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津总站推出《古津博谈二十四节气》第四季《青春四季》,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双向奔赴。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课程走入高校、职业院校以及中小学,让这些老祖宗留下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津总站推出《古津博谈二十四节气》第四季《青春四季》,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双向奔赴。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课程走入高校、职业院校以及中小学,让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财富,用年轻的视角、创新的手段、用自信与担当焕发新的活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天津体育学院,领略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交融的运动处方。
处暑至,暑气悄然收束于天地,凉风初度,拂过日渐沉甸的穗尖。此时节,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大地酝酿着金黄的丰稔。昔人依天时而调身心,如今在天津体育学院,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凝为精准的“运动处方”。一纸方案,承天时、应人体,于处暑微凉中科学引导运动强度与时令调和。这不仅是对古老节气智慧的现代呼应,更是以人为本、科学健身的生动实践。
现如今,运动康复从传统手法发展为融合科技的多元模式。随着健康意识提升、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者增多,运动康复借助可穿戴设备、生物力学分析、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更精准的评估与干预。
天津体育学院的运动康复专业开设了“运动康复技术与智能评估”“传统中医康复与现代医学融合”等课程,将传统推拿、针灸与现代运动疗法结合。
从传统到科技的演进,康复手段在升级,不变的是康复师“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是科学严谨的评估态度,是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新的专业担当,为更多人重筑健康基石。
今津乐道
近日,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承办的津沽印象——“汉语桥”青少年来华交流团组走进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观《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近距离欣赏陶瓷、雕刻、刺绣等国家级非遗瑰宝。
交流团组的20余名阿曼师生正在参与传统文化体验课程,他们尝试用毛笔勾勒熊猫、西瓜等传统题材,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国画独特的笔墨韵味。
“汉语桥”青少年来华交流团组参观古文化街
“汉语桥”青少年来华交流团组参观天津规划展览馆
“汉语桥”青少年来华交流团组参观天津图书馆,沉浸式学习体验天津图书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
来源:天津经开区一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