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句话:王英禄那张宽脸厚唇一出现,镜头像被按了暂停键,观众集体出戏。
《献鱼》开播三天,弹幕里全是“她怎么艳压曾黎?”
一句话:王英禄那张宽脸厚唇一出现,镜头像被按了暂停键,观众集体出戏。
曾黎在旁边一个抬眼,戏全写脸上,像老茶和新开袋的速溶咖啡摆一桌,谁香谁淡一口就分出来。
不是黑谁,就事论事。
王英禄演的女主设定是“艳绝三界”,结果特写里眼神空得能养鱼,嘴角永远一条直线,连悲伤都像在背课文。
对面曾黎只演个师尊,一抬手就是“我活了几百年,见过太多离别”,情绪层层递进,观众自动代入。
更离谱的是服化道。
陈飞宇的少年感靠皮衣铆钉,像刚拍完杂志直接穿越;王英禄却层层叠叠纱裙加金箔,像把敦煌壁画撕下来糊身上,走路都绊脚。
两人同框不像谈恋爱,像AI合成错误。
剧情也赶高铁。
昨天还是凡人,今天直接飞升,中间就一句“我悟了”。
观众在弹幕刷:我上班三年都没悟出PPT怎么配色。
说到底,不是演员丑,是不合衬。
让包子去演玫瑰,再努力也冒不出花香。
曾黎能艳压,因为角色、气质、演技刚好卡在同一条线上,像钥匙卡进锁孔,轻轻一拧就开了。
选角导演可能想赌一把新鲜面孔,结果赌输了。
观众不是不能接受新人,但不能接受“硬捧”。
下次不如先让演员去菜市场砍半小时价,练练眼神里的烟火气,再回来谈艳压。
剧才播到第八集,后面还有翻盘机会。
如果王英禄能突然开窍,把“面瘫”演成“心如死灰”,那也算惊喜。
毕竟追剧嘛,谁不想真香一次?
留言区聊聊:你觉得新人被老戏骨碾压,是剧本锅还是选角锅?
来源:雪中浪漫的雪景