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以“龙江风格”诞生60周年为契机,龙海区司法局审时度势,创新成立了“龙江法宣骑兵队”。成立的时间虽不长,但这支队伍如同“蒲公英”播种,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龙海区的每个角落。
2023年,以“龙江风格”诞生60周年为契机,龙海区司法局审时度势,创新成立了“龙江法宣骑兵队”。成立的时间虽不长,但这支队伍如同“蒲公英”播种,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龙海区的每个角落。
“根据法治宣传活动的类型和主题,从近3000人的普法人才库中选取最适配的法律宣讲人员。” “龙江法宣骑兵队”队长用自己切身体会告诉记者,这种“量体裁衣”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普法的精准度和灵活性,让普法不受固定队伍框架的限制,实现了人才配置和流动的提质增效。
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2025年7月16日-19日在中国休闲食品名城龙海博览园隆重举行,“龙江法宣骑兵队”专门组建“护航食博法律服务小分队”进驻展馆,在展会现场设立法律服务站,开启为期4天的“提升法律服务质效 护航法治营商环境”主题活动,助力保障参展各方合法权利,为展会顺利举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2025年8月,“龙江法宣骑兵队”从人才库中遴选出法院、海警、司法等对口单位业务骨干组成宣讲小分队深入辖区渔村、海岛,开展“普法宣传进渔村 法治护航助发展”系列主题法治宣讲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渔民群众身边。活动重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地非法捕捞典型案例,用闽南方言和通俗语言讲解法律知识,明确非法捕捞的法律后果。
“我们的普法活动就像‘定制服务’,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最适合的法律知识。”普法志愿者康艺旋如是说。这种精准普法的理念,为展会的顺利举办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除了针对特定需求和节日节点开展普法活动外,“龙江法宣骑兵队”还创新性地构建了“全生命周期”宣传体系。以“蒲公英”全生命周期消防宣讲中队为例,他们将全民划分为在校少年儿童(18周岁以下)、中青年、居家群体等三大类群体七类人群,根据每个生命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不同的普法方式。
“少年儿童的法治意识尚在启蒙,所以我们时常走进学校进行法治宣传。以‘互动+体验’的形式,通过理论授课、实践教学、体验消防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授课过程中学到消防知识和法律。”“蒲公英”消防宣讲队员何腾飞介绍道。
而对于中青年群众,该队伍则采取进企业的形式,指导职工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和普法讲座,在“即学即实践”中提升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久居在家的一般是老年群体,就以“走街串巷”“上门入户”的方式,以通俗易懂的方言向村民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
龙海区“蒲公英”全生命周期消防宣讲中队成立以来,先后走进九龙社区开展“蒲公英进社区”暨防汛、消防大宣讲大演练活动;走进石码第二中心小学,让师生“零距离”接触消防装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走街串巷”开展消防安全法治宣传活动;走进辖区企业开展全生命周期“一教一练”活动……一场场活动都是骑兵队为打造精准普法新高地所做的努力。
然而新的问题也摆在他们面前——如何让普法活动更有吸引力?“龙江法宣骑兵队”给出的答案就是“创新”。
“人民群众掌法律,当家做主要践行,合法权益维护好,司法公正又公平,乡规民约依法定,公序良俗要实行……”2025年7月25日晚,“人人守法·法守人人” 法治下乡巡回宣讲(龙海站)活动在龙海石码锦江影院广场举行。歌词易懂、曲调明快、朗朗上口,当句句入耳入心的芗剧说唱普法唱响时刻,引得台下阵阵喝彩。
“这节目真不错,我都不自觉跟着哼唱几句!”台下的黄阿婆对芗剧说唱普法赞不绝口。芗剧音乐曲调富有地方色彩,使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大受群众欢迎。“龙江法宣骑兵队”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优势,与民间芗剧团合作,创新推出芗剧说唱普法形式,将政策方针、生产生活、婚姻家庭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编入成曲,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潜移默化地推进普法深入人心。
截至目前,“龙江法宣骑兵队”共参与各类法治创建活动1096场(次),发放宣传品(册)2.68万份,覆盖群众约5.4万人,创新做法先后被中国新闻网、《福建法治报》、新福建、“福建司法”“漳州普法”等媒体宣传推广,并于2024年9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宣传教育与公法研究中心、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治时代》杂志共同评选为“2024年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创新案例”。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