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而言,离乡打工不是“选择”,而是“不得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4 17:01 4

摘要:家大业大,也确实很复杂,会遇到很多的难题,有些难题已经解决,有些难题正在解决,有些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要不然,央视的《新闻调查》来关注来做一个专辑的了。

昨晚看央视的《新闻调查》,让我很多的感触。

说的是贵州那里的集体扶贫迁移安置,几十万人口的动迁安置,也就是农村城镇化的建设。

家大业大,也确实很复杂,会遇到很多的难题,有些难题已经解决,有些难题正在解决,有些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要不然,央视的《新闻调查》来关注来做一个专辑的了。

某个山区,自然环境不太适合居住,所以整体搬迁,让他们放弃世代居住的故土,难舍的情绪可以理解,还是少数民族,有很多的民族传统和生活习性,这是他们世代相传的,也是应该再传承下去的。

就像片子里说的,他们习惯了山区的生活,住在统一的安置房里,一时还不习惯,说搬迁刚来的时候,有的还是抱着猪抱着树进住宅楼电梯,再教会他们使用马桶,学会垃圾分类。

也就是,他们因为搬迁,从山区搬到安置点的高楼里,他们身份和心理上的转变,他们带着新的身份和心理面对自己新的生活。

片子里播出的,他们世代居住的山区村庄,已经成了废墟,很多民族传统的东西也随之而去,虽然从生活质量上,他们的生活是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了,他们居住在安置点统一的住房里,也有物业公司管理,他们是少数民族,区别大概也只有他们的民族服饰了。

几十万的人员安置了,就业是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有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来投资创业的,创造就业岗位的。片子里有一对年轻夫妇,以前都是外出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业,赚的钱也不少,还能照顾家里老人,一家人也不用分离,所以他说,我也不会外出打工了。

但是,毕竟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这么多的安置人员,所以,还是有大批的安置人员,拿到了安置房也不居住,还是离家外出打工,很现实也很无奈。

片子里有一个儿童寄托点,也有全日制的,是照顾那些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孩子的,他们也就是留守儿童。

片子里有一幕印象深刻,记者和当地领导一起晚上走在街道上,记者说那些楼怎么开灯的很少,是入住率很低么?领导说,入住率不低的,是有人住的,有的是舍不得开电灯,有的是都出去打工了,我们小县城就是这样的。

小县城的灯火,到底是没有大城市那么璀璨。

对于很多人而言,离乡打工不是“选择”,而是“不得不”。如果家乡有足够的收入和工作机会,谁愿意忍受亲人分离、租房挤地铁的日子?

来源:上海云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