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5 16:17 1

摘要:在孙女士看来,这个行为恐怕误导青少年。更何况在现场,还有很多人纷纷模仿鲁迅先生的手势,打卡拍照,还配上文案,给先生点支烟。

昨天,冒出来一个控烟志愿者孙女士,投诉鲁迅绍兴故居墙面当中鲁迅先生手执香烟的形象。

在孙女士看来,这个行为恐怕误导青少年。更何况在现场,还有很多人纷纷模仿鲁迅先生的手势,打卡拍照,还配上文案,给先生点支烟。

所以,孙女士认为这恐怕会误导青少年,应该把他手执香烟的姿势,以握拳来代替。

想起来鲁迅先生曾经在《纪念刘和珍君》当中写的一句话: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到这地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说因为鲁迅先生爱好抽烟,就抹去他的历史的痕迹,那不知道要抹去多少人物,多少往事?

这般净化历史,不就相当于用漂白水洗血书?字迹虽然洗净了,但是那血性,那份真实,也都已经不复存在。

客观来说,孙女士自称控烟志愿者。初心应该是好的,她的行为虽然存在争议,也并非无可辩驳。

控烟当然是一件好事,鲁迅本人也曾受烟草之害,在他的文章当中在他的日记当中,也曾经写出过因为抽烟咳血的记载。

但是因为控烟而欲改变历史,这不就相当于因噎废食、矫枉过正吗?

鲁迅先生当年写文章,也曾经有人批评他过于尖锐,有伤风化,应当删改。但鲁迅先生是怎么回敬的?你让我删改我写的文章,还不如直接把我的头颅砍掉更加干脆。

历史并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当中曾经写道:倘若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用今天的标准去批判往日的事实,那历史就不再成为历史了,而变成了荒唐的戏码。

更何况,用握拳的姿势来代替手持香烟的姿态更加可笑。拳头固然有力,但是鲁迅先生平生最厌恶的,就是那些只会握拳喊口号,而不肯低头做实事的革命家。

真正的脊梁不在于拳头之硬,而在于思想之深。

关于鲁迅这张图片的争议内容,说墙画当中烟的比例被放大,恐生误导。

但是说句实话,青年人如果因为一幅画而学他吸烟,那么他的病不在这幅画上,而在于这个孩子的教育上。

当年鲁迅还在课桌上刻早字儿呢,之前人投诉过他破坏公物吗?拿今天的标准去衡量以往,这不就是强行改变历史吗?

孙女士固然是有责任心的,但是正如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我们国民的经历更多的会用在刀背上。

大街上烟囱林立却不见有人投诉,影视剧中吞云吐雾不见有人制止,偏偏对一幅历史墙画大动干戈,实在是舍本逐末。

鲁迅在《这也是生活》当中曾有这样的表达:无穷的地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这句话被很多人引用,但是很少有人明白他的道理:关心他人,不是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而是要理解,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之处。

最后对孙女士说一句话:你的热心可嘉,但方法欠妥。控烟应当面向现实当中的烟民,而非历史当中的亡者。

应着力于当下的宣传教育,而不是修改过去的痕迹。

任何人都不是生活在社会真空当中,你的孩子将来也要适应这个社会。

老祖宗给我们立下的规矩,都有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痕迹。

而不是对自己非常宽容,对现实当中的问题不敢发声,却对一幅历史墙画如此大动干戈。

#2025新学期追光而行#

来源:番茄210053112529529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