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信息爆炸、技术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知识分子的角色与公共空间的形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当公共空间的话语权被流量重新定义,当知识分子从聚光灯处退至边缘,他们与公共领域的联结该如何维系?
在这个信息爆炸、技术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知识分子的角色与公共空间的形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当公共空间的话语权被流量重新定义,当知识分子从聚光灯处退至边缘,他们与公共领域的联结该如何维系?
8月28日晚,《狐狸与刺猬: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将携手资深媒体人马国川,围绕“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主题展开一场深度对话。
这部曾获首届文津图书奖的经典著作,在历经三次修订后依然保持着思想的锐度——以 “十论” 为纲,既梳理从晚清到当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也剖解他们在不同历史阶段承担的公共角色与社会责任。新版更直击当下:“帝都与魔都” 的城市知识分子差异、新媒体迭代中公共性的消解、知识分子如何在边缘处重建与社会的联结,书中皆有深透思考,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与调适。
直播中,两位嘉宾将分享对知识分子命运变迁的独到观察,探讨知识人群体如何在新的公共空间中继续发挥作用。期待这场对谈能为大家提供思考与启示,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时代中,重新理解知识分子的精神坐标与公共责任。欢迎您的关注与参与!
直播主题
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
时间
8月28日(周四)20点
对谈嘉宾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马国川 媒体人、学者
直播平台
许纪霖文化说视频号x 学者马国川视频号
对谈人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知识分子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著有《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等。
马国川
媒体人、学者,主要研究宏观经济、日本近现代史等。创办视频节目“马上开谈”,先后担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高级编辑、《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财经》杂志主笔。出版作品有《大碰撞》、《我与八十年代》、《重启改革议程》(与吴敬琏先生合著)、“日本三部曲”等,曾荣获“文津图书奖”,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在海外发行。
《狐狸与刺猬:中国知识分子十论》
许纪霖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思库
2025年8月版
ISBN 978-7-214-30728-6
思库文丛·学术馆
在这个众声喧哗而价值迷惘的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坐标系何在?许纪霖教授以思想史家的学术洞见与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绘制出百余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谱——从晚清士人"天下兴亡"的家国情怀,到五四先驱振聋发聩的启蒙呐喊;从共和国初期炽热的理想主义光芒,到市场经济浪潮中涌动的身份焦虑;再到数字时代知识分子在网络舆论场的边缘徘徊,他们的命运始终与时代脉搏共振。
这部经典以"十论"为思想经纬,既通过鲁迅、王元化、史铁生三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个案,揭示公共角色的历史嬗变与责任担当;亦聚焦"帝都"与"魔都"知识分子的精神分野、新媒体迭代引发的公共性消解等现实议题,呈现知识分子与时代环境的动态互动。当文化消费趋于碎片化、思想表达日渐浅表化,《狐狸与刺猬:中国知识分子十论》的再版恰逢其时——它不仅是穿越时光的思想经典,更是一部叩问当下、启迪未来的公共读本。
来源: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