市活力,弘扬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精神,增强商业繁荣信心。

今年9月,上海将迎来又一大全城盛事,力争吸引1750万人次参与,带动消费超过42亿元。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8月25日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将于9月19日至10月18日举办。

本届光影节采取“一主多点、市区轮动”模式,设置1个主会场(设在徐汇滨江区域)、16个分会场(除崇明的15个区,以及临港新片区)。

根据《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总体方案》,本届光影节主题为“点亮上海 Light Up Shanghai”,旨在通过光影艺术激活城市空间,展示城市活力,弘扬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精神,增强商业繁荣信心。

再现“第一盏灯”点亮

据光影节组委会介绍,本届光影节一大亮点是开幕式暨光影节亮灯仪式,国际照明组织、国内外主要城市、景观照明行业的代表将集体观摩建筑投影秀、无人机灯光秀等上海光影艺术、技术的最新成果。

各个分会场也是精彩纷呈。

在徐汇区分会场,去年刷屏朋友圈的油罐艺术中心、西岸梦中心砼仓等光影设施将升级,同时,西岸梦中心船坞正策划融合水幕投影、激光技术等的现代舞沉浸式演出。

在黄浦区分会场,经过两个月的施工,外滩水景瀑布及景观照明维修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相比提升前,水流更均匀、瀑布展开面更大、灯光色彩亮度等表现更细腻。

在闵行区分会场,七宝老街商圈将以七宝老街钟楼区域为核心载体,策划约3分钟的光影秀展演。

在青浦区分会场,五色“萤火虫”将遍布拥有6000多年历史的崧泽村,以陶片作瓦,以光影为釉,用时髦的方式讲述上海的历史文明。

光影节是全民共享同乐的盛会,本届光影节专门推出了光影秀系列活动、光汇滨江秀带活动、点亮地标建筑活动、全民共创光影活动等6项全民共享主题活动。

1882年,中国第一盏电灯和亚洲第一盏路灯在上海亮起,本届光影节将再现“第一盏灯”点亮的情景,展示上海景观照明发展成果,呈现上海城市发展脉络。

方便市民游客在全市追寻美妙的光影,光影节组委会还将推出“全景光影地图2.0版”,依托相关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发布主、分会场主题活动,推荐100处以上夜景打卡点,推荐30条以上“City walk”夜游路线。

油罐艺术中心1、2号罐前侧设计效果图。西岸梦中心砼仓设计效果图。

外滩水景瀑布及景观照明(维修提升前)。

以七宝老街为起点,串联七宝领展广场、爱琴海、万象城、老外街的7公里“光闵秀带”。

青浦区分会场以崧泽村为开幕点灯主会场。

全球智慧造福“夜上海”

检验一座城市光影节的成色,不仅要看其受关注和欢迎的程度,还要看它能为所在城市带来什么。

里昂、悉尼、东京等城市的灯光节无一不是通过融合文化和艺术,向世人展现城市强大的魅力和创造力,并带动当地文旅消费市场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去年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9月19日开幕、10月18日落幕。

期间,设在上海展览中心的主会场和设在12个地区的分会场共举办活动136项,设置打卡点119处,点亮重要建筑1100余栋,吸引国内外游客1620多万人次,带动相关消费超过38亿元,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覆盖区域最广、活动最丰富、传播力最强的公益性光影文化艺术活动。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数据,去年9月30日至10月6日,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分会场活动覆盖的20处商业中心,客流量共2697.98万人次,同比增长12.7%;光影节分会场覆盖的商业中心消费额为45.79亿元,其中八成的商业中心消费额实现同比增长。

第二届光影节也将充分激发商旅文体等各个领域的活力,组织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的多维度光影艺术促消费活动,创新“光影+”多元化消费场景,助力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外摆经济。

以“光影+商业”为例,徐家汇、南京东路、南京西路等20个以上市级商圈、世博商业中心等10个以上区级商圈将与光影节联动,推出一批融合光影艺术、夜市、花市等元素的“光影市集”和各色“光影快闪店”。本届光影节将联合Lululemon、欧莱雅等品牌企业和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发光影节“体验券+”,推出50个以上品牌促销活动。

“光影+文旅”方面,久事集团、携程集团、上港集团等将推出“追光寻影、体验上海”旅游线路产品,以及“光影节+游轮”“光影节+黄浦江游船”等组合体验产品。

此外,入境口岸将向旅客发放“上海惊喜盲盒”,内含各类光影节体验券、消费券,东方明珠等50个以上的旅游景区(点)将举办光影艺术活动,一些消费场景还会有“光影+二次元”的惊喜。

光影节还将征集全球智慧来提升上海的夜景夜色。全球艺术家、新媒体创作者以及全国高校学生的创想很可能“照”进上海市民的现实生活,它们将以长期保留的光影艺术装置的方式出现在徐汇滨江、陆家嘴、南外滩、北外滩、杨浦滨江、宝山滨江等区域,又或者用于改造提升城市历史建筑、文化设施、会展场所、体育场馆等地标建筑,成为市民游客日常打卡新去处、带动上海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