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马斯克为什么闹掰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5 17:05 2

摘要:5月陪同出访中东,7月10日更是现身白宫,与川普当面磋商,重启对华特制芯片H20的销售事宜。会后,英伟达宣布,美国政府将放宽相关限制,允许恢复对华销售。 现在的黄仁勋,摇身一变成了新一代的「川普耳语者」、「白宫听床师」,不仅取代了苹果CEO库克,更是取代了川普

视频版在这里

美国白宫的新宠换人了。

曾几何时,频繁出入白宫、被川普亲昵称为 “朋友” 的科技圈伙伴,变成了对政治圈 “敬而远之” 的黄仁勋。

黄仁勋作为英伟达CEO,过去一直和政坛保持着距离。

但今年以来,和川普的互动突然多了起来。

5月陪同出访中东,7月10日更是现身白宫,与川普当面磋商,重启对华特制芯片H20的销售事宜。会后,英伟达宣布,美国政府将放宽相关限制,允许恢复对华销售。 现在的黄仁勋,摇身一变成了新一代的「川普耳语者」、「白宫听床师」,不仅取代了苹果CEO库克,更是取代了川普第二任期初期,最受信任的科技领袖之一埃隆·马斯克。 川普甚至在自家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高调表态:“自川普关税实施以来,英伟达股价涨了 47%!我们的国家回来了。” 很显然,川普已经把英伟达股价上涨,归功于他自己。

川普与马斯克,往日高调的兄弟情还历历在目,可转眼就断崖式分手。

曾经,马斯克是川普的积极支持者,在竞选时为他站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逐渐恶化,最终发生了激烈的公开冲突。

之前的小摩擦暂且不论,大的终于是来了。

川普要执行的大而美法案(Big and Beautiful Act),于5月22日被国会众议院通过,法案取消了购买电动车的税收补贴,随后,川马二人在X上互撕,吐口水战,到现在已经2个多月了。

骂战在激烈程度上升级了不少,而且很频繁。

包括但不限于,马斯克公开批评川普,指责他没有兑现对特斯拉的承诺。

当然,川普也不甘示弱,回应马斯克之所以不满,是因为他失去了电动车相关政策的支持。

两人更大的分歧,是在国家债务和预算赤字问题上,此前,川普和马斯克声称,川普领导下的政府效率部(由马斯克监管)可以削减2万亿美元。但现在川普力主的 “大而美法案” ,提高了联邦债务上限,显然让马斯克在此前带领的“政府效率部”(DOGE),130天内削减开支的努力化为乌有。

在分歧明显升级的情况下,马斯克也开始有所行动。他提出了组建新政党的想法,试图与美国政坛根深蒂固的两党制进行竞争。

7月5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 “美国党” 正式成立,目标是在 2026 年中期选举中,赢得至少2至3个联邦参议员席位,和8至10个众议员席位。

按照他的设想,“美国党” 可先从众议院席位入手,以少量议席影响政府决策,避免政策损害自身利益。

因为从美国历史经验来看,在两位主要候选人竞争激烈的选举中,第三方候选人只需获得2% 或3% 的选票就能左右选举结果。 从大选时期的 "你侬我侬",到马斯克离开DOGE,再到如今的公开对立,试图通过“第三党”保证自己的利益。

川普与马斯克的关系为何会走到了现在这一步?

马斯克最初是坚定的川普支持者吗?若不是,是什么促成了他的政治转向?是政策分歧,还是利益博弈?

川普口中 "给特斯拉的巨额补贴" 到底有多少?真的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吗?

一向以科技领军者自居的马斯克,是否暗藏政治野心?如今组建 "美国党",是否意味着他的政治诉求已浮出水面?

今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当今美国话事人川普和世界首富马斯克之间的陈年往事,看看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01

2024年,川普遇袭后高喊三声"fight!fight! fight!"时,马斯克曾第一时间在X平台公开力挺,与当时不同,两个人故事的开始,充满了疏离与抵触,甚至可以说,马斯克最初对川普抱有强烈的负面看法。

这种负面评价也并非私下体现,而是明晃晃地摆在公众视野里。

比如在2015年,也就是川普宣布参选总统,开始在共和党初选中崭露头角的时候,马斯克接受了《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的采访。

在这次采访中,马斯克明确“希望”川普不会最终获得共和党的总统提名。给出的理由在语言上也很直白,如果川普真的获得提名,那将"a little embarrassing"。

要知道在当时,川普的参选虽然在许多人看来是一场“闹剧”,或者说是一次不太可能成功的尝试,但在共和党内部他的人气却是在不断攀升的,而马斯克的表态,可以说是公开打脸。 这种看法一直持续到2016年大选决选日前夕。马斯克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采访时依然表示,川普“不是正确的人”,“看上去并不具备能很好反映美国精神的品格”。

川普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很明显不是马斯克想要的。

川普从2004年到2015年主持了十多年的真人秀,深谙 "冲突制造" 的套路。

如何在竞选中不断与媒体、对手甚至本党制造摩擦,如何将冲突放大为新闻头条,确保自己始终占据聚光灯中心,这都是川普擅长的。

更关键的是,川普这个人从不惧怕负面报道,甚至乐于制造争议,在他看来,"任何宣传都是好宣传"。

就像这两个月来与马斯克在 X 平台上的互撕,他依旧用标志性的攻击性语言直接回怼,省去了传统媒体的 "过滤",又能以最原始、最煽动性的方式影响支持者。

可以说,对于川普的这套性格与手段,马斯克从一开始就看得透彻。

两个都是玩流量的,王不见王。

不过这也不是马斯克没有成为川普支持者的全部原因,另一个深层原因,和马斯克自身长期的政治策略有关。

一直以来,马斯克表现出的是一种"温和的自由派"的形象,他习惯在民主党(左派)与共和党(右派)之间寻找平衡,在政治捐款上,更是会巧妙地分散下注:比如2004 年大选,他分别向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与民主党候选人加里,各捐 2000 美元。2008 年大选,民主党初选期间,他又同时向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示好捐款。

这种策略在2016年大选周期延续:根据公开政治献金记录,马斯克对当时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共和党候选人川普都有捐款,同时也向一些特定共和党候选人捐款,只是金额不如对民主党方面那般引人注目。 直到2017年,马斯克向国会众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卡锡捐款,后者的 "胜利基金" 获得5万美元一事曝光,在自由派阵营引发轩然大波。不过这次的曝光,也让马斯克意识到此后行事要更加隐蔽,捐款转向了更多的无需披露资金来源的组织。

作为一位政治家,对于马斯克双面押注,马在2016年的总统大选中,把自带的流量和选票都给了希拉里,甚至马对他的公开负面批评,川普发挥了他务实隐忍的一面,并没有表现出介意。 反而是出于自己的政治诉求,即想借助马斯克,继而获得科技和商业领域的支持,推动他那些 "美国优先" 、"重振制造业" 等经济议程,而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与 SpaceX,恰好与这些议程存在契合。

于是,川普和马斯克开始了他们的初次合作。

2016年12月,当时还是候任总统的川普,宣布成立“战略与政策论坛”,马斯克受邀成为成员之一。

后来马斯克还出席了,川普在2017年初举行的几次会议。 两人的不谋而合,很快被外界注意到,并且引发了大量争议,尤其是在自由派阵营和硅谷内部。 许多人认为,马斯克作为一位高科技和环保领域的领袖,不应该与川普这样在气候变化、移民政策等方面,持争议立场的总统合作。

面对批评,马斯克当时的辩解很明确:加入这些委员会,是为了能从内部影响川普政府的决策,尤其是在移民政策、能源转型等他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上。如果拒绝加入、切断联系,将失去和川普直接表达意见的机会。

只是那时的马斯克或许没料到,这段始于利益契合的关系,马上就走向了反转。

02

根据马斯克的说法,他是因为能源、气候,和川普达成合作的。

而接下来,两人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对气候有关的政策,产生了分歧。

作为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坚定倡导者,马斯克的商业愿景与川普政府的多项政策,形成了直接冲突。

当时川普政府,试图削弱燃油经济性标准、取消电动汽车税收优惠(虽未完全成功),但这些举措都与特斯拉的核心利益直接对立。

还有在移民政策上,作为移民出身且高度依赖全球人才的企业家,马斯克对川普的移民限制政策,如针对穆斯林国家的旅行禁令,始终持批评态度。

这些分歧如同不断累积的裂缝,最终在2017年6月1日爆发。

当天,川普正式宣布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马斯克随即做出表示,他无法支持一个违背全球气候行动的政府政策,所以也立即宣布,退出川普的顾问团。

这一公开且决绝的切割,清晰传递出他在气候问题上,无法与川普政府妥协的立场。

此后,在川普首个任期的剩余时间里,两人几乎再无公开交集,关系陷入冰封。

直到2020年新冠疫情,因为利益的结合,两人再度达成了合作。

2020年5月,川普政府急于推动经济重启,对严格的封锁措施持明确反对态度。

而马斯克正面临特斯拉的生死考验,于是他在加州公然违反当地卫生指令,强行重启特斯拉工厂的生产。

这一行为恰好与川普的诉求不谋而合,因此获得了川普的公开 "站台"。

这在具体行为上,体现为川普与副总统彭斯,亲临卡纳维拉尔角,高调庆祝 SpaceX 成功发射首艘商业载人航天飞船。

对川普而言,支持马斯克,既能塑造 "力挺商业、反对过度封锁" 的形象,迎合对封锁不满的企业主与工人,又能将马斯克的行动,包装成 "打破官僚束缚、捍卫经济自由" 的典型,进一步巩固保守派选民的支持。

而对马斯克来说,这场合作同样充满现实考量。

因为特斯拉作为高度依赖生产线运转和供应链效率的制造企业,长时间停工意味着天文数字般的经济损失。

而他冒着法律风险和公关危机强行复工,本质是为了维护公司利益。

这个时候,如果能获得川普政府的口头支持,就是相当于拿到了一层关键的政治庇护。

这是两人再一次合作,形成了危机中的临时同盟。

政治新闻机构Politico的报道,佐证了他们这一年的关系,2020 年,川普与马斯克在白宫会面,讨论特斯拉工厂的建设事宜,两人当时的关系不算融洽。

这次会面的缘由是,川普得知马斯克计划将工厂建在墨西哥,而非美国后,特意安排的。

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在正式会谈前,有人在白宫听到马斯克私下称川普是 “该死的白痴”。

会面期间,马斯克还将白宫与自己在中国参观过的场景做了对比。

他走进椭圆形办公室后,环顾四周,直言不讳地说:白宫看着简直像个户外厕所。”

而川普听到这番话后,虽没有当场发作,内心却暗自恼火。

03

事实上也是如此,这种基于实用主义的合作,从未消除两人之间的根本性分歧。2020年大选期间马斯克的立场,让这种微妙关系显露无遗。

尽管川普刻意示好,在接受 CNBC 采访中,称赞特斯拉和马斯克的火箭事业,但马斯克在2020年大选中还是保持中立。既没有为川普的竞选活动捐款,也没有公开背书川普。

2020年,马斯克表示,他对两党候选人都不完全满意,原话是“两边都不怎么样”(“neither option is great”) 不过和大部分西海岸的高科技企业精英一样,随着川普主导的共和党民粹色彩日益浓厚,马斯克似乎更倾向于推动新能源战略的民主党。

事实上,马斯克也确实投票给了拜登。后来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选拜登是因为他觉得,美国总统应该是个有常识的人,是个拥有美国一般价值观的人。 这里不难看出,马斯克对川普的印象,还和2016年基本保持一致。 尽管在部分议题上有分歧,两人的关系也不算融洽,但是马斯克对于言论自由的立场,没有因为这个人是川普而改变。

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骚乱事件发生后,推特做出永久封禁川普账号的决定。对此,马斯克之后多次提出批评,认为这是在侵犯言论自由。

04

时间来到2022年,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他开始公开表达对共和党,及其部分理念的支持,也是从那时起,马斯克开始更加直言不讳地表达,民主党存在选举舞弊、边境失控、媒体控制等问题。

言辞之激烈,与他早年身处硅谷、支持清洁能源、倾向民主党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自此,马斯克被越来越多媒体看作是为“右翼人物”(共和党偏右),尽管他本人拒绝贴上“保守派”的标签。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马斯克做出了如此剧烈的转变呢?

要理解这一点,得从头说起。

早年间,马斯克身处自由派文化浓厚的硅谷,确实是在政策层面支持过民主党。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对硅谷主导的“觉醒文化”(woke culture)愈发不满。

觉醒文化,最初是反对种族歧视和男女不平等的,后来泛化为对结构性不公、少数族群权利、LGBTQ+、女性主义等议题的觉醒与支持。

在马斯克看来,这种文化过度强调政治正确、身份政治与社会正义,它不仅压制了异见,还在社交媒体等公共领域中,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霸权,威胁了他心中“言论自由”的核心价值。

2022年4月,马斯克斥资440亿美元收购了推特,并将其更名为“X”。他说这是为了“捍卫言论自由”,但实际上这是他对左翼文化(民主党偏左),入侵平台规则的一次反击。

而仅仅两个月后,一场发生在他家里的事情,彻底点燃了他的情绪。

6月,马斯克的大儿子,薇薇安Vivian Jenna Wilson)公开宣布变性,并向法院申请改名字,改性别,更让人震撼的是,她还申请断绝与马斯克的法律父女关系。

在法律文件中,薇薇安写道:“我不希望再与我的生父有任何形式的联系。”

这场家庭裂痕迅速引发外界联想。许多人认为,儿子的变性,可能强化了马斯克对“觉醒文化”的厌恶。

他开始将这场父子决裂,视作左派思想“洗脑”了他的孩子的结果。

随后几个月里,马斯克的言论明显变得更激进,他频繁转发右翼媒体内容,炮轰左派文化。

不仅如此,马斯克宣布将在未来的选举中投票给共和党。

这也让很多人认为,他的右转,主要是家庭危机引发的情绪反弹。

确实,儿子的变性可以看做马斯克转向共和党的原因,但如果我们再往下挖一层,就会发现马斯克的转向,其实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PayPal 黑帮的“首脑”——彼得·蒂尔。

这位“PayPal 黑帮”首领,既是马斯克的创业伙伴,也是他在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前行者”。

早在 2000 年,两人就合作创办并出售了 PayPal。他们所在的“PayPal 黑帮”,后来成为硅谷影响力最大的一股势力。LinkedIn 的霍夫曼、YouTube 的陈士骏,都是这个圈子的一员。

和当时仍与民主党保持合作的马斯克不同,彼得·蒂尔从 2016 年开始,就坚定站队共和党,是硅谷第一个公开支持川普的亿万富翁。

他为川普站台,捐款 125 万美元,面对舆论压力毫不退缩。所以当川普,在历史性的爆冷中,击败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赢得大选时,彼得·蒂尔的赌注显然获得了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同性恋者,彼得·蒂尔却是最早,也是最坚决的反“觉醒文化”战士。

他痛批身份政治,认为这是一种“软性极权主义”,用种族、性别、性取向的标签,把美国变成了人人自危的言论监狱。

他不只支持川普,更在全国范围扶持一批“反觉醒”的年轻右翼候选人,比如 J.D. 万斯、布雷克·马斯特斯等人。

可以说,在当代美国右派内部,彼得·蒂尔就是那个把硅谷“精英意识”与保守主义融合的人。 在和彼得·蒂尔打交道的过程中,马斯克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他的影响。

因为马斯克频繁使用“woke mind virus”这一说法,他的表达与彼得·蒂尔的表达如出一辙。

不过驶向共和党,不意味着马斯克支持川普本人,相反,他明确表示希望看到川普以外的其他共和党候选人。

最初,马斯克与其他硅谷右翼人士,支持的是佛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

2022年7月,马斯克对川普继续发起“攻击”。

他在推特上写道,川普“风烛残年”,应该把帽子挂起来,驶向夕阳。意思川普的政治生命,是时候画上句号了。

而这番“送终式”的话,也立刻激怒了川普。

几天后,川普在Truth Social 上发文猛烈反击,讽刺马斯克靠政府补贴起家,曾在白宫低声下气求助,甚至愿意跪下乞求。

面对这番带着羞辱意味的攻击,马斯克没有展开辩解,仅用一句“哈哈哈”轻描淡写的回应。 但川普的攻击还不止于此,他还持续抨击特斯拉的股价波动、自动驾驶事故,以及SpaceX火箭的失误,试图动摇公众对马斯克“科技领袖”形象的信任。

而这场正面对撞,也标志着:一个主导现实政治舞台的男人,和一个主导科技与舆论平台的男人,正式进入公开博弈阶段。 2022年10月,马斯克完成了对Twitter(后更名为X)的收购,并在11月通过民意投票的形式,恢复了被封禁的川普账号。

马斯克当时公开表示,封禁川普是“极端愚蠢的决定”,“严重违反了言论自由的原则”。因此,这一表态被不少评论者解读为马斯克对川普的“态度软化”。

但外界说的这种“软化”,更像是制度层面坚持言论自由的立场,而不是私人或政治上的靠近。

可以说,双方在2022年依然处于高度敌意与公开批评的阶段,尚未形成任何实际上的联盟或合作。

05

然而,与川普交恶,并不代表马斯克和民主党关系就因此变好。

马斯克与民主党的关系,并非一开始就剑拔弩张。

早在奥巴马执政时期,他还是清洁能源政策的直接受益者。特斯拉凭借联邦补贴在电动车领域站稳脚跟,SpaceX 也斩获了 NASA 的合同支持。

那段时间,尽管马斯克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自由派,但在新能源推广、科技创新等核心议题上,他与民主党的政策主张高度契合,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基础。

然而,拜登上台后,双方关系急转直下,甚至到了 “近乎决裂” 的地步。

由于马斯克坚决反对疫情封控措施,反对强制接种疫苗,更不接受员工远程办公,这些都与拜登政府的主张截然对立。加上马斯克坚决抵制工会,甚至以剥夺期权威胁加入工会的员工,这些操作更是成为了亲工会的拜登政府的眼中钉。

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21年8月,白宫举行“电动车峰会”,邀请了福特、通用、斯特兰蒂斯三大传统车厂,以及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代表,却刻意排除特斯拉和马斯克本人。

尽管马斯克主动申请参会,却仍遭拒绝。这一举动被广泛解读为白宫在“敲打”马斯克,同时向工会势力示好。

马斯克对此极为不满。

12月,他发文抱怨白宫歧视特斯拉,认为自己推动电动车行业的努力被故意忽视。

随后,拜登政府多次表达对马斯克的不信任。 2022年,拜登在采访中甚至暗示:马斯克与外国投资者的关系是否影响国家安全,“值得调查”。

至此,马斯克与拜登政府的关系彻底破裂。

马斯克的政治身份,变得极为复杂甚至尴尬:他与民主党公开对立,特别是与拜登政府唱反调;却也不完全认同川普式的极右政治;虽然倾向共和党,但希望看到“非川普”式的温和候选人。

这样的态度,使得他成为美国政治光谱中少见的“超级意见领袖”,处于一种左右都不讨好、却谁都不得不关注他的微妙位置。

到了2023年,马斯克和川普的关系开始缓和,两人能走近的关键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文化和政治上找到了共同的“敌人”——那些代表“觉醒政治”(wokeism)的进步左派。

马斯克在X平台上频繁批评“政治正确”、LGBTQ+教育、媒体审查等议题,言论逐渐保守化。

他削弱内容审核机制,恢复右翼账号,推动X“去主流化”。与此同时,川普也在2023年8月重启X账号,并发表募款帖。

这时的两人,虽然仍有分歧,但在这种意识形态的趋同中,双方不再互相攻击,而是转而攻击“拜登政府”“极左媒体”等共同对手。

06

2024年1月,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在初选失利后宣布退选,标志川普正式锁定共和党提名。

而这对长期在政治上游走的马斯克来说,也意味着一个新的政治现实:不论自己是不是喜欢川普,如果想要阻止拜登连任,川普成了唯一可用的人。

进入3月,两人的互动明显升级。不仅私下见了面,马斯克还在社交平台上大力支持川普。

到了5月,马斯克开始用钞能力大举下注。他联合了多位硅谷科技富豪,成立了“America PAC”,这是一个专门支持川普连任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马斯克是主要出资人之一,据媒体披露,该组织目标是每周筹集850万美元。

在这段时间里,马斯克已经在幕后给川普和共和党投入了大量资源,包括金钱、智囊支持和组织建设,但川普本人更希望马斯克,能公开站出来表态。

而马斯克这边,打算等拜登正式出线后,再公开出来支持川普,跟民主党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但是意外来了。

2024年7月13日,发生了一起震动美国内外的事件——川普在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农场遇刺。

这一天是神图诞生日,也是马斯克和川普的关系,高调走向台前的日子。

刺杀发生后一小时,马斯克就立马在X上公开力挺川普,他把这场大选形容为“充满胜利回响的彩票”,这也标志着他彻底从幕后推手,转变成了公开支持者。

接下来,马斯克加大投入力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他承诺捐赠最高达4500万美元给“America PAC”。

这时的马斯克已经不再是旁观者,他是真正卷入了政治战局,彻底完成了从“硅谷自由派”向“MAGA阵营”右派支持者的转型。

8月,马斯克和川普的互动继续升温。他们在X上进行了一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直播对话,里面还讨论了马斯克是否会在未来政府中扮演角色的问题。川普也说,可能考虑让马斯克进入内阁或担任顾问。

不久后,马斯克发了一张AI合成图,自己站在写着“DOGE”(政府效率部缩写)的讲台上。看起来像是开玩笑,但背后透露出他愈发真实的政治野心。

10月5日,马斯克在川普被刺现场的竞选集会上亮相,戴着黑色“MAGA”帽子,为川普造势到了高潮。

次日,马斯克主导的America PAC宣布,向签署支持第一和第二修正案的选民发放47美元奖励,这虽然在法律上引起了争议,但这次政治“抽奖”活动在摇摆州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到10月为止,该PAC已在18个关键众议院选区投入超过8000万美元,相当于花钱买选票了。

到了11月初,马斯克在此次大选中的捐款,累计达到惊人的1.19亿美元。此时的马斯克,不再只是幕后金主,更是整个竞选团队的重要成员,深度参与了策略制定、舆论引导和地面动员。

2025年1月20日,川普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47任总统 。当天,马斯克以“第一伙伴”的身份站在聚光灯下,成为这场权力盛宴的焦点。

川普上台后,也兑现了他大选时对马斯克的承诺:即如果再次当选总统,他将成立一个 “政府效率委员会”,委托马斯克主导,让马斯克大刀阔斧的改革。 之后,两人关系迅速进入蜜月期。

看似稳固的合作背后,官方文件却显示马斯克在DOGE并无实权,仅是“特殊政府雇员”和高级顾问,DOGE的实际运营是由代理管理员艾米·格里森负责。

与此同时,针对特斯拉的抗议行动不断升级。这时,川普站出来为马斯克和特斯拉辩护,甚至亲自展示特斯拉车型,称抵制行动是“激进左翼”的恶意攻击,这一系列行为表明当时两人的利益还是高度绑定的。

然而,风云突变。4月,特斯拉财报不佳,马斯克宣布退出DOGE,重心回归企业经营,虽说还会每周抽时间来参与政府事务,但从行为上的变化,可以看出他对与川普的合作,开始重新审视了。

进入5月,马斯克开始公开批评共和党的财政政策,指责其巨额开支法案不仅没有能减少赤字,反而加剧了财政负担。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开头那段两人在X上的互撕。

马斯克说自己在2024年总统大选中的贡献“功不可没”,暗示如果没有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支持,川普不可能当选。 而川普也毫不客气地反击,说马斯克拿到的补贴“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人都多”,“如果没有补贴,埃隆可能不得不关门大吉,回到南非老家”。

事情到了这一步,很容易想到一个问题:马斯克确实在2024年为川普连任砸下了2.9亿美元——这是实打实的政治投资。 那么,川普口中“给特斯拉的巨额补贴”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事?是不是真的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还是说,川普又开始“满嘴跑火车”了?

我这边去查了下数据:

在过去十几年里,马斯克旗下的公司,一共拿到了超过380亿美元的政府支持,其中特斯拉是占了大约110亿。 当然这些钱不是一次性拨款,而是分布在联邦贷款、税收减免、排放积分交易、基础设施补贴等多个政策工具里。

比如早期特斯拉,就拿到过能源部4.6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后来又靠“卖碳积分”每年进账几十亿。

另外,特斯拉的消费者买车,还能享受联邦,最高7500美元的抵税优惠。

如果把这个数据放到整个行业里进行横向比较,特斯拉获得的补贴确实是高于大多数传统车企。

福特和通用,它们也享有部分联邦新能源激励,但他们的税收抵免额度长期受限,碳积分收益也远不及特斯拉。

另外特斯拉还有个优势,它比像丰田、宝马这些国际车企的电动车,布局更快,所以这样一来,特斯拉获取的财政资源,也是“远超平均水平”的,甚至可以说,是新能源补贴体系下最大的赢家。

所以,川普说“马斯克拿了巨额补贴”,从数据上看并不冤枉。

但问题在于,这些政策大多是奥巴马和拜登政府时期制定的,补贴机制根本不是川普搞出来的。

川普基于自己的党派立场,对于新能源汽车这类项目,持有的是反对的态度。 早在2024年大选期间,川普多次公开表示要取消新能源补贴,而当时马斯克出于让特斯拉在更自由的环境下竞争,对这项政策是支持的。 行为上,马斯克也确实曾呼吁,终止联邦政府给特斯拉消费者提供的 7,500 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所以说,川普很清楚马斯克到底拿了多少钱,现在来翻补贴旧账,实际上是在告诉马斯克:县官不如现管,别管钱是谁给的,但只要你拿了政府的钱,那你就该听我的。

07

回望马斯克和川普这几年反反复复的互动,有个很明显的事实:川普虽然看不上马斯克,但始终在拉拢马斯克。

不论是2017年他刚上任总统那会儿,还是2020年竞选连任,甚至到2024年竞选资金紧张的时候,马斯克一直都是他拼命争取的对象。

但换个角度看,马斯克对川普就没那么热情了,川普更像是马斯克手里的工具人,负责帮他打开硅谷科技派的大门,获得选票支持。

如今的马斯克,想必没人会觉得他是被动卷入政治的,但事实上,他很早就开始布局,且政治目标明确。

从2022年开始,马斯克在公开场合就频繁抨击,美国联邦政府效率太差、花钱没谱、决策流程臃肿。

所以当他加入DOGE时,就是想要走,“技术官僚替代传统官僚”这条路。

按照他的设想,通过 DOGE 在政治圈积累影响力,打造自己 “技术改革者” 的形象,未来这套 “技术治理” 模式或许能成为提升政府效率的典范,甚至改变美国政治的运作方式。

不过他这次在政治场上的操作,很明显是搞砸了。

DOGE项目不仅没省多少钱,还引发了联邦层面的混乱。

DOGE曾高调宣称要“削减高达2万亿美元的联邦浪费”,但实际效果远低于预期。有媒体指出,其真正节省的开支可能连联邦年度预算的3%都不到。而DOGE自称节省的“550亿美元”,也被《华盛顿邮报》证实夸大,财政部给出的数字为541亿美元,也有一说说是20亿美元。

更糟糕的是权限和透明度问题。

DOGE 能访问国税局、医保、社保等核心数据库,却几乎没有公开的利益冲突申报和审计,引发了多名官员因此辞职抗议。

此外,项目内部甚至还出现了物理层面的冲突。 2025年5月,一张马斯克在白宫门口、眼角还发青的照片出现在网上。一时间各种阴谋论满天飞,尤其是在X平台上,被大家疯传的一种说法是:“马斯克被川普打了”。 毕竟,那段时间两人关系明显紧张。 而面对这个怀疑,当时马斯克回应说,那块淤青是小儿子打的。

但这个回应,很快就被英国小报《每日邮报》打脸,在 5 月 30 日发布的独家报道中提到,马斯克眼角的淤青可能来自他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之间的肢体冲突。

这一说法后来得到了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的确认。

至于冲突的原因是,贝森特在会议上质疑马斯克没能在任期内实现 “削减一万亿美元政府支出” 的承诺,这让马斯克很生气,在被马斯克推搡后,两人爆发了肢体冲突。

《每日邮报》后续跟进报道,说当天两人 “隔着预算案摔文件”,“整个会议室震耳欲聋”,保安都差点冲进去。

有句话说的好,看一个人不能光听他说了什么,更得看他做了什么。

马斯克早年嘴上说自己对政治不感兴趣,但真是这样吗? 其实,马斯克的政治野心不光体现在那些公开的动作里,顺着他的婚姻和感情生活,似乎也能看见些端倪。

大家都知道,马斯克的女人不少,孩子更多。但跟他关系最紧密的几段感情,每一段都能看出他对政治的变化。

最早跟加拿大作家贾斯汀・威尔逊在一起时,马斯克还在搞 PayPal,那会硅谷正流行 “政治正确”,讲究环保、尊重知识分子。可惜这段婚姻最后还是散了,后来贾斯汀还说他管婚姻跟管公司似的,只讲效率、要别人听话,压根不谈感情。

第二段婚姻是英国女演员塔卢拉·莱利,两人结了又离、离了又结。

而这个时候的马斯克在想些什么呢?他在酝酿火星计划,对地球上的政府越来越不耐烦,政治立场也开始偏向反监管、反官僚。

塔卢拉年轻漂亮,乖巧得体,是马斯克心目中那种“太空第一夫人”的形象。她不谈政治、不发声,安静地做他的配角刚刚好。 时间到了2018 年,这个时候马斯克是和加拿大电子音乐人 Grimes 在一块。

Grimes属于极左亚文化圈,之前骂过他 “资本家猪”,但转头又说欣赏他,俩人生了孩子后,还给孩子起了个一听就很马斯克式的名字——“X Æ A-12”。 可这段关系也没长久,Grimes 后来告他不管家、不给探视权。巧的是,那段时间马斯克老在推特上喷 “觉醒文化”,言论越来越右。

2021 年,马斯克又和 Neuralink 高管 Shivon Zilis 秘密育有双胞胎。Shivon 是哥伦比亚大学哲学 + 神经科学双硕士,专注脑机接口技术。

这段关系有点像 “高智繁殖合约”:她负责大脑,他负责基因,共同拯救人类多样性。这段时间内,马斯克还多次说 “全球人口在崩溃”“我有责任多生聪明孩子”。

这样一看,马斯克的政治转向和他的多变婚姻,就这样华丽丽的对上了。

和贾斯汀在一起时,他信奉进步主义;和塔卢拉相伴时,他想打造属于自己的秩序;和 Grimes 相处时,他试图理解觉醒文化;而和 Shivon 的关系中,他又走向了父权科技保守主义。

可以说,马斯克从没在感情中妥协,他只找和他愿景匹配的 “功能型伴侣”。女人是他理想社会的一部分,得按他的图纸摆放,不能自己乱挪地方。

如今的马斯克,早已超越了单纯科技领袖的角色。他在 X 平台上的高调发声,插手乌克兰战事,和政要明争暗斗,又组建 “美国党”,政治野心已经公开实锤。

他一直想治理社会,早年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但后来发现,没有政治权力,他的 “技术救世主” 梦难以落地。

他既不是传统保守派,也非自由派,而是在定义一个新流派 —— 科技民族主义、精英个体主义和工程至上主义的混合体。

他因为身份原因,不能参选总统,但他正一步步成为,这个时代最具政治含义的非政治人物。

更深一层看,川普和马斯克的决裂,不只是两个人的性格不合,更是两种美国政治生态的冲突——技术精英 vs 民粹政治。

马斯克代表的是高科技、全球化、系统重建;川普代表的是本土优先、情绪动员、选举博弈。

一个想用数据和算法重塑政府,一个靠造势和仇恨维持权力。他们短期可以联手,但目标不同,注定分道扬镳。

事情如今已经发展到了另一个阶段,两人撕逼之后,川普否认外界说他要 "搞垮" 马斯克公司的传言,并表示希望马斯克的生意 "蒸蒸日上"。

Old Power 瞧不上 New Power,这简直是白宫政治圈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时间无法倒流,新陈代谢,权力的交接似乎都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一边是老旧的保守党派重塑荣光,他们需要川普这类的掌舵人,用煽动的力量绑架整个国家。同时以维持利益为核心导向的硅谷派,也需要一个新的代理人,去维系和当前总统的关系。

但他们之间,是互相看不上的。

所以才有了《纸牌屋》里,弗兰克的那句名言——金钱是萨拉索塔的麦克豪宅,十年后就开始破败。权力是能屹立几个世纪的老石头建筑。

等待马斯克的,依然是一个持续了上千年的难题,豪宅的主人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在古老石墙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感谢你的关注、点赞、推荐和分享,这里是冲浪普拉斯,我们下期见。

来源:冲浪普拉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