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农优品重楼种植:留守群体的技能增收平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7:11 1

摘要: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面临就业渠道狭窄、收入来源单一的困境,重楼种植以其技术要求适中、劳动强度可控的特点,为这一群体提供了合适的就业选择,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技能提升和稳定增收,重拾生活价值。

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面临就业渠道狭窄、收入来源单一的困境,重楼种植以其技术要求适中、劳动强度可控的特点,为这一群体提供了合适的就业选择,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技能提升和稳定增收,重拾生活价值。


重楼种植的多个环节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留守群体参与。基质准备、搭建遮阳棚等需要一定体力的工作,主要由中年妇女承担;而播种、间苗、除草、采收等精细活,则完全适合老人操作。在湖北恩施的重楼种植村,60 岁以上的老人每天上午到重楼地劳作 3-4 小时,负责清除杂草、观察植株生长状况,每人每月能获得 1200-1500 元的收入。72 岁的张奶奶说:“以前在家闲着没事干,只能帮家里做饭、看孩子,总觉得自己没用。现在种重楼,既能活动筋骨,又能挣钱补贴家用,心里踏实多了。” 村里的留守妇女组成 “巾帼种植队”,集中完成重楼的种植和采收工作,她们通过参加合作社组织的技术培训,掌握了种苗挑选、病虫害防治等技能,人均月收入可达 2500 元左右,实现了 “顾家、挣钱两不误”。

重楼的生长周期与留守群体的时间规律高度契合。每年 3-4 月是重楼播种和移栽的关键期,此时正值农村春耕前的农闲时段;5-9 月是重楼生长旺季,管理工作相对轻松,可灵活安排时间;10-11 月是采收期,正好在秋收结束后,不影响传统作物的收获。贵州毕节的农户测算,种植重楼每年可带动留守人员增加 50 个工作日的就业机会,有效填补了农闲时段的劳动力闲置。留守妇女李大姐说:“种重楼不用天天盯着,忙完家里的事再去地里看看就行,时间很灵活,既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多一份收入。”

随着重楼种植规模扩大,还催生了技术指导、初加工等配套岗位,为留守群体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一些有经验的留守妇女通过系统培训,成为村里的 “重楼技术员”,为周边农户提供种植咨询和技术指导,每天能获得 200 元的服务费;老人则可以参与重楼的清洗、切片、晾晒等初加工工作,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这种 “种植带就业、就业传技能” 的模式,不仅提高了留守群体的收入水平,还让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强了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认同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力量。

来源:科农优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