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了客服才知道,原来这店之前一直用娃哈哈的名字运营,现在双方已经停止合作了。而这个 “同源康公司”,背后的控制人正是杜建英,那停止合作的另一方,自然就是宗馥莉了。
最近娃哈哈的瓜真是没断过!遗产争夺战还在发酵,咱又刷到个大动静 —— 娃哈哈天猫旗舰店居然改名叫 “同源康食品” 了!这到底是咋回事?
问了客服才知道,原来这店之前一直用娃哈哈的名字运营,现在双方已经停止合作了。而这个 “同源康公司”,背后的控制人正是杜建英,那停止合作的另一方,自然就是宗馥莉了。
别看宗馥莉之前总被传 “隐身”,其实人家私下里动作不少,而且都挺管用。就前不久,还有报道说她砸了 10 亿建的西安饮品基地,已经正式获批了。
忍了这么多年,宗馥莉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小姑娘了。面对 3 个同父异母弟妹的 “攻击”,她早就在背后下了一盘大棋。其实从她刚接手娃哈哈的时候,就能看出点苗头了。
2022 到 2023 年,娃哈哈的营收还在 500 亿上下晃悠,可到了 2024 年宗馥莉正式掌权,营收直接冲到 700 亿!今年上半年更是涨得厉害。这位新掌门到底是咋带娃哈哈杀出重围,实现逆势增长的?今天咱就好好扒一扒。
2021 年底,宗馥莉正式当上娃哈哈副董事长。2022 年,娃哈哈营收 512 亿,比竞争对手农夫山泉多了 180 亿,但跟 2021 年比,还是少了 7 亿。
这一年,宗庆后和宗馥莉父女俩没少使劲,可问题还是暴露了不少。
先说产品,2022 年娃哈哈挺积极,一下推了 20 款新品。但有经销商跟咱吐槽,这些新品虽说价格亲民、利润也还行,可包装太老气,本身也没啥亮点,买过一次的人很少再回购。
娃哈哈内部统计过,2022 年新品销售额大概 19 亿,复购率是真不行 —— 不光没出一个爆款,连基本的用户黏性都没建立起来。
你看人家竞争对手:农夫山泉有年销 10 亿的东方树叶,元气森林有年销 10 亿的外星人电解质水,今麦郎更厉害,凉白开年销 30 亿。可娃哈哈呢?2022 年连一个破亿的新款单品都没有,业绩主要还靠 AD 钙奶、营养快线这些老伙计撑着,处境别提多尴尬了。
渠道方面也没好到哪去。娃哈哈试了不少招,比如搞限时购、给 AD 钙奶做跨界联动,还针对苏打水、运动饮料做定向推送。可折腾半天,连具体的销量数据都没放出来。
后来才知道,这背后藏着父女俩的分歧:宗馥莉想在线上搞出点成绩,可宗庆后不怎么看好线上。结果就是线上起步晚,没赶上红利期;线下又没新突破,相当于一条腿走路,哪能跑得过人家两条腿的对手?
2023 年,娃哈哈营收跌到了 500 亿,比 2022 年还少了 12 亿。这一年,宗馥莉面临的麻烦更多了。
公司里老一套的 “论资排辈” 管理和分红模式,让年轻员工一点干劲都没有,三成 90 后直接辞职跳槽了。不光员工留不住,全国的经销商也走了快 20%。产品更是被吐槽 “太老土”,好多年轻消费者都不认识这个 “古早品牌” 了。
为了改变现状,宗馥莉下了狠功夫:组建了一支 12000 人的终端团队,搞了个 “终端陈列质量考核”,要求娃哈哈的产品必须占门店的黄金位置;还找新人代言吸引年轻人,相关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的播放量直接破了 40 亿;新品销量也突破了 25 亿。
能有这些进步,离不开父女俩的配合:宗馥莉拓展线上渠道,宗庆后稳住线下 —— 新品在天猫、京东、抖音直播间同步首发,还铺到了三四线城市;所有产品也进了便利店、加油站、餐饮店。
宗馥莉还做了个贴心操作:把各地的存货明细传到 “娃哈哈快消网”,经销商能直接看数据选品、一键订货。
可问题还是没彻底解决:货品数据更新不及时,热门产品需要多少货搞不清楚,生产发货都慢半拍,直接影响销量;一线业务员太少,基层问题没人管,经销商要货不给、顾客投诉没人理,不少经销商都憋了一肚子气,转头就跟了竞争对手。最后 2023 年营收还是掉了。
2024 年初,宗庆后离世,宗馥莉正式扛起娃哈哈的大旗。当了董事长后,她在管理、设备、营销上砸出三记重锤,直接把营收干到了 700 亿,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
宗馥莉直接告别了以前 “讲人情” 的老规矩,改成 “制度先行、结果说话”。员工等级不再看资历,基层人员也没了 “平均主义”,分红奖金全跟个人 KPI 挂钩,有能力就能拿高薪。
这一改效果立竿见影:2024 年娃哈哈一线员工的薪资比 2023 年多了 4 亿,不少销售厉害的人,年薪直接超 40 万!
宗馥莉明白,想做大市场不能靠情怀,得真金白银投入。比如在武汉汉南生产基地,花大价钱引进瑞士 SIG Combibloc 的尖端灌装系统,专门做电解质水,单厂区一年能产 3 亿瓶;天津滨海新区的纯净水基地,配了德国 KHS 的高速生产线,每小时能产 4.8 万瓶,补上了华北产能的漏洞。
她还往市场投了 10 万台智能冰柜 —— 既能实时把数据传到总部,提前 24 小时给补货建议,还能 30 秒切换产品。2023 年数据慢、补货乱的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快消品拼渠道就跟打仗拼粮草似的,娃哈哈最大的渠道就是经销商。2024 年,宗馥莉把合作制度改了个大样。
以前经销商要先交定金,按月清货款,年底再退本付息。现在改成 “擂台赛”:区域经销权公开叫价,谁出价高谁拿;还下放了销量目标,达标就有奖,不达标就出局。
这招太刺激了!比如无糖茶系列,上市 9 个月线上就卖了 125 万瓶;连 AD 钙奶这种老产品,同比增长都到 70% 了。
2025 年娃哈哈还在发力,上半年利润同比涨了 30% 多。可就在这时候,继承权风波突然来了,一下把娃哈哈推到了风口浪尖。
宗庆后一辈子攒下的商界威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本顺风顺水的商业传奇,也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娃哈哈说这是宗馥莉的家事,不影响公司经营,但市场已经给出了反应 —— 销量开始下滑,有些经销商也动摇了。
这场风波还在发酵,娃哈哈的前景也变得不确定。2025 年能不能守住 700 亿的辉煌,甚至再往前冲一把,成了业界最关心的事儿。
讲真,看着宗馥莉从接手时的磕磕绊绊,到靠自己的铁腕和智慧把娃哈哈带到 700 亿,挺让人佩服的。可现在突然冒出来的遗产战,不知道会不会打乱她的节奏。
大家觉得宗馥莉能扛住压力,让娃哈哈稳住势头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觉得这篇分析能帮你看懂娃哈哈的逆袭路,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看这位新掌门的硬实力!
来源:财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