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个流传特广的说法,都说当年蒋介石坚持不要琉球群岛,所以《开罗宣言》里写日本该还中国领土时,只提了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压根没提琉球。但这事啊,真不是咱们想的那样,今天咱就扒开历史细节,看看究竟是咋回事。
有一个流传特广的说法,都说当年蒋介石坚持不要琉球群岛,所以《开罗宣言》里写日本该还中国领土时,只提了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压根没提琉球。但这事啊,真不是咱们想的那样,今天咱就扒开历史细节,看看究竟是咋回事。
其实1943年开罗会议的时候,罗斯福主动问蒋介石咋处理琉球,蒋介石说的是 “愿意和美国一起占领管理”。这可不是说他放弃琉球了,要知道,一直到1948年,他还在琢磨着怎么把琉球收回来呢!
咱先倒回开罗会议前,那时候蒋介石对收回琉球的态度,那叫一个明确。早在1932年,他就在日记里写:“等着民国三十一年中秋节,咱要恢复东三省,解放朝鲜,把台湾、琉球都收回来!” 到了1940年,他翻到这段日记,还坚信这事 “肯定能成”。
1942年11月,宋子文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战后中国领土要恢复到啥时候的样子,宋子文直接说:“东北四省、台湾、琉球都得还中国,朝鲜也得独立!” 没过几天,蒋介石在和美国商量事的计划里,也把 “台湾、琉球交还中国” 列进去了。
后来1943年3月,宋美龄要去美国访问,蒋介石特意嘱咐她,跟罗斯福说清楚中国对琉球的态度 —— 东三省、台湾、琉球这些地方必须还中国,而且这些地方的海空军基地,美国也能一起用。同年他写的《中国之命运》里更明确:“琉球、台湾这些地方,全是保卫咱民族生存的要塞,丢了它们,咱中国的国防就等于没了!” 后来宋美龄从美国传回消息,说罗斯福也认同琉球归还中国。
可这边蒋介石一门心思想收琉球,国民政府的外交部却唱起了反调。1942年1月,外交部拟了个草案,说建议把琉球还日本,但有俩条件:一是日本不能在琉球设防,得有人监督;二是不能欺负琉球人。
为啥外交部这么想呢?一方面是从法理上说,当时代理亚西司司长徐淑希觉得,琉球跟朝鲜一样,以前是给中国朝贡的国家,和台湾不一样。要是硬把它划给中国,怕国际上以为咱中国要扩张。另一方面是顾及美国,那时候国内喊着收琉球的声音特别大,美国特别关注,外交部官员还跟美国说,琉球没多少中国人,经济战略也不重要,中国没打算收。
到了开罗会议快开的时候,情况又变了。之前国防部还支持收琉球,可临近会议,相关部门的提案里再也不提琉球了。蒋介石也改了主意,11月14号准备会议资料时,压根没提琉球归还的事。转天他在日记里说,琉球以前是个王国,和朝鲜地位差不多,所以这次会议就不提了。但这可不是说他放弃了,只是不想在这次会议上谈而已。
谁知道开会的时候,罗斯福突然提起了琉球,还好几次问蒋介石中国要不要。蒋介石说,愿意和美国一起占领,之后再在国际组织托管下一起管理。后来蒋介石回忆,当时他跟罗斯福说,琉球以前是中国的小王国,但甲午之前就被日本占了,现在不想单独要,先中美共管,以后再说。
那蒋介石为啥不直接要呢?他在日记里写了三点原因:一是让美国放心;二是琉球甲午前就归日本了;三是中美共管比中国单独管好。其实他对美国一直有戒心,觉得美国不想让中国有独立空军,怕控制不了中国战区,这次罗斯福问琉球,他琢磨着美国可能想把琉球当军事基地。而且当时中国能在 “四强” 里有位置,全靠美国支持,就拿收东北、台湾来说,英国都不想明说还中国,要是没美国帮忙,《开罗宣言》里能不能明确写出来都不好说,所以蒋介石在琉球问题上只能谨慎。
二战结束后,中国还有机会运作琉球的事。外交部还是主张托管,可蒋介石更想直接收回来。1948年,他盯上了 “琉球革命同志会”,这组织之前就上书想归附中国。蒋介石让手下琢磨怎么利用这个组织收琉球,后来国民党还秘密出台了五点计划,比如让台湾和琉球的爱国团体联系,放宽对琉球人的管理,派老师去琉球教书争取人心。
所以说啊,蒋介石在开罗会议没直接要琉球,可能有他的考虑,但要说他真的不想要琉球,那可就错了。战后他还一直在想办法,只是最后没能成。
来源:历史小破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