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破解农业“融资高山”,让金融“活水”真正润泽田间?作为服务首都“三农”的政策性金融支农主力军,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农担”)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今年4月,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下,“信贷直通车北京版暨三平台互联直通”正式启动。作为平台运
如何破解农业“融资高山”,让金融“活水”真正润泽田间?作为服务首都“三农”的政策性金融支农主力军,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农担”)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今年4月,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下,“信贷直通车北京版暨三平台互联直通”正式启动。作为平台运营方,北京农担同步推出“农担新质助农”专项行动,聚焦“新主体、新工程、新动能”,高效撬动财政资金杠杆,精准滴灌破解融资“难烦慢”,彰显服务国家战略的“农担担当”。
盛夏通州,运河奔涌,生机盎然。从樱桃园里的智慧监测,到食用菌车间的机械臂挥舞;从民宿小院的诗意栖居,到直播镜头前的农产品热销……作为首都城市副中心,这片沃土正奋力挺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北京农担紧贴区域农业发展脉搏,以担保撬动数倍社会资本投入,助力通州树立首都农业现代化标杆。
新动能:金融“活水”滴灌“智”造芯 菌棒产业提速升级
当下,正值食用菌菌棒制作的关键时期。在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陆陆源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内,一场“智造”革命正在上演——由农场联合设备厂商共同研发的国内首套平菇“全自动装袋套环扣盖一体化集成设备”高效运转,伴随着混合木屑的清香,拌料、装袋、扎口工序一气呵成,标准化菌棒快速成型。这套设备配套拌料机、智能灭菌柜,标志着菌棒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菌棒制作是食用菌生产关键核心技术环节。这套设备解决了人工误差大、效率低的痛点,效率提升40%,成本降低15%以上。”合作社负责人颜凡双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价值。这位扎根农业、拥抱科技的新农人深知技术革新对产业升级的意义。
然而,技术创新之路并非坦途。预付菌种款、设备尾款像两座大山,叠加菌棒培育期持续垫付原料费用,形成的资金缺口一度制约着发展。更棘手的是,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先进设备和创新技术上,这些“软实力”难以作为传统抵押物评估,常规融资渠道走不通。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