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位退休老人竟被要求退还领取的18万养老金,还要面临牢狱之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老人利用双重户籍,在13年间累计骗领养老金18万余元。
最近,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位退休老人竟被要求退还领取的18万养老金,还要面临牢狱之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老人利用双重户籍,在13年间累计骗领养老金18万余元。
据极目新闻报道,这位李某老人出生于1961年,原籍荆门市屈家岭,因结婚、工作变动等原因户籍迁移频繁。2011年1月,他用屈家岭户口办理了城市企业职工退休手续,次月起领养老金。可同年8月,他又提交养老保险申领材料,于9月起再次领取养老待遇。2019年,派出所发现其双重户籍,通知他注销虚假户籍并上交身份证,他却以遗失为由未上交。2024年8月,李某用已“挂失”的身份证办银行卡接收养老金时被发现,骗局曝光。最终,李某主动投案退还了18万余元养老金,但仍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3万元。
李某的案例并非个例。养老金作为老百姓的“保命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保障。然而,一些人却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采取违法手段骗取养老金。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导致社保基金流失,更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其他合法参保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每一笔被骗取的养老金,都可能使社保体系的负担加重,影响到整个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让更多老人的养老梦面临风险。
除了利用双重户籍骗领养老金,还有不少违规行为也会带来严重后果。比如参保人去世后,家属隐瞒信息继续领取养老金。很多退休人员养老金较高,家属为了经济利益,不主动注销户籍,继续冒领。这种行为同样是违法的,一旦被发现,不仅要退回已领养老金,还可能被处以罚金,甚至面临牢狱之灾。
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养老金也较为常见。过去,社保挂靠现象在劳动市场时有发生,一些人通过虚构劳动关系来增加缴费年限,以便获取更多养老金。但这种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一旦查实,挂靠缴纳的年限可能被清除,还需缴纳罚金。
伪造档案领取养老金同样不可取。有些人通过篡改档案年龄、虚构特殊工种等方式,提前退休领取养老金。这也是对养老金制度的严重破坏,一旦被发现,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国家对这些骗取养老金的行为一直保持着高压打击态势。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比对等手段让这些违法违规行为无所遁形。各级社保部门不断加强与公安、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通过数据比对、实地核查等方式,加大对养老金领取资格的审核力度。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需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并处以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养老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养老金的安全更是至关重要。每一位退休人员和家属都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诚信领取养老金。也希望大家能够相互监督,共同维护养老金制度的公平与稳定,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诱惑,做出违法违规的行为,否则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可能有人觉得,骗领养老金都是“大动作”,自己平时小心点就行,可现实中,不少看似“小事”的行为,已经踩了法律红线。
就说隐瞒老人去世信息这事儿,很多家属觉得“刚去世,多领一个月没关系”,可法律不管你是故意还是疏忽。去年河南有位阿姨,老伴去世后没及时报社保,多领了3个月养老金共6800元,社保部门发现后要求退还,阿姨觉得委屈不想退,结果被起诉,不仅要还本金,还得交1倍罚款,最后花了1万多不说,还影响了征信。其实按照规定,老人去世后30天内就得去社保部门办手续,不仅能避免麻烦,还能领丧葬补助金,一般是几千到几万块,远比冒领那点钱划算。
还有些人动起了“提前退休”的歪心思。比如改年龄,把60岁改成55岁,想早5年领钱。2023年辽宁就查处了一起案例,某单位10名职工通过篡改档案年龄提前退休,最多的领了8年养老金,最终每人退了10-15万,带头改档案的人事科长被判了5年。要知道,档案年龄是以最早的招工表、户口本为准,想改根本不可能,反而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更有人把主意打到了“特殊工种”上。特殊工种可以提前5年退休,于是有人托关系伪造“高温、高空作业”记录。可现在特殊工种审核特别严,不仅要看档案,还要查当年的工资表、考勤记录,甚至去原单位走访核实,造假的一查一个准。去年山西就清退了120多名虚假特殊工种退休人员,已领的养老金一分不少都得退。
总有人觉得“偷偷领,没人知道”,可如今的养老金监管,早就织成了一张“天罗地网”,想钻空子几乎不可能。
先说大数据这关,社保系统现在和10多个部门联网,民政的死亡登记、公安的户籍注销、医院的死亡证明、甚至殡仪馆的火化记录,都会实时同步过来。比如老人去世,殡仪馆一登记,社保那边当天就知道,养老金自动停发,想多领一天都难。去年全国通过大数据比对,追回的违规养老金就有20多亿,比5年前翻了好几倍,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还有每年的生存认证,以前可能要去社保局排队,现在用手机刷脸就能办,几分钟的事。可就有人嫌麻烦不办,结果养老金被停发,还得跑断腿去补办。其实这是在保护大家的钱,万一有人冒用身份领钱,没认证就能及时发现。提醒家里有老人的,每年记得帮他们弄一下,别因为小疏忽影响领钱。
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举报奖励,发现有人冒领,举报查实后能拿到追回金额的10%-20%。去年江苏有位市民举报邻居冒领去世老人的养老金,最后拿到了3万块奖励。这不仅帮国家挽回了损失,也让更多人不敢轻易违规。
想安安稳稳领养老金,其实不难,做好这几点,就能避开所有坑。
首先,信息变了要及时更新。换手机号、搬家、户口迁移,都得告诉社保部门,不然人家联系不上你,可能会暂停你的待遇。比如有人换了手机号,没收到认证提醒,结果养老金停了,虽然能恢复,但中间耽误领钱多可惜。
其次,去世后别忘办手续。家里老人走了,除了注销户口,一定要去社保部门办待遇终止,这样才能领到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比如职工退休人员,抚恤金一般是6-24个月的养老金,比冒领那点钱多多了,还合法合规,何乐而不为?
最后,千万别碰“歪门邪道”。社保挂靠、改年龄、造档案这些事,现在查得特别严,一旦被查,不仅钱要退,还可能留案底,影响子女考公、参军。踏踏实实缴费,到年龄正常退休,领得才安心。
说到底,养老金是大家辛苦一辈子攒下的“养老钱”,国家严查违规行为,也是为了让这笔钱能公平公正地用到每个人身上。那些想着钻空子的人,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与其冒险违规,不如老老实实遵守规定,安安稳稳领钱到老。
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对于养老金监管,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加强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知道合规领钱的重要性。
来源:新月说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