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8日,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预验收。借此,这个全国首个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综保区向正式封关运作又迈出坚实一步,北京市“四区两场”对外开放新格局愈加巩固。
国际商报记者 刘昕
8月18日,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预验收。借此,这个全国首个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综保区向正式封关运作又迈出坚实一步,北京市“四区两场”对外开放新格局愈加巩固。
此次预验收工作由北京海关牵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规自委、商务局等组成联合预验收组共同开展。在实地查看亦庄综保区卡口、围网、查验场地、巡逻道等设施的建设情况,并赴监控指挥中心观看货车过卡演示、围网抛物报警测试、园区车辆路线轨迹以及数字孪生技术展示后,联合预验收组经评审一致认为亦庄综保区0.564平方公里围网周界范围内的基础和监管设施符合《综合保税区基础和监管设施设置规范》要求,同意通过预验收。
融合式产业发展“新引擎”
亦庄综保区位于亦庄新城南部长子营工业区,紧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产业集群,2024年9月7日获国务院批复设立,规划面积为0.61平方公里。据了解,综保区一期将提供约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配套N个服务贸易产业体系,塑造“4+N”保税产业发展体系。
目前,亦庄综保区累计储备意向入区企业约80家,其中重点签约落地企业近30家。预计正式封关运营后,首批落地项目将超20个,涵盖高端汽车和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产业的保税加工及保税维修、保税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消费品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
“北京海关将全力以赴确保亦庄综保区如期通过正式验收,严格贯彻落实海关总署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23项综合改革措施和‘四优四提促五子’4.0版服务工程,通过优平台提效能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联合预验收组组长、北京海关副关长王辉表示,北京海关将以优化账册管理、区内货物直转、AEO培育实训基地等措施为抓手,助力综保区实现封关运营开门红,推动北京经开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产业综合新城。
多元化保税功能“新样板”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是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政策。以经开区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北京海关立足多元化“保税+”功能升级,通过“地方政府+海关+平台公司”一体化模式配合做好亦庄综保区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各类企业“一企一策”研讨制定保税监管方案,保障企业尽享“保税、免税、退税”政策红利。
按照规划设计方案,亦庄综保区已设立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研发和保税检测维修四大保税功能区,同步培育工业品一站式供应、大型设备融资租赁等平台,支撑高精尖产业保税服务贸易发展。
据北京海关企管处副处长王楠介绍,结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求,保税维修、保税培训等都是海关大力支持的新业态,海关也将继续深入探索相应监管模式。
创新型智慧监管“新标杆”
作为全国首个高精尖智慧场景全集成的综保区,亦庄综保区以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为基础,以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为特色,将积极探索智慧无人仓储调度、人工智能辅助监管等创新场景应用,打造全周期孪生数字园区、综保区数智创新“新标杆”。
为此,北京海关将依托经开区的高精尖产业基础,凭借高级别自动驾驶、5G+产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在亦庄综保区内探索建立AI智能条件下“在途风险管控、智能监控网络、智慧查验监管、精准AEO培育”的全链条监管服务模式,全方位推动闭环监管、智慧监管“双向赋能”。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