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致电湖南人民政府:请寻找罗克绍,从速逮捕就地处决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6-26 13:23 3

摘要:1950年11月,湖南深夜风霜。办公桌前的毛泽东停住笔,抬手写下一行电报——湖南省人民政府,着即查明茶陵罗克绍此人是否在?在之从速逮捕,就地处决。这封电报算不上长,却像一道闪电照亮了黑夜,也刺进了被遗忘的人心里。

1950年11月,湖南深夜风霜。办公桌前的毛泽东停住笔,抬手写下一行电报——湖南省人民政府,着即查明茶陵罗克绍此人是否在?在之从速逮捕,就地处决。这封电报算不上长,却像一道闪电照亮了黑夜,也刺进了被遗忘的人心里。

那时的中国天翻地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正与美军硬碰硬,枪声连着冻土。国内所有资源都在倾斜,毛泽东肩上扛着一个新世界。就在这种节骨眼,毛泽东却专门腾出手来点名罗克绍。为什么?看电文语气,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说别的,连这气都压不下。

谁是罗克绍?当地人略知一二,外乡人根本没听过。但这个名字在茶陵、湘赣边地,是拎出来就能让人眨眼发愣的。1877年生人,从小就是个混混。青年时仗着家里有点“本事”,吞并土地,欺负乡邻,手下养着一批光棍。农会刚起时,他一落水就成了“靶子”。那些年,群众斗土豪,乡亲们抓过他。高帽子也戴了,亡命牌子也插了,带着游村示众,一样不少。有道是“苦头吃得多”,可他这人,非但没改,还记仇记到骨子里。

1927年,长沙变天,许克祥一把火烧开了反扑局势。罗克绍一下子翻身,收了农会的枪,拉条队伍,号称团总。说白了,就是土豪戴上了官帽,还能草率拿人。不止是横,关键时候还带着狠。他和红军杠上,成了一根横亘井冈山的刺。

有时候,人性复杂得像一团乱麻。罗克绍其实想的也简单——你打不过我,我就笑;你要压我,我反扑。可在井冈山时期,他就变成了红军最大一颗老钉子。

那些年,秋收起义失败后的红军日子不算好过。刚爬上井冈山,四下都是虎视眈眈的旧势力。陈浩团长那一桩叛逃案,险些逼得毛泽东团队散伙。要不是毛泽东和袁文才带人,用命赶路、连夜追击,差点就全盘丢了。路上被罗克绍的团防局拦截,真的是“千钧一发”,如果再慢一步,红军历史从此改写。这一节,没人敢忘。

说到底,罗克绍这人不是一般的刺头。红军刚站住,他就掀起一波血腥。杀工农队长尹子斌,袭击农兵政府,勇气和残忍都有。后来更绝,1928年新龙庵血案,苏区干部死于非命、民房焚毁百余栋。湘赣边界“八月失败”,罪魁祸首还是这号人。一个个数据都不是空口说白话,档案实录,湖南省史志办的记载摆在那里。真想说,老百姓常常输得冤枉,但那些账,毛泽东早都记在心头。

星星之火,怎抵一瓢冷水?每逢危急,罗克绍总不缺席。可悲可气,不如说他混到了极致却依然没看清时代大流。压力在有些人身上能磨人,有些人反而像打了鸡血。

南京国民政府一度“抬举”罗克绍,给他兵权、开兵工厂。手下有二百余人,还能造枪造弹,想想这种势力要是活在今天,怕是电视里毒枭都要逊色——也是神通。这不是口说无凭,湖南公安厅1950年代侦查卷宗里都能找到类似记载。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个横行井冈山的狠角色,最终却是栽在了自家人的手里。1929年,袁文才夜里带兵拿下罗克绍,没杀。理由说白了还真“江湖”——舍不得一手现成的兵工厂、弹药。袁文才想用软化办法,还想着他能真心归顺。其实,这想法就像钝刀子磨肉,有点天真。现实就是,革命阵营此后互信崩塌,怀疑骚动不曾停歇。特委一边猜忌,一边下令堵死“内鬼”之路。结果,袁、王就这样在永新县被错杀,罗克绍趁乱脱身。这笔账怎么看都让人窝火。

当时地方群众,一部分对罗克绍的仇像是昨天的事,一部分则渐渐淡忘。解放后,乡里居然还让他当校长。自愿捐家产,住茅草屋,一幅老来悔过的样子。政府下去查案时,普通人还把他夸“开明士绅”。有没有觉得这逻辑像打转儿?但事后想来,这种“人前一套,屋后一套”的变脸本事,才真叫难缠。

罗克绍听说风声,第一反应不是求赦免,而是诈死。一夜之间,虚设病体,亲戚帮忙散播死讯。哭声哀嚎,清晨棺木下了土。戏法玩得溜,可惜遇到的是公安专案组。这时候,谁都明白世上的“巧合”有时很假。专案组敏锐,从家属流动中察觉破绽。跟踪查到后山山洞,把罗克绍抓个正着。时间节点准确,案件细节湖南档案馆当年专项文件中都有报备。

74岁。罗克绍行刑那天,长沙城外阴霾低沉。地方法院当庭宣判死刑,罪状摆了一桌子。“暴毙”之说瞬间破产,他再想藏,已经藏不住。对一个在乱世里翻腾半生的土豪恶绅来说,这收场可能是最后一丝体面都撕破了。

有人说世上的恶,太多靠“错过”维持;也有人觉得,如果早杀了罗克绍,袁文才王佐或许能留住一命。可历史真就有那么清楚的输赢线吗?很难说。有些因果,像此地无银。有时候死生难料,人情翻转,比数据和史料还没道理。不过仔细一想,“正义不会永远缺席”,这话倒是应景。不论逃到哪里,欠下的必然要还。

这案子里,机关算尽有可能,命数终难改。人事纠葛里,也许永远没有完美逻辑。至于因果如何,谁又能下定论。

来源:小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