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严修(1860-1929)字范孙,号梦扶,别号偍屚生。先世自浙江慈溪迁居天津。世业盐商。1882年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授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会典馆详校官。1894年授贵州学政,倡新学,曾奏请开经济特科。1897年任满假归,热心于乡里兴学。先约
严修(1860-1929)字范孙,号梦扶,别号偍屚生。先世自浙江慈溪迁居天津。世业盐商。1882年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授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会典馆详校官。1894年授贵州学政,倡新学,曾奏请开经济特科。1897年任满假归,热心于乡里兴学。先约张伯苓来教家塾,后又辟私宅扩充为敬业中学堂,又联合士绅创办民立第一、第二小学,协助地方当局办起多所官立小学与半日学堂、补习所、研究所等多种教育机构。之后,在私宅创办女子小学、保姆讲习所(幼师)、蒙养园,对天津新型教育的兴起起到启蒙与促进作用。1902年赴日考察。1904年应直隶总督袁世凯之约,督办直隶学务处,再次东渡考察后就任。1905年学部初立,诏署该部侍郎,任职4年,颇多建树。1910年乞休归里。未再出职。而热心于地方教育实业,赞助甚力,晚年倡组城南诗社、崇化学会。著述存稿有诗、文、日记、函札多种,辑录出版有《严范孙先生遗著》、《严范孙先生古近体诗存稿》、《蟫香馆手札》等书。其书法秀逸浑雄,为当时津门四大书家之一。
穆雅田(1859-1939)名文盛,以字行,天津人。回族。1874年到天津正兴德茶庄学徒,1894年升为经理。善于用人,勇于创新。在黄山开庄采茶,在河南、福州等地设厂制茶,因而营业年年增加。到1935年全盛时,茶庄总分号共达8处之多,职工达200多人,成为华北驰名的茶叶商号。
高凌雯(1861-1945)字彤皆,天津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曾任国子监候补博士、学部普通司主事。早年留意兴学。1901年与林墨青、王小铁诸人,就城西稽古书院遗址,创立普通学堂,即后来的铃铛阁中学。以后即全力从事天津文史方志工作。二、三十年间,博览志书文献,故家谱蝶及文士所撰的碑记、行状、序跋、广访遗迹掌故、佚事坠闻参校考证,参天津地方史事做了很多补缺匡谬、索隐阐微的工作。修成《天津县新志》28卷。为严修倡组城南诗社与崇化学会的主要成员之一,著有《志余随笔》、《毡椎记》、《天津士族科名谱》、《一瓻录》、《天津文汇》、《天津诗人小集》、《刚训斋诗集》和《刚训斋文集》等。
资料来源:《红桥区志》2001年6月
资料整理:黄翔,文旅美食探寻者,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 会员、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
来源:阴山小虫的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