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 月 16 日,南京林业大学 “江海寻柞来” 社会实践小队的成员们踏上了南通如皋市蒋宗村的土地,开启了一场围绕地方特有树种 “柞榛” 的保护与调研之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地方生态与文化的关注。
8 月 16 日,南京林业大学 “江海寻柞来” 社会实践小队的成员们踏上了南通如皋市蒋宗村的土地,开启了一场围绕地方特有树种 “柞榛” 的保护与调研之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地方生态与文化的关注。
抵达蒋宗村后,在村干部的热情带领下,小队成员们首先聚焦于村内的柞榛繁育情况展开调研。大家深入繁育区域,仔细观察柞榛的生长状态,从土壤环境、光照条件到苗木的生长周期、繁育技术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记录与询问。村干部详细介绍了村里在柞榛繁育过程中所做的努力、遇到的难题以及取得的成果,让队员们对蒋宗村柞榛的生存现状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每一株柞榛苗木都承载着大家对这一地方特有树种延续与发展的期望,队员们时而俯身观察,时而与村干部交流探讨,展现出浓厚的调研热情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调研活动结束后,小队成员们马不停蹄地来到蒋宗村农家书屋,为村子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以 “南通的珍稀植被与非遗文化” 为主题的别开生面的科学课。课堂上,队员们通过精心准备的图片、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介绍了南通地区的多种珍稀植被,从它们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到生态价值,都讲解得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队员们着重阐述了这些珍稀植被与南通地方非遗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比如,某些珍稀木材是传统非遗手工艺品制作的重要原料,植被的生长环境也孕育了独特的非遗文化形式。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举手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通过这堂科学课,孩子们不仅增长了关于珍稀植被的知识,更对家乡的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
团队成员鲍志伟表示:“这次蒋宗村之行意义非凡。调研柞榛繁育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保护这一地方特有树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给孩子们上的科学课,让我们看到了传承家乡生态与文化知识的希望。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为柞榛的保护和南通地方文化的传承贡献更多力量。”
此次南京林业大学 “江海寻柞来” 社会实践小队在蒋宗村的活动,不仅为柞榛的保护与调研收集了宝贵的资料,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家乡生态与文化的种子,为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来源: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